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3年《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最新8篇
1/292023年《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最新8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一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2/29(一)“可爱”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3/29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4/29六、拓展训练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1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一、好句子、好词语积累。“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雪白”词语,让学生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形状、叶子的茂盛、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准备。不足的是在指导阅读时,什么读出来比较平淡,没有引导生对重点词的指导读。二、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弄清这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让学生在读中,自己提出来。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喜欢葫;我再顺式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5/29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整个过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自然段学完后,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他那么喜欢葫,那他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三、读、画、说结合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以抓重点词来理解,指导朗读,如“自言自语”说话就要小声,在读这句话时要想象自己这时就在跟自己说,“快”邻居的劝告很急,“奇怪”种葫的人无知又不听劝告的语气等。不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了不同的语气,但在读时的语气还没表达出来,主要是重点词的读的引导还不够。教师的提问欠精。有时提的问题,会把学生问得不知方向,如“哪句话写出了葫芦的可爱?”“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需再细推敲。模棱两可的提问使问题繁杂,不成体系,又浪费了课堂的时间.6/29朗读的指导欠方法。当每种情绪分析出来后,学生还是读不出感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引导?《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二篇】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自制课件、若干葫芦贴图。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lu(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7/29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生:“我”是谁?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生:那要到葫芦了吗?……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8/29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师:看一次?生:看几次。师:对,强调看几次。生再读。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7、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8、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9/29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课件:)板书:葫芦图|?师: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师: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生:奇怪。生:(奇怪地、惊讶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惊讶地、夸张地)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师:什么意思?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师: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师:(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师:什么意思?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10/29师:同学们读一遍。生:(齐读,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师:(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请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男: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男: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师:同位互读一遍。生互读。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师:(稍停顿,面向学生)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生:咳,你呀,为什么不听劝,后悔了吧!生:他们是一体的。生: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怎么生长啊。师:我明白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谢谢你。11/29师:(播放录相)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1、“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坐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联系葫芦图-----------------------------------葫芦叶图《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1课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我要的是葫芦》这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我要的是葫芦》这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像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12/29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第三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二、检查预习13/29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一)学习第1自然段1、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
本文标题:2023年《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和反思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8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