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3篇
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3篇110年前的10月10日,武汉,见证了辛亥革命第一枪,辛亥革命以其惊心动魄的时代伟力,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您心里是否有很多的感慨要写呢?以下是三一刀客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3篇”,欢迎参考下载,希望您能参考下载并收藏。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篇1在观看了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后,我特地观看了《辛亥革命》电影。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他们不畏强权,殊死奋战,终于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专制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__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今天,__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倡导辛亥革命先烈的敢为天下先、敢为民生洒热血的精神,将首义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贡献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周末或是放假到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地去参观游览,切身体会革命烈士的不朽功绩和爱国精神。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宣传,让周围的人能与我们一起感受革命精神。我们还要追随辛亥革命先驱者的步伐,继续前行,努力学习,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只在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抑或干脆崇洋媚外,“哈韩”,“哈日”,忘记历史,忘记过去,又怎么对得起先烈的热血和忠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它也召唤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为民主共和的目标而奋斗!同学们也应该谨记这句话,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断为之奋斗。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江水浩荡,青山矗立,承前启后,扬帆激行,在前辈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为祖国的统一富强而更加努力拼搏,奋斗不懈!时代在召唤,征途上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怎能踌躇不行?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继承起辛亥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将对祖国的这份责任扛在自己肩上,发挥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繁荣,更昌盛!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篇2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我们需要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激进”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篇32021年10月9日上午,我观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并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了那些为民族独立、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也才明白,原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正是辛亥革命“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让我最为深刻的是:1911年,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保卫战,武昌首义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满清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抚今思昔让我更加崇尚和缅怀那些伟大的先行者,而今,行百里者半九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不断完善自我做好自己现阶段的本职工作。否则,无颜面对革命先辈!观看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讲话心得体会范文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
本文标题:大学生对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心得和感受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156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