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框架概念(PPT70页)
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2019/9/25会计学accounting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2019/9/25第一章会计概念框架•1.1会计的演变与发展1.2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1.3会计法规体系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6会计核算对象1.7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流程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2019/9/25本章要点•会计的目标、职能•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概念框架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42019/9/25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会计的产生•人们通常将结绳记事、刻石计数作为会计的萌芽。•会计产生于何时呢?•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剩余生产物文字、数字及计量单位的出现生产社会化•会计有可反映的对象,可供养从事会计活动的人员生产社会化要求会计成为独立、专门的职业。会计计量、记录的手段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52019/9/25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产生——复式记账法应用之前)–发展缓慢,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没有形成独有的专门方法,也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会计阶段(复式记账法应用——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重要里程碑:1494年《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会计目标是向业主本人提供有关账户和利润的管理信息,会计职能主要限于账户的记录和保管。–第二个里程碑:185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斯堡会计协会,标志着会计成为独立的职业。会计目标不仅是向业主个人,还要面向社会公众,向一切拥有或将要拥有公司权益的人员提供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满足内部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管理会计逐渐与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领域(标志)。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日益明显。作为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者,必然关心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因此要求管理当局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但是又由于管理当局与所有者之间微妙的利益对立关系,同时也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所有者(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对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希望能够由客观、中立的会计师进行验证,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程度。这就形成了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62019/9/25•发展特点概述:–低级——高级–简单——复杂–不完善——逐步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具体表现:–附带工作——独立职能部门–单式记帐——复式记帐–手工操作——手工、自动化操作–事后反映——事中控制——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72019/9/25什么是会计–传统会计的定义:月计岁会»会:加总计算,岁会»计:零星计算,日计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82019/9/25•会计在我国学术界三种代表性观点:•(一)管理工具论•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二)管理活动论•会计不仅是经济管理的工具,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伍教授提出。•(三)信息系统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厦门大学的葛家澍教授提出的。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92019/9/25•现代会计的定义(管理活动论)–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并运用会计方法以及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价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02019/9/25四大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要进行连续、完整、系统和综合的计算和记录。–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连续:对各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系统而综合:对各种经济活动,既要进行相互联系的记录,又要进行必要的科学分类。•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的。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12019/9/25会计学分支•会计学的分支很多。见书P5图1-2•(一)按会计学的服务对象划分,可分为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二)按会计学所服务的领域划分,可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非盈利组织的预算会计。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22019/9/25•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信息的归纳,向企业以外的信息使用者传递真实财务信息的会计系统。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32019/9/25•特点:•(1)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标、以编制企业通用财务报表为最终目的•(2)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3)应用传统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加工。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42019/9/25•管理会计:亦称对内报告会计。以企业内部正确决策为服务对象,将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及会计方法相结合,利用现代方法,如数学模型等分析成本、市场因素,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特点:•方法灵活;除成本会计外,一般不受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约束,不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责任会计、预算会计、规划与决策会计等。1.1会计的演变和发展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52019/9/251.2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职能: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核算、监督,参与决策等。•会计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62019/9/25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者内部信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征税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董事会经理计划部门财务部门供销部门等使用者外部信息1.2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72019/9/251.3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规体系是由调整会计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很显然,会计法规体系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会计法规:是调整会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我国的会计立法源远流长,但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则是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会计法规体系。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82019/9/25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1.3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192019/9/25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亦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假定”,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设定。依据这些前提,会计人员才能确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核算内容及核算程序和方法。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收集,都以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目前公认的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02019/9/25•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12019/9/25会计主体•含义: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作用:–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范围—即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与法律主体的关系–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和全部会计原则的基础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22019/9/25•持续经营•“组织”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应永远存续下去。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32019/9/25持续经营•含义: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按当前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只有设定持续经营,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概念并不排除企业破产的可能性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42019/9/25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个连续的、间隔相等的会计期间,分期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也称为年报。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分期假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2)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52019/9/25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单位的确定: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是对这一前提的具体化;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某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提供给境内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1.4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62019/9/25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具体包括: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72019/9/25•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重要性•谨慎性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82019/9/25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求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292019/9/25•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02019/9/25•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12019/9/25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22019/9/2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32019/9/25•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42019/9/25•谨慎性–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何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与收益、低估负债与费用。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52019/9/25及时性•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根据及时性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报出之前发生的事项,应当单独加以确认和披露。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62019/9/25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供应生产销售取得退出•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通过价值形式表现的有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即为资金运动。•会计对象在工业企业中的具体表现(资金循环)1.6会计核算对象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72019/9/251.6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要素(财务报表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静态三要素–动态三要素第一章会计框架概念3
本文标题:会计框架概念(PPT7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35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