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纺织材料学第三章(07)
第三章纤维的形态尺寸及表征纤维形态表征是指纤维长短、粗细、截面形态和卷曲及转曲的表达与测量。第一节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纤维长度:指纤维伸直而未伸长时两端的距离。(伸直长度)天然纤维:长度随动物、植物的种类、品系与生长条件等而不同;品种不同,差异很大;同品种的天然纤维,长度离散也很大。棉、麻、毛——短纤维,长度一般为25~250mm•化学纤维:人工制造的,根据需要而定,有长丝和短纤维。•短纤维:有等长化纤或不等长化纤之分。而等长纤维又有棉型、毛型、中长型之分。•棉型化纤:30-40mm用棉纺设备纺纱纯纺或混纺•毛型化纤:70-150mm用毛纺设备纺纱纯纺或混纺•中长纤维:51-65mm用棉纺或化纤专纺设备纺纱仿毛织物•特点:化学纤维的长度离散性小,但其中的超长纤维和倍长纤维对纺纱工艺危害较大。•纤维长度指标:•1、主体长度Lm: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1)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2)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2、平均长度:纤维长度的平均值•(1)根数平均长度Ln: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2)重量加权平均长度B: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3)截面加权长度H•(1)根数加权长度lllSWN;;n(l);w(l);s(l)分组直方图lllSWN;;连续函数n(l);w(l);s(l)dllllNNNNLld1max0nllll•(2)质量加权长度••(3)截面加权长度max0d1lllWWWlWBlllmax0d1lllSSSlSHlll•3、品质长度(右半部平均长度)Lp: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是棉纺工艺中决定罗拉隔距的重要参数)•4、短绒率P:长度在某一界限以下的纤维所占的百分率(表示长度整齐度的指标)。•界限Ls:细绒棉16mm、长绒棉20mm;毛30mm;苎麻40mm•纤维长度的测定:•常用的纤维长度测试方法有:•1.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法(适用于棉纤维的长度测定)•2.梳片式长度分析仪法(适用于羊毛纤维、苎麻、绢丝或不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3.中段切断称重法(适用于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4.排图法(适用于棉或不等长化纤、羊毛、苎麻、绢丝等长度分布的测定)•5.ALMETER电容测量法(适用于毛条、棉、麻纤维条子的长度测定)•拜氏图的意义及长度求法•(1)最长长度(OC);(2)交叉长度(OL);(3)有效长度L4B4;(4)短纤维百分率:B3B/OB×100%;(5)长度差异率:长度差异率=L5B5/L4B4OLCBB2L5B4B3L2L4L1L3B1B5交叉点最大长度点下4分位长上4分位长A•中段切断称重法纤维长度LCLSLSS•平均长度•短纤维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率)(20mmLWLLWWLccsssosCW(%)1000WWSs(%)100ovvWWS(%)100oDDWWS•Wo----纤维总重(mg)•Wv----超长纤维重(mg)•WD----倍长纤维重(mg)•Wc----中段纤维重(mg)•Wt----切下纤维束两端重量合计(mg)•Ws----梳下短纤维重量(mg)•Lc----中段纤维长度(mm)•Lso----短纤维界限(mm)•Lss----最短纤维长度(mm)•设m为纤维的线密度(mg/mm),n—总根数,nc—切段纤维根数,ns—短纤维根数CCSSSOSOOCWSSSOSCCSCSSSOSSSSCCCCWOLWLLWWnmWLmLLWmLWnnnLLLmnLWmnLWmnLW2)(22•当LSS=0时:•当WS=0时:CCSOSOCWLWLWWL2CCOCWWLWL长度与成纱质量的关系•1.