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对政府工作报告汇报的评价发言【汇集4篇】
对政府工作报告汇报的评价发言【汇集4篇】【导读指引】由三一刀客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这篇“对政府工作报告汇报的评价发言【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参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发言【第一篇】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主题鲜明,措施有力,振奋人心,是一个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报告。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感触。一是贯穿了“新思想”。不论是回顾总结部分,还是谋划部署部分,都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性,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对于推动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二是融入了“新蓝图”。明确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协同发力,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体现了“新部署”。报告分别从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改革开放、民生改善和民主法治等7个方面部署了今年工作,讲了很多的具体工作,点了很多的具体抓手,充分体现市政府一贯以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四是践行了“新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增强八种本领,全力建设忠诚、法治、效能、廉洁政府,践行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体现了把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毅力。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并将结合自身工作,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第一时间把报告的精神传达给我的同事们,号召大家把精力和能力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去。一是牢记好教育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凸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这是我们的使命。二是把握好教育的新变化。“有学上”的基本需求以及转化为“上好学”,现在的孩子上学不再是问题,而是需要享有优质的教育。所以我们要办好优质教育,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做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三是践行好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的问题。我们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培养脑健、心健、体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上是我的几点想法,如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批评指正。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发言【第二篇】5月23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甘肃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金昌市委书记张永霞在会上发言。现节选她的发言内容,供读友们学习参阅。非常珍惜这次人代会可以向各位代表学习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座谈,能够尽快了解甘肃各个方面的一些情况。昨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务实、自信、为民、担当,非常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倍感自豪、倍感责任,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昨天下午听了杨书记和林书记、唐省长等领导的发言,非常受启发,加深了对当前世情、国情、省情的全面理解,更加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更加提高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1谈三点感受和体会一是有实力有底气。总理在报告当中有几个数字,一个是过去一年,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也就是14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再一个特别是14亿人口大国的疫情防控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可以说是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跟党走,同舟共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的人民之幸、国家之幸!二是更务实更理性。报告虽然只有1万字,但是总结成绩是非常客观、部署工作非常务实、“六保”的安排非常具体。报告当中也直言,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今年一季度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生活生产秩序受到冲击。但是接下来的一句话我们还是感觉到特别的受感动,特别的温暖:“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我们国家临难不避和不负人民的担当。尤其是这个报告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我的理解不是放任不要目标,而是更加理性、底线思维,对不确定性没有做出硬性的或者是简单的预期。留出更足的空间,让基层面对或者是解决一些急难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将工作的重心放到抓“六稳”促“六保”这些工作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来。三是真惠企真利民。可以说是过去一年我们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的政策,让制造业和广大小微企业受益。在这样一个形势下,市场主体和经济还是活跃的。疫情平稳后,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力度还是非常大的,推出了90项政策措施,援企稳岗。在这次报告当中,就做好“六稳”、守好“六保”底线,又提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特别是提出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增加1万亿元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再一个是我们特别关注报告当中指出在中西部增加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这些政策,我想将进一步加大实施的力度,将加快补齐生产生活短板弱项,活跃投资、消费,促进开放开发。可以说,企业机遇多、基层机遇多、百姓实惠多,只要我们认真抓好落实,就一定能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汇报贯彻会议精神的五个重点作为基层的代表,抓工作推进一定要结合会议精神、大会精神,进一步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回去以后宣传好、贯彻好,特别是抓好落实,危中寻机、抢抓机遇,抓紧抓细抓实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各项工作,以保促稳求进,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工作成效中。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上下功夫。我们对疫情防控这项工作,一个是在中央全面部署、省委具体安排,我们前面打了一个好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们进入常态化之后,工作当中还是要继续以守阵地的思想,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作为关系群众生命安全、安危的民生工作,作为事关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高度重视,毫不放松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守住阵地不出问题。