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第三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第二节外汇管制第三节中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重点: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利弊•难点:外汇管制的措施及利弊一、固定汇率制二、浮动汇率制三、各国汇率制度安排四、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第一节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第一节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使货币当局关于汇率确定、维持、调整及汇率管理原则、机构等内容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汇率制度的内容:(1)汇率决定的基础;(2)汇率波动的幅度;(3)汇率的调节方式;(4)汇率协调管理机构一、固定汇率制(FixedExchangeRateSystem)(一)固定汇率制的基本特征1.国际金本位制下固定汇率制的特点:(1)金币的含金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2)汇率稳定、波动幅度极小,市场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上下波动;(3)市场自发调节汇率及物价水平。第一节汇率制度•政府调节汇率的主要手段: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的特点:(1)纸币的含金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2)市场汇率围绕平价浮动,规定波幅±1%(3)政府干预,保持汇率稳定;①动用国际储备②利用贴现政策外汇汇率上升,提高贴现率限制外汇支出——减少外汇需求举借外债——增加外汇供给④货币的法定贬值或升值③实施外汇管制或举借外债(4)IMF作为国际协调机构(二)两种固定汇率制的比较1.汇率的调节机制不同2.制度形成的基础不同3.汇率稳定程度不同1.固定汇率制的积极作用(2)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各国政策的协调(三)固定汇率制的影响(1)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开展(3)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市场2.固定汇率制的负面影响(1)汇率不能对国际收支自动调节(2)不利于国内经济平衡发展(3)通货膨胀容易在国与国之间传递(4)容易受国际游资的冲击(本币高估等)(5)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二、浮动汇率制(FixedExchangeRateSystem)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不限制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而变化的一种汇率制度。1973年,各国普遍采用了浮动汇率制;1976年,IMF正式承认浮动汇率,1978年4月确立其合法性。(一)浮动汇率制的含义及特征1.与固定汇率相比,浮动汇率的不同:(1)汇率决定的基础不同(2)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3)各国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或外汇管制等方法调整汇率(4)多国协调机制2.浮动汇率制的特征(1)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2)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3)不同国家汇率浮动幅度和干预程度存在巨大差异,形成多种汇率制度安排(二)浮动汇率制的影响1.浮动汇率制的积极作用(2)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1)可以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3)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要(4)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5)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程度2.浮动汇率制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2)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3)不利于各国政策协调和国际经济合作三、各国汇率制度安排(一)硬钉住安排①货币替代(CurrencySubstitution)缺点:政府损失铸币税收益;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削弱货币政策效力优点:有效防止政府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消除外汇风险;避免国际游资冲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币货币职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所替代的一种经济现象。典型国家:巴拿马、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津巴布韦等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典型:欧元区②隶属于某一货币联盟2.货币局制度典型:多米尼加、波斯尼亚、保加利亚、中国香港缺点:放弃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规避汇率风险,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但货币政策不独立,也会遭受国际游资的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制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香港于1983年成功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同时政府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维护稳定的汇率成为香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诞生以来,联汇制良好运作多年,使香港避免了亚洲货币贬值危机。更为香港经济带来短期和中期的联系。(二)软钉住汇率安排1.传统钉住安排钉住某一外币或钉住一篮子外币,但没有承诺永久保持平价。波幅不超过±1%,或即期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在中心汇率的±2%至少6个月。本币与被钉住货币保持固定比价,与被钉住货币一起对其他货币共同浮动。保持汇率稳定,将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二)软钉住汇率安排2.稳定化安排事实上的钉住安排,类似钉住安排政府不明确承诺维护汇率稳定的目标,但即期市场汇率波动幅度至少连续6个月不超过2%。人民币2009年和2010年被归入此类。代表国家:柬埔寨、越南、老挝、牙买加、巴基斯坦、乌克兰等。3.爬行钉住安排本国货币钉住外国货币,汇率按照固定的、预先宣布的比率作较小的定期调整或依据所选取的定量指标的变化作定期调整。(二)软钉住汇率安排4.类似爬行钉住安排事实上的爬行钉住安排即期市场汇率连续6个月在2%的狭窄范围内波动,通常其要求的最小波动率大于稳定化汇率安排。但如果年度波动率至少为1%,只要汇率是以一个充分单调和持续的方式升值或贬值,即被认定为类似爬行钉住安排。代表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克罗地亚、阿根廷、孟加拉、多米尼亚等。(二)软钉住汇率安排5.水平带钉住的汇率制度安排本币对外币仍然规定固定的中心汇率,但其波动幅度大于其他传统钉住安排,市场汇率围绕中心汇率上下至少1%的波动范围,或汇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超过2%的范围波动。中心汇率和带宽是公开的或报知IMF。代表国家:汤加。(三)浮动汇率安排1.浮动汇率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没有一个确定的或可预测的汇率路径,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旨在缓和汇率的变动和防止汇率的过度波动,而没有明确的以特定汇率水平为干预目标。