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专题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6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020年四川资阳)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被推翻,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2.(2020年黑龙江大庆)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因此《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由孙中山颁布于1912年,排除;C项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于1950年,排除;D项颁布于1954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故选B。3.(2020年贵州黔西南)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建立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A符合题意。故选:A。4.(2020年黔南州)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A.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C.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土地改革有关,排除;B项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D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故选C。5.(2020年贵州遵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B项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排除。故选C。6.(2020年河南)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合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A.绘画能力较强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国内外人士对于新中国成立的热切期望与拥护反映出了国内外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盼望之情,故选B。A选项绘画能力较强并不是本题考查的主题,也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主题;C选项《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但题目中主要通过人民对新中国国旗的重视程度体现对新中国成立的期待,C选项与题意无关;D项,1949年9月中华大民共和国还未成立,巩固新生政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B。7.(2020年湖南永州)下表反映了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对比情况。表中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50年1951年1952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132131436916392A.进行了土地改革B.完成了三大改造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考查点:土地改革、解题思路:根据“1950—1952年”、以及粮食产量从13213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等信息可知,1950—1952年我国农业获得巨大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A正确;三大改造的时间是在1953年到1956年,时间不符,B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损害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导致了农村经济的下滑,与材料不符,C错误;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时间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8.(2020年重庆B节选)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建设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1949年9月,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等各界人士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哪一政治制度?【答案】(2)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次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2020年四川资阳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数千年来的封建压迫,100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解析】(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的“新”体现在,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10.(2020年重庆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不仅从物力和财力上,而且从人力上也不可能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秦通过实行商鞅变法,迅速成为“兵革大强”的封建国家。秦并巴蜀后……在政治上实行一系列封建改革,在经济上修筑栈道,移民巴蜀,增加人口,垦荒种田,兴修水利。于是,都江堰应运而生。——摘编自吴金钟《都江堰兴建史学术讨论会综述》材料二都江堰修建后,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材料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和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式并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按照协议,进藏部队先后进驻西藏各个国防重镇,结束了西藏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根据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中共西藏工委和驻藏部队实行生产自给,解决军需民用,大力兴建公路、机场、水利、工厂、农场等,先后组织13批1000多人次到内地参观访问,增进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这些举措大大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共同发展进步创造了基本前提。——摘编自黄慧《历史抉择奠定发展进步基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什么能“应运而生”。根据材料二归纳,都江堰建成后发挥了哪些作用?(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3)综上,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原因:秦国具有强大的实力;秦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蜀地政治经济发展的措施。作用:改善了蜀地人民的生活;为秦国统天下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2)满足了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维护了祖国的安全,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3)中央领导促进地方发展;国家是地方发展的坚强后盾;地方发展有利于国家实力的提升等。【解析】(1)第一问:根据“古代蜀地非涝即旱,……兴修水利。”概括可知,蜀地常年遭受水旱灾害,修建水利工程是必要的,秦国国富兵强具有客观实力,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蜀地政治经济发展的措施,具有发展蜀地的主观意愿。因此,都江堰水利工程应运而生。第二问:根据“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可知,通过修建都江堰改善了蜀地人民的生活;为秦国统天下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2)根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和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结束了西藏边境线上长期有边无防的历史……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共同发展进步创造了基本前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的和平解放满足了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维护了祖国的安全,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3)根据都江堰的修建和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的变化,综合分析可知,中央与地方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中央领导促进地方发展;国家是地方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地方发展有利于国家实力的提升。考点65抗美援朝1.(2020年黑龙江大庆)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坚持在潜伏地点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确保了整个战役的胜利。这里的“他”是A.陈化成B.聂士成C.邱少云D.黄继光【答案】C【解析】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最终被烈火活活烧死,C正确;陈化成是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A排除;聂士成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B排除;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而牺牲,D排除。故选C。2.(2020年浙江杭州)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松花江上》②《学习雷锋好榜样)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④《国民革命歌》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答案】D【考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①《松花江上》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时期,④《国民革命歌》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国民大革命时期,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D项④①③②排序正确,符合
本文标题:专题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66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