另一方面,在这两天与甘肃代表和领导交流中我学到了一句话,过紧日子靠国家转移,过好日子要靠自己。我们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抢抓发展机遇,把国家的惠企利民政策转化为一个个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把我们确定的推动金昌发展的“两区两城两融合”的发展重点落到实处,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上下功夫。我们金昌市永昌县是一个“插花型”贫困县,截止到去年年底,贫困县已经摘帽、贫困人口也已经实现全部脱贫。但是当前“防返贫、阻致贫”、特别是解决“视觉贫困”,以及群众的“观念贫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要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施策,以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把它作为我们的着力点,下功夫突破产业振兴和生产生活环境短板,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乡村振兴的金昌样板。三是在持续抓好环境保护上下功夫。我们处在祁连山脚下,祁连山的整治,总书记在去年的视察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我们要时刻紧紧地抓在手上,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我们的工作理念、执政理念,时刻讲政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四是在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瓶颈上下功夫。金昌因企设市,世界500强企业金川集团是国家镍铜钴材料最早最大的战略基地,一企独大、一业独大,近年来对财政贡献大幅度降低,但目前没有其他的相关产业来做对冲。在产业发展这方面,我们还是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这个指示,尽快把这个瓶颈和短板补上。另一个方面金昌市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但是节点只是写在了有关的报告当中,没有便捷的出入通道。金昌地多水少,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流经但仍缺水,节水控水设施投入不足,大型引水蓄水水利工程还不具备,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或者说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对工业,农业乃至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牢记温家宝总理到甘肃视察时说过的,上游要涵养水源,为下游做出一些牺牲,确保下游不能成为罗布泊,所以上游水的利用问题,我们要综合进一步考虑。再一个省委省政府决心力度非常大,在我们金昌投资建设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装备的紫金云大数据中心。金昌是具备发展数字产业、信息产业、大数据产业的一个好地方,目前潜力很大,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包括我们的枢纽、节点,还是需要国家在布局上进一步的给予我们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这些都还没有充分发挥起作用,我们要依托金川集团公司这个“龙头”企业,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大力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突出镍铜钴有色金属新材料、菜草畜高品质现代农业、新能源、大数据等板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创新服务打造西部物流网络平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五是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上下功夫。抓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干部的作风。我们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从思想上纯洁干部,从作风上锤炼干部,从机制上激励约束干部,督促各级干部公心干事、用心干事、干净干事,以实打实的工作成效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3提三个建议结合金昌未来发展实际,张永霞在会上提出三个建议,恳请国家相关部委给予帮助和支持:一是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尽快开工建设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武威至张掖段)。二是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把“引大济西”工程作为保障中国镍钴战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尽快立项建设。三是建议国家支持在金昌建设一所有色冶金应用型本科高校。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价发言【第三篇】细读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出现最多的是两个词,一是发展,二是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这依然是“硬道理”“硬任务”。进入新常态,关于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有些人是存在误区的:一种是“GDP虚无论”,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种是“换挡焦虑症”,原来的增长方式不灵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长,忧心忡忡不会发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换言之,不唯GDP,绝不等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从现实需求来看,实现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长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来看,GDP目标从去年的%调整至7%左右,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没变,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业目标的保障。因此,在经济换挡过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绩效指标,并不是单纯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过降速来实现“优质增长”,也就是“经济换挡不失速”。当然,正如有学者说,“基数越大增长越难,现在跟15年前不一样,那时候增长10%也没多少钱,现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对于新常态,“认识”不易,“适应”艰难,“引领”更难。在产能过剩、高能耗约束的背景下,如何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如何通过转型切换增长动力,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担当。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榆林为例,作为能源型城市,资源价格下跌带来了很大挑战,也促使我们加快改革步伐,着力构建新常态下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实现了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实施了一批大型资源深度转化项目,实现了转型升级逆势而上。2021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榆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在全国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根本保障在作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批评的“为官不为”现象,在基层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经济政策难落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因素。治理
本文标题:对政府工作报告汇报的评价发言【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9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