代表国家:蒙古、巴西、罗马尼亚、泰国、匈牙利、冰岛、以色列等。2.自由浮动汇率由市场决定,一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只是偶尔发生,旨在处理无序的市场状况。代表国家:美国、日本、英国等(四)剩余安排四、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一)经济结构理论(二)依附理论(三)政策搭配理论(四)成本收益决定理论(五)两极汇率制度理论(六)退出战略理论一、外汇管制的产生和发展二、外汇管制的目的、机构及对象三、外汇管制的办法与措施第二节外汇管制(ExchangeControl)外汇管制(ExchangeControl/ExchangeRestriction)又叫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国家机关,对外汇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管制措施。一、外汇管制的原因及目的原因:一国发生或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或其他政治经济动荡;一国经济发展落后或处于困难时期,外汇资金短缺。目的:为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以利于本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但不同的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具体目的不尽相同。发展中国家:保证本国经济的独立发展,鼓励外资流入,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避免本国资本大量外逃,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谋求本币汇率稳定,并运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国际收。发达国家:维持本国货币和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战时实行外汇管制,是为保证军费开支;经济危机时,是为了防止资本外逃等。二、外汇管制的发展(一)外汇管制的机构1.由国家设立专门的外汇管制机构,如法国、意大利和中国等;2.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直接负责外汇管制工作,如英国是由英格兰银行负责;3.由国家授权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负责外汇管制工作,如美国由财政部负责,日本由大藏省(现财务省)、通产省负责。二、外汇管制的发展(二)外汇管制的对象1.对人的管制,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有关国家的外汇管制法令,对于居民、非居民以及不同国家的非居民,给予不同的待遇。对居民外汇管制较严,对非居民外汇管制较松2.对物的管制,外汇及外汇有价物。包括外钞、外国铸币、支付工具、有价证券和黄金等。3.对地区的管制。这里更多指的是经济体这个概念。二、外汇管制的发展(三)全球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汇管制一战前,金本位制,基本不存在外汇管制一战期间,各国禁止黄金输出,取消外汇自由买卖。一战后,各国实行金块或金汇兑本位制,并相继取消了外汇管制。1929-1933经济危机,恢复外汇管制。二战期间,除美国未正式实行外汇管制外,其余都实行了严格的外汇管制。二、外汇管制的发展(三)全球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后的外汇管制美国通过战争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黄金存量,没有实行外汇管制。英法德日意等受战争破坏严重,进一步强化了外汇管制。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后,各国战后经济得以发展,放松外汇管制。之后金融自由化等,各国进一步解除外汇管制,但有些发展中国家仍实行宽严不一的外汇管制。三、外汇管制的办法与措施对贸易外汇收支、非贸易外汇收支、资本输出入、银行账户存款、汇率、黄金和现钞的输出入。(一)价格管制1.本币高估有利于进口,有利于输入劳务;有利于资本输出加强对外国经济的控制;能以较低廉的价格搜刮原料。2.本币低估促进资本流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三、外汇管制的办法与措施(一)价格管制3.复汇率制①不同的财政补贴,不同的附加税②不同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收汇留成③采用影子汇率(附加折算系数)(1)公开的复汇率制(2)隐藏的复汇率制(二)数量管制:1.对贸易外汇的管制出口许可证、按官定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等(1)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三、外汇管制的办法与措施(2)对进口外汇的管制如,进口存款预缴制,对进口商征收一定的外汇税等2.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包括运输费、保险费、佣金、股息等近年非贸易外汇管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P903.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一般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但各国实际情况不同,资本管制情况也有所不同。(三)对黄金、现钞输出输入的管制一般禁止私人输入输出黄金。对本国现钞的输出规定有最高限额对本国现钞输入,有的规定限额,有的不加管制乌克兰央行临时设置每日外汇账户取款上限新浪财经讯2月28日下午消息,乌克兰央行行长宣布,乌克兰央行临时设置每日外汇账户取款上限,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取现没有上限。随着乌克兰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该国货币格里夫纳汇率一路暴跌。在昨日的欧洲交易时段,美元兑格里夫纳汇率已经突破11大关,再创历史新高。乌克兰临时政府日前宣布放弃钉住美元,采取灵活汇率的方式,市场担心此举可能导致乌克兰出现违约。而在昨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即日起俄罗斯部分武装部队提高戒备等级,随后美国加入反对阵营,两个大国对峙的火药味逐步显现。受上述因素影响,格里夫纳汇率持续下跌,过去4个交易日已累计贬值19%。有专家认为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还有20%的下跌空间。四、外汇管制的收益1.保护本国产业2.维持币值稳定或使汇率的变动朝着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方向发展3.防止资本的大量涌入或外逃4.便于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推行5.有利于实现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意图四、外汇管制的弊端1.降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2.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3.不利于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4.不利于建立正常的价格关系,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5.增加交易成本及行政费用6.增加国际贸易摩擦一、中国的外汇管理二、人民币汇率三、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第三节中国的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一)1979年前:计划经济时期的外汇管理1.对外汇收支实行全面地、高度集中的指令计划管理2.所有进出口活动均由国营进出口公司负责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3.对借用外债和利用外资基本上采取排斥的做法(二)1979~1993:经济转型时期外汇管理1.逐步完善外汇经营管理组织体系2.公布并实施了外汇管理条例及一系列实施细则3.实行外汇上缴
本文标题:第三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