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二部分--近代西方之二经济即工业文明崛起(工业革命)
第二部分近代西方之二经济工业文明的崛起课本内容必修二------------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核心-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①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单元网络P104创新设计1.学习本单元应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线索,明确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2.对两次工业革命应对比掌握,注意总结规律,如对工业革命原因分析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条件。再如工业革命的线性进程:棉纺织部门→动力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横向展开的四大领域:电力、内燃机、通讯和化工。学法点拨3用线索联系的方法把本专题内容进行有序整理,特别是围绕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这个中心,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复习本单元时要把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相联系,把中国历史的许多问题置于世界的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如回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的原因,应联系工业文明的崛起这个大的世界历史背景去思考,即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5.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史等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点梳理西班牙葡萄牙基督教会造船航海考点梳理好望角印度美洲麦哲伦(二)条件(可能性)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社会根源:人们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③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④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⑤商业危机:阿拉伯、意大利商人之间垄断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贸易的商路。地理优势,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提高葡萄牙、西班牙封建王室的支持(一)原因(必要性)换个呈现方式开辟新航路原因和条件时间人物国别航线支持者1487--148814921497--14981519--1522二、新航路开辟表葡萄牙意大利葡萄牙葡萄牙西欧-好望角西欧-美洲西欧-好望角-印度环球航行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葡萄牙王室西班牙王室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第一个找到东方的航路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3、对非洲:非洲成为猎获黑奴的场所。黑奴贸易开始。4、对亚洲:一度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世界:开辟打破了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拓展与延伸之一: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性质、影响方面有什么不同?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1405~1433人物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1492人数27800人87人船数宝船62艘3艘船只载重1500吨100吨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材料二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材料三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同郑和下西洋迪亚士、哥伦布航行目的性质影响消极积极1、掠夺财富;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3、传播天主教等1、扬国威2、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贡赐贸易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友谊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拓展与延伸之二:15世纪中国的造船业、航海业比欧洲更发达,为什么不是中国人首先进行这样的地理大发现?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国封建制度衰落;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等欧洲殖民扩张之荷兰1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世纪)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17世纪)阿姆斯特丹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2、荷兰的殖民活动(1)手段①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②袭击葡、西船只,抢掠财物③探索新航路,开辟殖民地海盗国家18黑奴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发展海外贸易的手段:(殖民主义罪恶的体现)抢掠、欺诈种族屠杀贩卖黑奴黑奴贸易的原因、主要国家、主要方式及影响。(1)原因:屠杀印第安人,实行种植园经济,弥补劳动力不足(2)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3)主要方式:“三角贸易”。(4)影响:①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②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③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学以致用例1[2012·滨州模拟]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A.丝绸B.香料C.玉米D.茶叶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非的联系扩大,由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与美洲的联系从无到有。故原产美洲的玉米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点评]新航路开辟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美洲之外的世界各地。►知识拓展英国崛起的原因(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率先在世界上确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5)殖民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通过商业活动、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巨额财富,推动其经济的发展。(6)思想优势:受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文艺复兴中出现了莎士比亚,宗教改革中出现了国教,也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7)科技优势:英国保护专利,鼓励科技发明,科技发达,如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与普及。学以致用例2[2011·合肥模拟]17世纪正是荷兰执世界殖民贸易牛耳之际,结果英国在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战争的结果反映的实质是()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工业国家对商业国家的胜利D.商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实质”。当时,荷兰通过尼德兰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当时商业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英国也于1688年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工业非常发达。从制度上,他们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从两国经济上,工业发达的英国比商业贸易发达的荷兰更具有优势。[点评]英荷战争是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商业战争。►知识拓展如何辩证看待殖民扩张(1)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三角贸易繁荣。这一时期的大陆贸易以大西洋贸易为主。(2)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荷兰、英国等国进行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流入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两个重要条件。(3)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的屠杀、掠夺、奴役,打断了亚、非、拉美的历史进程,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东西方的历史进程大大拉开了距离。但同时,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以致用例3[2010·福州模拟]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中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殖民侵略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原有的生产关系②殖民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侵略活动为落后的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④为殖民地的社会发展开辟一条光明的新道路是西方国家殖民侵略的目的之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B[解析]题中材料观点是应一分为二地看待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既要看到其给被压迫地带来的灾难,也要看到其在客观上带来的进步。④观点错在将客观上带来的进步性看做是西方殖民者的主观目的。[点评]评价殖民扩张,要运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从整体史观来看,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从文明史观来看,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1.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B.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C.强调这二次航行都有美中不足D.同时指出了两次航海的弊端[解析]CA、B两项容易判断为正确理解。从“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也可判断两次航海都不完美,都有弊端,排除D项。C项中的“美中不足”应该是以美为主,材料并未“强调”,故理解有误。学以致用2.[2011·苏北模拟]有报道称,目前外来生物的入侵可能致使我国每年直接损失达到170亿美元。世界范围内的生物交流、传播乃至入侵始于()A.中国古代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B.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C.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解析]B新航路开辟后新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各种农作物被传播到其他地区,如美国的烟草、玉米、可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又传到其他地区,小麦、水稻、葡萄等植物,马、牛等动物,以及先进生产方式,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3、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4、(2012年北京西城模拟)“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1500年”这一时间可知此时正值新航路开辟之际,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西方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这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来说意味着灾难。而轮船发明于1807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因此排除③,故选C。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加强联系的最初方式这一问题的理解能力。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相对孤立状态,这种融合和统一主要依靠殖民掠夺和扩张而得以实现。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蒸汽时代的到来——第
本文标题:第二部分--近代西方之二经济即工业文明崛起(工业革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0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