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
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白驹过隙,日光荏苒,眼看着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就要来了。大家就会举行活动来迎接世界无烟日,肯定不会不用到演讲稿,一场精彩的演讲,离不开我们事先准备的关于世界无烟日演讲稿。1篇属于自己的优秀世界无烟日演讲稿要怎么写呢?为此,三一刀客网友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分享的“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喜欢就下载分享吧!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篇【第一篇】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够站在国旗下为大家带来关于无烟日的演讲,希望大家都不要做一个危害大家健康的人。烟,对人的肺、心脏等人的内脏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死亡。由此可见烟对人的危害有大了吧!当然烟对于我们这些十二岁左右的青少年更是像“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据我所知烟里有一种害人不浅的一种化学元素——尼古丁。一包香烟大概有50到100毫升的尼古丁,要是一下子服用这么多尼古丁,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千万别造成以为只要一次性不吸那么多就没事的错误思想,要知道烟是毒品,它更海洛因等毒品一样能一下子将毒素在短短的十秒钟之内深入大脑,使人像“十字路口迷了路——分不清东南西北”,导致“上瘾”,再也无法自拔。唉,正可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哪!烟这种东西在市场得到畅销也不能烟贩子,我倒是要在这批评那些吸烟者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烟瘾,自己主动走进了小店,掏腰包,简直就是“爱烟如命”我真的不懂烟这种可致人死地的东西有什么好吸的?也许他们也就是由于一时的糊涂而断送了他(她)的前途。现在有许多学校都在墙壁上贴了“不准吸烟”的公告。我觉得的这种做法很正确。我曾在网上看到我国20_年竟然有约摸六万的青少年吸烟,这数字令人听了不由感到无比震撼,甚至有点伤感。因为有许多吸烟少年都是受了吸“二手烟”而染上烟瘾的;不过现在好了,我们的学校、其他学校都及社会的公共场所到处都在宣传戒烟,不吸烟,美国、中国等其他国家都设定每年的五月十二日为“世界无烟日”。也许你会说有的香烟听说某某香烟是无毒的,这烟种能吸吧。我倒不同意这说法,现在有些不法商人会为了赚钱而欺骗消费者。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吸烟的好,在前文我已经说过了烟想“迷魂汤,一点就上瘾”,要是你吸烟已成惰性,你必须去尝试戒烟了,不然非让你吸得面黄肌瘦、倾家荡产不可,但是到那时已经晚,要知道世上可没“后悔药”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呼吁:我希望所有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下一代,不要让他靠近毒品,要知道香烟害了的孩子可不是一个,两个了,而是好多、好多……虽然社会上有许多人吸烟,但我感到一丝欣慰的是我们家是无烟家庭。我期望世上这样的家庭能有更多;让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能生活在无烟的环境里,让世界更美好。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篇【第二篇】亲爱的小朋友:大家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我们最喜欢的国际儿童节。可大家知道,在儿童节的前一天5月31日也有个节日,叫“世界无烟日”,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人人远离香烟。小小的香烟,真的有这么坏吗?让我们来听听香烟自己是怎么说的?嗨,大家好,我叫香烟,世界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我,尤其是男士,到哪都带着我,随时点上一根。据统计,世界上迷恋我的有13亿人,其中中国人亿!也就是说每3个吸烟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你们别看我长得小,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身体里有4000多种化合物,只要你们吸上一支,就会吸入几十个亿的颗粒,让你精神抖擞。不过,你们吸入的颗粒中有尼古丁、焦油、氨、苯等致癌物,其中焦油含有几十种致癌物,尼古丁会使人成瘾,一支香烟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只小白鼠,一包香烟的尼古丁就能杀死一头牛!那么我对人类有没有危害呢?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因为我,引发了人类很多疾病,每年约500万人死于和我有关的疾病,也就是说全世界每秒就有一个人因吸香烟而失去生命。我成了超级杀手!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我吗?是啊,我们都不喜欢会伤害身体健康的香烟,所以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呼吁大家:为了健康,人人要掐灭手中的烟。小朋友,你们家有人爱吸烟吗?如果你爱他们的话,请做个勇敢的环保小卫士,告诉他们:“请不要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其实,不但吸烟的人会生病,我们小朋友如果身处在充满烟雾的房间里,那也在被迫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毒颗粒同样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里。所以当我们看到旁边有人吸烟,或者闻到有烟味时,请离开那里或者打开窗户,让有毒气体散发出去。我们幼儿园也正积极创评浙江省无烟学校,所以在幼儿园里谁也不准吸烟。小朋友们,让我们小手拉大手,积极争做环保小卫士,把“烟的坏处”讲给那些爱吸烟的人听,帮助我们爱的人戒掉香烟,拥有健康的身体!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篇【第三篇】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创造无烟环境!20xx年5月31日是第xx个世界无烟日,对环境与生命的热爱,而且向吸烟的同学发出了摒弃烟草的号召,让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无烟队伍里来,为构建无烟环境尽一分力量。