纤维长度与成纱强度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下,纤维越长,成纱强度越大,在保证成纱具有一定强度的前提下,纤维长度越长,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棉纤维)。•2.纤维长度与成纱毛羽的关系•成纱的毛羽是由伸出成纱表面的纤维端头、纤维圈等形成。•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较长的纤维成纱表面比较光滑,毛羽较少。•3.纤维长度整齐度、短绒率与成纱强度、条干的关系•当纤维长度整齐度差时,短绒率大时,成纱条干变差,强度下降,生产高档产品时,需经过精梳以去除短纤维。第二节纤维的细度•纤维细度是指纤维粗细的程度。•一、纤维细度的指标两种表示方法:•直接法:•用直径、投影宽度(非圆形截面的纤维)、截面积(测量困难)、周长、比表面积(计算值)等指标表示;•间接法:•用纤维长度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特数Ntex、分特Ndtex、旦数Nden、公制支数Nm等。•(1)特数Ntex——国际标准单位•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Gk——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标准重量(mg或g);L——纤维长度(mm或m)•同品种纤维,Ntex↑,纤维越粗。•分特数Ndt(dtex):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克数。•1tex=10dtex•1Ntex=10Ndt?1000LGNktex•(2)旦数(旦尼尔数)Nden——绢丝,化纤常用指标•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克数。•同品种纤维,Nden↑,越粗.9000LGNkdendtD109NN•(3)公制支数Nm——常用于棉纤维•定义: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g、mg)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mm):••同品种纤维,Nm↑,纤维越细。kmGLN•间接细度指标的换算:dtkD109L9000GNNdtkm10000LNGNtexdenmtexNNNN91000•直接细度指标(直径d)与间接细度指标的换算:•式中:d——纤维直径(μm);γ——纤维密度(g/cm3)mdentexNdNdNd112889.1168.35•当Nt相同时,d不一定相同,和密度有关.1221dd•马克隆值M(用于棉)•——本身无量纲,相当于单位长度(英寸)的重量(微克);反映细度、成熟度的综合指标。•M×Nm=25400;Nt=0.0394M;•ND=0.354M•品质支数(用于毛)——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羊毛的品质支数纤维直径μm平均纤维长度mm卷曲数个/25mm8018.1~19.55522~247019.6~21.05722~246421.1~22.56720~226222.6~24.07016~206024.1~25.57716~205825.6~27.07816~205627.1~28.59213~165030.1~31.79613~164831.8~33.410010~134633.5~35.110810~134435.2~37.012710~13•二、纤维细度不匀指标•纤维的细度不匀主要包括二层含义,一是纤维之间的粗细不匀,二是纤维本身沿长度方向上的粗细不匀。•1.细度不匀的概念•同一棉包的棉纤维,因胞壁厚度、生长部位的不同而粗细不同;同一根棉纤维两端细、中段粗并截面形态变化。•同一毛包的毛纤维,不仅纤维间因在羊体上的生长部位不同而粗细不同(粗细差异达20~35%),而且单纤维因生长季节和营养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粗细差异(粗细差异可达3~10%),并且有截面形态的变化。•蚕丝本身粗细差异在总长度上较为明显,茧外层和内层的丝较细,中间主茧层的丝相比较粗,由于缫丝的合并,均匀性较好。•麻纤维的粗细差异更大,不仅单纤维的粗细差异大(粗细差异可达30~40%),而且工艺纤维因分离的随机性粗细差异更大。•2.细度不匀指标及分布•(1)不匀率指标•直径均方差σ和变异系数CVd•(2)纤维间细度不匀的分布•可以参照纤维长度分布的原理,表达纤维的细度(直径)不匀,其典型分布曲线如下。纤维的平均直径,变异系数CVd均可求得。