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做练习十第3题2、做练习十第4题3、做练习十第5题4、做练习十第6题5、做练习十第7题一、回顾引入1、回顾旧知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2、引入课题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再现就知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2、口答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板书:1元=10角)参考资料,少熬夜!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1角2分=()分1元2角=()角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3、做练习十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4、做练习十第2题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三、应用练习1、交流小结。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介绍你知道吗?3、布置课后实践四、练习小结练习十第8题。2021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一、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参考资料,少熬夜!较多。(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三)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第三篇】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学生共有26人,通过一年的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电子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易”变“难”,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认真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2节,通过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四、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部分家长没积极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理解算理。2、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珠子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境1、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生:珠子。师:这里有几种颜色的珠子?生:两种,红色和黄色师:猜,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学生猜。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多?生:数一数生:摆一摆师:怎么摆?(指名演示)——“同样多”二、探究新知1、12个红的,8个黄的师:现在呢?(红的多)那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生:多4个师:你怎么知道?生:用一小棒分开(指名演示)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红色的比黄色的多几个吗?生:能师:怎么看出来的?生说师:你看,这个时候红色的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和黄色一样多的这部分及多出来的这部分)师:谁听明白了?生重复说师:那你看,把这些一样多的拿走,剩下来就是比黄色的多的几个。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师板书算式)通过刚才的摆一摆,我们知道了:从红色珠子里拿走和黄色一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黄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减法计算。2、下面我们来摆一摆,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种颜色的多。学生操作。展示反馈:你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哪种颜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3、比较求……比……多几与求……比……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只是问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样。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4、揭题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三、巩固深化1、松鼠弟弟说我有20个松果,松鼠哥哥说我有25个,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几个呢?谁能把式子列一列。25-20=5(个)2、小女孩有34本连环画,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几本?34-30=4(本)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3、P74T14、这是一个班里4个小朋友的作业情况,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身边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3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