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16页例2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听算。二。新授: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5.小结,总结加强。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2.估算练习。四、作业:第18页6、7题。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一、基本情况本班学生共31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2人,他们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热爱劳动,拾金不昧。就上期期末检测,班平数学成绩优秀,如唐戬、何小雨、刘佳等,十名同学语数各科96分以上,但也有少数同学年龄偏小,反映较慢,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习和怎么去学课堂纪律较差,想说就说,甚至个别同学上课玩玩具,常常拖欠各科作业,如张艳琼等连乘法口诀都不熟,相当大部份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根本无法正确管教,从而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本期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当前的教改动态,择其良好的教学方法,耐心指教学生,力争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者。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在编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参考资料,少熬夜!2、倡导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4、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5、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6、提示学习活动的线索和学习方式。7、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8、设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9、有计划地介绍数学活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5、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填写统计表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二)数学思考: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4、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时,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三)解决问题:1、在各类口算、笔算、估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2、能运用本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对自己的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评价。(四)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册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3、经历探索数学问题,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心。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5、在学习中培养计算仔细,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况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参考资料,少熬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环境保护的有机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智力、品质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3、重视情境创设,激发认知需求。4、教学内容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倡导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5、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做到明显、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6、经常了解学生和分析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现实情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7、教师应以身作则,坚持做好六认真工作,充分运用好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灵活运用优良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哪些不明确学习目的,应多花精力和时间,耐心指教,使他们不断转化。8、努力做好与家长联系工作,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了解和解决本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9、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查,教导学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争当优秀学生。10、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11、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12、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13、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五、课时安排:、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16课时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15课时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5课时四、统计……………………………………6课时五、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六、轴对称…………………………………5课时七、总复习…………………………………5课时合计……………………………………68课时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前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困难。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重点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设想: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迁移规律,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层次清楚,并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3)要点分析。①验证答案:元=1元4角,结果正确②观察算式: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542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