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编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编5篇】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会用到各方面的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您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经过收集并整理,网友为您呈上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系列14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教学重点: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组内交流订正。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三、探究新知自主学习1、活动一、比一比2、活动二、量一量(1)什么是内角?(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3、说一说,做一做。(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3、三角形具有()性。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6、交流学案第三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五、点拨升华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七、拓展提高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课题: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教案内容】:教材第70~74页。【教学要求】⒈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重点难点】经历统计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二、组织练习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3)组织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同学独立完成。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3介绍你知道吗?三、布置作业☆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75~78页【教学要求】使学生知道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学会整理出数据制成的统计图。【重点难点】学会制作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⒈谈话导入介绍上海世博会。2、出示书73页的统计图和照片。介绍:世界五大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最终我国上海获得了胜出。这是大家欢庆的场面。(1这是第一轮投票的情况(出示统计表)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城市第一轮得票情况统计表2002年12月申办城市波兰弗洛兹瓦夫俄罗斯莫斯科韩国丽水墨西哥克雷塔鲁中国上海所得票数21228636提问:有哪五个城市参加申办投票?哪个国家的城市得票最多?你是如何知道的?(2)出示第73页统计图。提问: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如何知道中国上海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的?比一比:这幅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说明:整理出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之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具体,还有利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条形统计图。二、教学新课⒈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提问:这个统计图包括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从上向下有序地观察:包括图名、日期、单位、竖轴、横轴。提:纵轴上又有哪些内容。⒉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即横轴与纵轴。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4标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3、提:纵轴上1格长度表示?哪个国家的得票最多,是多少票?哪具国家的得票最少是多少票?三、组织练习完成想想做做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五、布置作业☆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内容】教材第79~81页。【教学要求】通过这次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初步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体现每做一次游戏,参加游戏各方赢的机会要相等,也就是各方赢的可能性要相等。【重点难点】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戏规则。【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感知1、游戏导入:(1)每4人1小组,事先分好。(2)明确活动要求: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到一个球,摸到放回,一共摸了30次,如果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如果摸到的黄球次数多,就算小玲赢。提: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3)组织学生分小组摸一摸,并统计出结果。(4)组织交流,指名说说每一组的活动统计情况。提:与刚才的猜想的情况一样吗?通过游戏,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P83-85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教学重点: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教学难点: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4.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三、自学课本,尝试操作1、请先独自思考,再看书自学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1)自学(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2、完成书上第84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4、交流评议。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确过程,最后请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这样学生对使用权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历了自主尝试,亲历学习过程,老师又能够及时巡视,点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少走弯路。四、分层练习,及时巩固1、填空量角器是一个,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角的大小是,记作。2、独立完成书p71的第1、2、3、4、5题。(1)小组合作交流。(2)小结。说明: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明确量角的方法。五、课堂总结,收获评价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篇】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4课时画角【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3。【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56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