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容类别理论依据基本假设研究对象中心理论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单个经济单位价格理论资源配置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需求不足,存在失业整个国民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资源利用总量分析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包含以下几方面意思:1、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2、GDP是流量而非存量3、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终产品4、GDP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5、GDP按国土原则计算,而不按国民原则计算举例:GDP值计算的案例总产出新增价值棉农籽棉10001000轧棉厂棉花1400400纺纱厂棉纺2000600织布厂棉布2800800印染厂花布38001000服装厂服装50001200总计160005000产出增值产出支出产出收入二、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GDP按国土原则,GNP按国民原则。三、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GDP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值。NDP=GDP-资本折旧四、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GNP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值。NNP=GNP-资本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五、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实际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净利息、租金和利润等要素报酬之和。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的转移支付七、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是个人收入扣除了所得税后的余额。DPI=PI-个人所得税六、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和政府所给予的各种救济金、养老金等转移支付项目的收入,也包括企业对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PI=NI-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煤炭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B.餐厅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D.化工厂作为原料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一、用支出法核算GDP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1、消费支出C指居民个人消费,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固定: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存货投资inventory=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产量超过销量。=净存货=年底存货-年初(上年底)存货2、投资支出I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机械设备等)属于最终产品,不属于中间产品,因为中间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只是部分被消耗。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A.个人购买小汽车B.个人购买游艇C.个人购买住房支出法计算GDP时不属于投资的是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3、政府购买支出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包括政府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以支出法计算GDP,则GDP=C+I+G+(X-M)4、净出口X-M中国的贸易顺差屡创新高。问题:一方面,顺差过大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国际贸易磨擦增大。另一方面,净出口增大使GDP增速居高不下。但外需波动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1976198219901997年份成份数量(亿美元)百分比构成数量(亿美元)百分比构成数量(亿美元)百分比构成数量(亿美元)百分比构成消费1094064.11991964.83657066.95488668投资243314.2414513.5741013.61237615政府支出361421.2649221.11098020.11453918净出口780.51740.6-310-0.6-967-1GDP17065100307301005465010080834100美国历年GDP的组成(支出法)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当年生产中各要素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的工资、土地所得的地租、资本所得的利息、企业家才能所得的工资、利润和政府所得的税收相加起来计算GDP1、家庭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家庭收入可分解为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C和不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S。2、企业收入,包括折旧和未分配利润等。企业的收入可以归入不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即储蓄S。3、政府收入,来源于税收T。以收入法计算GDP,则GDP=C+S+T美国GDP(亿美元)的组成(收入法)三、用生产法核算GDP从生产角度,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以生产法计算GDP,则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生产法计算的中国GDP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19804517.81359.42192.0966.446019847171.02295.53105.71769.8692198916909.24228.07278.05403.21512199226638.15800.011699.59138.62287199774462.614211.237222.723028.76054200197314.815411.848750.033153.076512002105172.316117.352980.236074.882142003117251.917092.161274.138885.79101四、产出、支出、收入的关系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总产出:就是GDP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一国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相等;但由于统计误差,即用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例1:下表给出了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统计资料,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2、按支出法计算GD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项目金额项目金额工资100出口额60利息10进口额70租金30所得税30利润30政府转移支付5消费支出90政府购买30投资支出60天津财经学院国际贸易系齐俊妍jodyqigm@163.com1、按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0+10+30+30=170;2、按支出法计算: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90+60+30+(60-70)=170;3、政府赤字=政府购买G-政府净收入NT=政府购买-(所得税-转移支付)=30-(30-5)=5五、GDP核算的校正1、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用当年价格即现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005年名义GDP2015年名义GDP2015年实际GDP香蕉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20万单位×1美元=20万美元上衣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6万单位×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330÷260=126.9%,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该国价格水平上升了26.9%。2、GDP平减指数第三节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和宏观统计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和储蓄-投资恒等式C+I=Y=C+SI=S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支出的需求角度看,GDP=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从总收入的去向角度看,GDP=消费用途C+储蓄用途SGDP=总支出=总需求=C+IGDP=总收入=总供给=C+S都=国民收入Y简化: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假定没有折旧。C+I=Y=C+SI=S投资-储蓄恒等式商品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总收入1000金融市场要素购买10000储蓄1000贷款1000GDP=总支出=总需求=C+IGDP=总收入=总供给=C+S消费9000投资1000厂商收益10000I=S恒等式的解释从国民收入会计方面,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储蓄和投资都相等。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名义上的,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从现实经济方面,I=S却不一定存在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储蓄动机和投资动机不同,储蓄与投资可能不一致。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不一致,是事前均衡问题。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和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支出的角度,Y=GDP=C+I+G=总需求从收入的角度,Y=GDP=C+S+T=总供给C+I+G=Y=C+S+TI+G=S+TI=S+(T-G)商品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总收入10000金融市场要素购买10000储蓄1500贷款1000政府税收1000转移支付500赤字500政府购买1000(T-G)为政府储蓄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消费8000投资1000厂商收益1000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和储蓄-投资恒等式从支出的角度,Y=GDP=C+I+G+(X-M)=总需求从收入的角度,Y=GDP=C+S+T=总供给C+I+G+(X-M)=Y=C+S+TI+G+(X-M)=S+T国际市场家庭企业要素市场家庭收入10000金融市场要素购买10000储蓄1500贷款1000政府税收1000转移支付500赤字500政府购买1000商品市场进口消费品500进口投资品500出口收益1000消费7500投资500厂商收益9000本章主要知识点:1.GDP内涵2.GDP核算GDP=总支出=C+I+G+(X-M)=总需求GDP=总收入=C+S+T=总供给3.I=S投资-储蓄恒等式
本文标题: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