n(d)分组测量直方图连续曲线N(d)dO)(mNNddiii)()(maxminmNddddNddd•均方差:222222)()()()(iiiiiiiiiiiindndnddNNdNNdNNdd•Or:•变异系数CV:NdddNddddimaxmin)()(2dCV•三、纤维细度的测定•1、中段切断称重法:•——棉纤维或化纤的细度测定•该法只能测算纤维的间接平均细度指标,无法得到细度的离散性指标。•将纤维排成一端不齐,平行伸直的棉束,然后用纤维切断器在纤维中段切取一定长度(棉10mm)的纤维束,在扭力天平上称重G,然后计数中段纤维的根数n,计算Nm。•梳理—切断—称重—数根数—计算•Nm=L/G=10×n/G•2、气流仪法(棉,羊毛)•原理:在一定容积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重量的纤维,容器两端有网眼板,可以通过空气,当两端有一定压力差的空气流过时,则空气流量与纤维的比表面积平方成反比例关系。•见余序芬主编的“纺织材料实验技术”。•P74-75LQP0QPRM,SS,K(μ)QP1•3、显微镜投影法•——常用于羊毛细度和截面为圆形纤维的纵向投影直径的测量。•投影放大倍数一般为500倍,用放大500倍的锲形卡尺测量纤维直径。•通常用分组计数法,计算出纤维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变异系数。•4、其它方法•激光纤维直径测量法;振动测量法;OFDA法.(P73-76)•四、纤维细度与成纱质量、纺纱工艺的关系•1.与成纱强度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越细,成纱强度越高;•2.与成纱条干的关系•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纤维越细,成纱条干越均匀;•在保证一定成纱质量的前提下,细而均匀的纤维可纺较细的纱;•3.与纺纱工艺的关系•纤维越细,加工过程中容易扭结、折断而产生棉结、短纤维。第三节纤维的卷曲•一、纤维卷曲产生的原因•1.羊毛•自然卷曲。是由于内部结构中的正、偏皮质细胞呈双边结构或偏皮芯结构或不均匀的混杂结构所致。•卷曲形态差异较大,无规律性明显。•根据羊毛纤维卷曲的深浅(即波高),以及长短(即波宽)不同,卷曲形状可以分为三类,•(1)弱卷曲:特点是卷曲的弧不到半个圆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比较平直,卷曲数较少。半细毛的卷曲属此类。•(2)常卷曲特点:卷曲的波形近似半圆形。细毛的卷曲属于此类。用于精梳毛纺,纺制有弹性和表面光洁的纱线和织物。•(3)强卷曲特点:卷曲的波幅较高,卷曲数较多。细毛羊腹毛属此类。用于粗梳毛纺,纺制表面和毛茸丰满、手感好、富有弹性的呢绒。卷曲增多、增大;形态一维→二维→三维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l0A0•2.化学纤维•化学短纤维为了改善其可纺性和织物性能,一般都要人为赋予卷曲,化学长丝(大部分)也不例外。赋予化纤卷曲的方法有机械卷曲法、复合纺丝法、三维卷曲纺丝法以及各种变形加工方法等。•(1)复合纺丝法(是永久卷曲):•利用纤维的内部结构的不对称而在热空气、热水等处理后产生的。•(2)机械卷曲法(是暂时卷曲):•利用纤维的热塑性采用机械方法挤压而成。二.表示纤维卷曲性能的指标•1.卷曲数:指每厘米长纤维内的卷曲个数。是反映卷曲多少的指标。•一般化学短纤维的卷曲数的卷曲数为12~14个/25cm,•羊毛的卷曲数随羊毛细度和生长部位而异。•2.卷曲率:指纤维单位伸直长度内,卷曲伸直长度所占的百分率。或表示卷曲后纤维的缩短程度。•卷曲率的大小与卷曲数及卷曲波幅形态有关。•一般短化纤的卷曲率在10~15%为宜。•3.卷曲回复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伸直长度的百分率。•反映卷曲牢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回缩后剩余的波纹越深,•即波纹不易消失,卷曲耐久。•一般短化纤的该值约为10%。•4.卷曲弹性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卷曲伸直长度的百分率。•反映卷曲牢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卷曲容易恢复,卷曲弹性越好,卷曲耐久牢度越好。•一般短化纤的该值约为70~80%。(a)单纤维拉伸曲线(b)纤维卷曲弹性测量仪测量KabTCObe
本文标题:纺织材料学第三章(0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