作为小学生,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珍爱自己,关爱他人,不要让我们在年华初绽的时候就让烟淹没了我们的人生。年华似水,青春绚烂,远离烟草,放飞梦想!让我们呼唤无烟环境的到来,呼唤人类远离香烟,靠近健康每一天。回想过去,人类的一举一动都在伤害着地球母亲,人类在频繁地吸着……就是频繁地伤害着人类,看到人类这样无视着地球母亲,烟看来和没什么分别,偏偏知道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好处还要不断地吸,这还不是和一样吗?越吸越上瘾,这一张张画面使人真的看不下去!吸烟不仅危害着自己的生命,而且还危害大他人的生命,还危害这这个地球,可想而知香烟对我们人类的毒害是多么的大!当你忍不住要吸烟时,请三思而后行。我非常反感吸烟,因为我知道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想对迷恋吸烟的人们说:“香烟就是,别让太多的烟模糊了自己的眼睛!”我调查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压倒一切的科学证据表明,烟草的使用与日益蔓延全球的死亡和疾病流行高度相关。烟草是导致人们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90年代初,每年全世界就有300万人死于吸烟。在欧洲近50万人;在美国近43万人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占死亡总数的1/6)。在常吸烟者中,有1/4以上的人会发生早死。中国近年的调查结果证明,全国每年近8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在中国25万人吸烟与死亡率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992~1995年间这个队列中已有8688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死亡率为‰。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吸烟导致的死亡已经达到总的12%。按照中国人群目前的吸烟水平预测,到2000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将为xx万,到2025年为xx万,到2050年为xx万。如果中国人的吸烟行为不发生改变,到下一世纪,目前0~29岁的男性中将有300万人成为吸烟者,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将死于吸烟,而有一半是在35~69岁这个年龄段死去的。吸烟的朋友们,你们看到这些有什么感想,有想过要戒烟吗,来和我们一起保护这个美丽的地球吗?烟的梦,叫我恐怖。“吸烟的朋友们”们远离香烟吧!你想戒掉很简单。只要你下定决心,就一定会成功的!销售香烟赞助商们,请你们为我们这个世界着想一下吧,少做一些香烟的生意,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些吧!大家一起呼唤无烟环境,一起呼唤美丽的世界!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篇【第四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2班的**,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杜绝吸烟关爱健康创建无烟校园》。在人们日益关注健康的今天,“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吸烟会导致癌症,30%的癌症和吸烟有关。每年有近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xx年每年因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达到1000万。目前,全世界每13秒钟有1人死于和烟草有关的疾病,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据研究:一支香烟里含尼古丁可毒死一支老鼠,而一包香烟中尼古丁可能毒死一头牛。每天吸一包烟相当于吸入50---70毫克尼古丁,如果一次性服用这些量足以置人于死地。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有毒有害物质比成年人更容易吸收,毒害作用更大。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期,身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弱,吸烟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烟草中的大量尼古丁对脑神经也有毒害,它会使学生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吸烟一旦成瘾,就形成神经依赖,一时很难戒除。不仅如此,青少年吸烟还可能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不良行为。许多研究资料都表明,青少年一旦染上吸烟的不良习惯,就会吸烟上瘾严重者甚至发展到吸毒,从而引发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至于身陷监狱。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影响健康,缩短寿命。其实我们每天还有很多人都在被动吸烟,被动吸烟俗称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我们除了洁身自好以外,还要自觉抵制和劝诫他人。对家人、对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我们应当适时予以提醒,使之尽量克制,从而减少吸烟,也减少被动吸烟。21世纪应该是一个文明健康的世纪,我们要携手共同创建一个洁净健康的环境。为此我们倡议:1.“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2.鼓励和监督身边的亲人、朋友戒烟。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创建无烟校园、创建文明校园贡献我们的力量!高考即将来临,祝高三学长们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祝你们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相信你们是最出色的
本文标题:2023世界无烟日绿色安全校园演讲稿范文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66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