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5篇
1/20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教学设计方案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教学设计方案1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3、认识水是什么样的。4、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5、愿意合作与交流。6、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玻璃板等。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板书课题)1、实验一2/20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3讨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4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2、实验二: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橡皮、课本等,它们能在桌面上流动吗?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的容器里,观察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4观察自己的铅笔、橡皮、课本有固定的形状吗?5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3、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2水与空气比较: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3/20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教材29页)1、我们常见的物体中,还有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哪些是固体?2、对学生进行“水是生命之源”的教育。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教学设计方案2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两课时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20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生字词语卡片(或课件)。1.教师: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啄食,在他身边蹁跹环绕……这一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在这里永久定格。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有一位老人的青铜雕塑,名字就叫“海鸥老人”。这位老人叫吴庆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人与海鸥》这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⑴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⑵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⑶“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4.教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5/20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⑴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⑵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⑶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一幕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2.教师强调字音:“驻、瞻、挫、饼、昵”。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学生齐读。4.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讲了一位老人与一群从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冬天来临,老人便会风雨无阻地来到翠湖边喂海鸥饼干,视海鸥为儿女。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1.教师: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2.指名反馈。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⑶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6/20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3.指名朗读这些句子。4.全班朗读这些句子。同学们,这感人的一幕常常会印在了人们的心里,也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老人与海鸥》。1.朗读课文。2.比一比,组成词。饼()驻()遗()涡()啄()祥()瞻()拼()拄()遣()蜗()逐()详()檐()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2.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这感人一幕发生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师:同学们,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这一幕里埋藏着一个老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海鸥为什么会这样?7/201.指名反馈:为什么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忍离去?(因为老人长期坚持喂养海鸥,和海鸥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2.再读课文1至11自然段,把描写老人和海鸥的句子全找出来。3.集体反馈,品读情感。⑴他背已经驼了……跟海鸥相伴。(说明老人勤俭,对海鸥有无私的爱。)⑵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1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的动作娴熟,与海鸥配合默契、和谐。)⑶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4.教师:十多年了,“老人每天必来”……老人视海鸥为儿女,对海鸥一片深情。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5.拓展想象: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会说什么呢?6.教师小结:“我们”为什么要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8/20(因为我们被老人爱护海鸥的美好行为深深打动了。)教师:同学们,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像文中的海鸥,因为老人的关爱,它们和老人建立起浓厚的感情。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也会悲伤。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用你们的爱去关爱那样可爱的动物吧。1.读下列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⑴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⑵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⑶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⑷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教学设计方案3《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9/20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2、通过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3、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10/20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要有信心执着勤奋献身科学专心致志追求安静生活简单抛弃财富克制自己沉醉科学……)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平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11/20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习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
本文标题:2023年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9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