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长江之歌》教案(4篇)
好文供参考!1/21《长江之歌》教案(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长江之歌》教案(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长江之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具器材:挂图、录音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好文供参考!2/21二、初读指导。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1)、自学生字词。2)、检查处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好文供参考!3/21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看图说话。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听音乐。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4)、读课文。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好文供参考!4/21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1、学生认读。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作业1、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习歌曲。2、抄词语(两遍)。3、组词。哺()溉()涛()源()辅()概()滔()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难点:背诵诗歌好文供参考!5/21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训练播放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引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精读第1节(1)自由读,分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齐读自由读。学生讨论交流讨论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好文供参考!6/21惊涛是你的气概。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精读第2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讨论:(“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默读第1节,思考,讨论交流:(“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好文供参考!7/21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第一句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读出“赞美”“依恋”四、练习朗读全诗。师引读学生跟读。指导朗读、背诵,学唱歌曲。交流:(“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业1、填空: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健美的臂膀,。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2、背诵诗歌。3、学唱歌曲。4、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西江月(宋)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文供参考!8/21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飘泊于长江的杜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词。长江波涛,滚滚东去,千百年来,多少风云一时的英雄人物,都被这浪涛冲刷淘洗,消失在这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了。作者在这里,不仅面对浩浩长江,抒发了人生有限、历史无情的深沉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建立过辉煌功业的英雄豪杰的深情缅怀。《长江之歌》教案【第二篇】好文供参考!9/21年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冷青艳备时授时课时第1课时总课时教学内容《长江之歌》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我能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文供参考!10/21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我能理解诗歌,背诵诗歌。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音乐、课文朗诵)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谈对长江的了解。1.欣赏歌曲《长江之歌》。2.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两句话说说对长江的了解。)自好文供参考!11/21主学习初读了解课文,解决生字任务。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各自轻声试读课文。默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2.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3.观察第一节和第二节,你有什么发现?合作交流朗读课文。1.组内互读,互相纠正字音与语调。2.小组展示课文朗读。3.精读第一小节,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好文供参考!12/21a、默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b、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c、默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思考: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课堂检测一、辨字组词慨()彩()劈()薄()概()采()臂()礴()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的时代()的力量()的气概()的乳汁()的丰采()的臂膀()的国土()的清流()的情怀()的未来()的长江()的源泉三、长江之歌中“风采”指(),“乳汁”指(),“母亲的情怀”指()。四、长江之歌歌颂了长江的什么之美?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怎样的感情?好文供参考!13/21《长江之歌》课堂导学方案2年级六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备时授时课时第2课时总课时冷青艳教学内容《长江之歌》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我能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好文供参考!14/213、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我能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我能理解诗歌,背诵诗歌。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课文朗诵)、歌曲磁带。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长江及三峡工程的幻灯片。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长江儿女而自豪。今天三峡工程的事实更将使长江母亲焕发新颜,为我们的明天创造无穷的力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江之歌》。自主好文供参考!15/21学习一、听写生字词(同桌互查)。二、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齐读)。合作交流精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展示反馈1.说说你对“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的理解与感悟。2.你是怎样理解“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3.朗读第二节,说说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与气魄?你是怎样朗读的?拓好文供参考!16/21展延伸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尝试脱稿朗诵,通过竞赛评出小小朗诵家。我的收获《长江之歌》教案【第三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长江之歌》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学生准备: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教学课题好文供参考!17/211、通过查字词典理解字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2、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教学方法根据诗歌的特点,我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些教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长江之歌》作为背景,在音乐情境中导入新课)师:有一条大河,蜿蜒曲折,酝酿着中华儿女几千年的爱国情怀;有一条大河,莽莽苍苍,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沧桑。这条大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我们赞美长江,因为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因为她有母亲的情怀。把我们的赞美与依恋串成一首歌,那就是《长江之歌》。二)、汇报预习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通过百度百科交流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让我们欣赏《话说长江》的视频剪辑,来共同领略母亲河的英姿。播放《话说长江》视频优酷视频,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好文供参考!18/21师:《话说长江》拍摄于1983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江之歌》是胡宏伟当年技压群雄脱围而出的优秀作品。让我们齐声朗诵它的歌词,体会它的壮美吧。学生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学习成果。a、师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b、通过soso问问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c、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3、精读第2节,学生们听录音,新浪视频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交流:a、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b、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c、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四、拓展延伸师:很多其他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讴歌长江,同学们能不能调动自己的课外知识库存,说出一些讴歌长江的诗句来呢?(学生思考……)生:我想
本文标题:《长江之歌》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7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