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讲课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商代货币“贝”传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夏商和西周的贝币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银锭•银两被铸为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50两银锭我国古代的主要商品由此可见,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哪些生产部门的发展密切相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时间商业活动表现远古时代商代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汉代唐朝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出现早期的物物交换初步发展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货币(流通骨贝、铜贝)私商成为主体,出现巨商和商业中心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海外贸易税增加;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了会馆和商帮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这首诗说明古代商人会遇到哪些危险?刘驾《贾客词》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古代商人为什么不顾危险走南闯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反映了北朝时期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朝代市的发展情况秦代汉代南北朝唐代宋代明清商品明码标价集中贸易,专门管理,长安九市草市(民间集市)形成,草市尉草市普遍,夜市繁荣突破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商业区繁华二、“市”的发展(“市”是商品买卖的场所。)西市东市1、西汉时已开辟海陆丝路,商运活跃2、市有专门管理机构,“东西九市”•“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特征: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受到行政管理。意义:①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②有力的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想一想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分析上述图片,从经营的空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zhēng)三百下,散。——《唐六典》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晚唐王建材料三: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绝……”分析上述材料,从经营的时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宋代的“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材料一:(汉)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分析上述材料,政府对“市”的控制有什么发展变化?从政府的控制来看,政府控制越来越松,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控制。皇都胜迹图(明)繁华的清代京城前门市街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小村变成小市镇了。——胡适我国古代商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这段话说明什么?商业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后来“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朝代主要商业都会战国汉朝新朝唐朝宋朝清朝长安五都,设“五均”官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湖州苏州,四大名镇汴京(河南开封)出现“市井”的商业区都市商业集中繁荣,“车水马龙”三、商业都会的崛起从战国到清代,城市在功能和分布上总体发展趋势如何?导致变化的主要经济原因有哪些?•经济职能不断加强,直至出现专门的工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分布以北方为主——南方为主•农业、手工业发展;江南的开发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荫,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说明齐国都城临淄非常繁华,人口也多,是当时的一大城市。(记)四、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的特点:总趋势:贸易范围:国家政策:历史发展:市场形式多样,货币种类丰富,推动城市经济繁荣国内和海外贸易发达由严格限制到逐渐摆脱官吏的直接监管起源早,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史悠久,为什么近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企业家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只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建国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认为商业的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政策支持、政治稳定、农工业发展、交通发达、市场开拓、城市建设、货币流通、经营理念……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市的发展商业都会的崛起一、商业活动二、市(商业的场所)三、商业区本课小结: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梦回盛世唐朝时间: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地点:钱塘(今杭州)人物:苏老板一家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展史实的地方。唐三彩是专为贵族特制的陪葬品;白银不是当时通行的货币;话本是宋朝出现的。思考二:苏老板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扬州?会选择轮船,因为运河已经开通。思考一:苏老板夜市看杂技可能吗?有可能。因为在唐后期在大都市已经出现夜市,并且也从东罗马传入杂技。思考二:苏老板钱袋被偷,还有可能做生意吗?有可能。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可以代人保管财务的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思考二:衙门会管这事吗?会,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商业活动思考一: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符合,唐朝大都市还有很多胡商“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从材料中看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是否和他们的经济实力相符?为什么?地位低下,不相符,从根本上讲是封建专制制度。但我国商品经济却未因此停步不前,那么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的原因都有那些?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交流频繁;况且清以前我国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外界交流频繁。★秦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明清:会馆、商帮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滋养”百年徽商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红顶商人”胡雪岩。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农民赶着驮碳的毛驴进城车水马龙的码头区桥上的商业区汴京(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本文标题: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讲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7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