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教案(实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数学教案(实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六年级数学教案(实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和学的过程一、导入1、口算:3834549564132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二、教学例21、提问: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指名读题,并要求口头列式。问:为什么用42来计算?明确:要求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看能分成几份。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学生各自列式计算,指名说说列式的依据。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追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明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人,就是把4个橙子按每12个分一份,看能分成几份。谈话:请大家观察这道算式,它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揭题:整数除以分数3、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12?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12一份,可分成几份?412是几?板书:412=42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4、出示第(3)题。(1)学生读题,列式。(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三、教学例3参考资料,少熬夜!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2、请根据每23米剪一段23,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3、想一想:423可以怎么算,为什么?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四、练习1、做练一连第1题。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课后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六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2.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及计算能力。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面积公式及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概念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3.填空。(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4.填表。(二)动手操作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综合练习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小。参考资料,少熬夜!(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cm,它增加的面积________cm2。A.等于16B.小于16C.大于16(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2m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m,那么高是_______m。A.2B.4C.8(3)小学阶段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______的面积公式来表示。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D.梯形六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统计天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2、使学生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教学过程:一、提问:问:我们在学习可能性的知识时,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你们能举例说说吗?我们还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对此,你有什么体会?二、完成第25题读题,理解题意。可演示主持人两次抽奖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第(1)题用4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表示4种不同颜色的座位票,演示从中抽出一种颜色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每个同学获得开心奖的可能性。参考资料,少熬夜!第(2)题用10张红色彩纸表示10张红色座位票,按1~10编号后,演示从中抽出一个编号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拿红色票的同学获得幸运奖的可能性。三、完成第26题出示题目,读题问:要使落下后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3,必须有几个面涂上红色?有几种涂的方法?要使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5/6,必须有几个面写上2字?有几种写法?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符合要求的涂色或写数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第(1)题必须有2个面涂成红色,第(2)题必须有5个面写2。六年级数学教案4课题: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第11页例4以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3、4题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者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面各题。123215122、说一说,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步骤。(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一袋大米,每天用去千克,3天用去多少千克?(2)某修路队,每天修路千米,5天修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4小时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出示题目:问题一: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1)你想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①表示什么?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就是求的是多少,也就是说把平参考资料,少熬夜!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③画示意图分析。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这面墙的的③从图上可以看出,这面墙的的,是占整面墙的板书:④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⑤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结果,看一看其中的联系。板书:想一想:虚线框中,应该是怎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不难发现其中的计算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补充其中的计算过程。然后,联系以上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不难发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教师可不急于作出归纳,再提出问题,继续验证学生自己的发现。问题二:小时粉刷多少呢?(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你认为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画示意图加以验证。注意:画示意图时,要紧密结合的意义加以分析。(4)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3、教学例44、出示教材例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1)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①列出算式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完成后,选择两位不同计算过程的学生上台板演。③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2)5分钟能飞行多少千米?①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②教师出示算式,学生判断可以不可以。③说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约分的方法。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三、巩固练习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第3、4题四、课后作业设计一、计算4101415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列式计算。1、的是多少?2、千克的是多少?3、小时的是多少?三、解答下列问题。1、高山村农民开荒,每小时开垦荒地公顷,小时能开垦荒地多少公顷?2、一个长方形长dm,宽dm,它的面积是多少dm2?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5学习内容:“分梨”的问题学习目标:1、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2、尝试学会用逆推的策略解决问题。3、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发现、欣赏并学习同伴身上的优点。4、提高加减乘除的口算能力。学习重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学习难点:用逆推思维解决问题。学习过程:1、老师考勤学生,点名。2、认识新同学,每个同学进行1分钟介绍自己。3、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座位。4、讲解解决“分梨”的问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梨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梨多少个?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⑵小组内交流⑶反馈交流,老师引导启发思维。⑷小结策略: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5、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对应例题的反馈练习:一只篮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个给第二个人;最后只剩下2个梨。问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梨?最后集体交流反馈。6、进行扑克牌“24点”小游戏。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学习目标: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引入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三、课堂拓展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教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0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