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窃读记教案集聚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窃读记教案集聚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窃读记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准备】1、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2、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1篇课文──《窃读记》。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1、板书课题──窃读记。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3、学生质疑:(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4、师质疑:(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窃读的滋味写清楚、具体的?)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2、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5、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6、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习1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1、本节课,我们一道初步阅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哪种窃读时复杂的滋味,还要细细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读,认真体会。2、完成作业:⑴抄写词语: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⑵辨字组词:窃()炒()踮()饿()穷()吵()店()鹅()惧()皱()碗()撑()具()坡()豌()掌()窃读记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前准备】1、课前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查字游戏: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2、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3、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二、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3、哪些内容写的是作者正在窃读?(读一读)浏览一下前后的内容,你能感觉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主要写的是什么,(出示填空练习:文章主要记下了作者窃读时的_______________。)找出中心句。三、品味“窃读”,感受作者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滋味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画出描写“我”“窃读”滋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交流:⑴“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①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②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⑵“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③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④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⑶“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①这句话写的是什么?(神态与心理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⑷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窃读累,累也读,正说明了窃读的快乐,对读书的喜爱。)⑸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①“所有的智慧”是什么?②朗读。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再读课文,品味窃读的滋味。〖板书设计〗窃读记()快乐()惧怕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入:交流自己摘抄的印象深刻的句子。2、指名读这些句子。3、交流你收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二、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⑴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⑵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3、诵读句子。三、巩固词语1、出示生字,读一读,并组成词语。2、抄写词语。窃读记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重点、难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读书学习。可是有一个人的读书学习的方式却是很特别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读书学习”的。板书窃读记二、学习课文(一)激疑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题目中的“窃”字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为什么要“窃”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窃”是偷的意思,文中指作者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于是在放学之后,到书店偷偷地读书。(二)以问题为思路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1、“我”是如何“窃”读的?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我”窃读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朗读,说是说当时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提示:感受作者学习的艰辛和对学习的渴望。进行情境迁移,让学生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需加倍珍惜。3、我“窃”读的收获是什么?抓住文中作者读书后的表现与老师对作者的教导加以分析。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加以引导与归纳。提示: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培养热爱学习的情感。
本文标题:窃读记教案集聚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11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