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进出口许可 > 第三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
第三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主讲:原亚丽E-mail:yuanyali2002@126.com本章学习要求《对外贸易法》与《海关法》属于同一级别,都是国家的强制性法律,用来间接指导海关更好地为对外经贸服务,做好国家的“最后一道国门”。要求1、熟悉并理解4制度1措施。尤其是报关规范2、理解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的区别与联系。3、重点:许可制度中的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内容及报关要求对外贸易管制概念对外贸易管制又称为进出口贸易管制,即对外贸易的国家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国内外政策需要及为履行所缔结或加入国际条约的义务出发,为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实现有效的管理而颁布实行的各种制度,设立相管制机构和规范对外贸易活动的总称。通俗地讲,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外经贸及国家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发放各类许可证件,最终由海关依据证件及其他单证(提单、发票、合同等),对实际进出口货物合法性的监督管理来实现的。从概念可以看出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含义1、对外贸易管制是以实现我国对内对外政策目标为基本出发点2、它是一种对外贸易的国家管制。3、它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4、他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属于强制性法律范畴我国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对对外贸易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可以说实施的是“有管理的自由贸易”。对外贸易管制的分类:1、按管理目的分为A、进口贸易管制B、出口贸易管制2、按管制对象分为A、货物进出口贸易管制B、服务进出口贸易管制C、技术进出口贸易管制3、按管制手段分为A、关税措施B、非关税措施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1、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与发展对外贸易,保障合法贸易的正当权益。2、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本国经济。3、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4、行驶国家职能。对外贸易管制的特点1、从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看,贸易管制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这是贸易管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各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会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利益或军事和政治形势需要,随时调整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因此,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贸易管制政策各不相同)2、贸易管制会因时间形势的变化而变化。3、以对进口的管制为重点(对外贸易一般都是“限入奖出”,即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通过政府补贴和支持手段来鼓励出口,其中重点往往放在对进口管制上,以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产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管制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贸易管制的目标主要是依靠有效的政府行政管理手段来实现国家各职能管理部门通力合作,特别是通过海关机构在进出境环节对货物、技术实施监督管理来达到有效管制对外贸易的目的。因此,需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1、海关监管是实现贸易管制的重要手段(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A、海关执行国际贸易管制政策,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即海关监管来实现的。B、海关是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执行者。C、海关执行国家进出口贸易管制政策,是海关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单”(包括报关单在内的各类报关单据及其电子数据)、“证”、(即各类许可证件及电子数据)“货”(即实际进出口货物)这三大要素经确认达到“单单相符”、“单货相符”、“单证相符”、“证货相符”(即四相符)的情况下,海关才可以放行2、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标准: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单货相符、证货相符报关单等各类报关单据海关各类许可证件及其电子数据货物技术国际服务报关----先决条件监管----重要手段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框架和具体制度1、法律框架核心是《对外贸易法》,同时涉及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国际条约。2、具体制度(对外贸易涉及的4制度1措施)①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禁止/限制/自由进出口管理)②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备案/国营贸易)③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检验/检疫/国境卫生监督)。④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⑤对外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基本框架与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法律体系:贸易管制是一种国家管制,法律渊源只限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国际条约,不包括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各民族自治区政府的地方条例和单行条例。一、货物、技术的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1、概念:进出口许可是国家的一种行政管制制度,包括准许进出口有关证件的审批和管理,和国家其他部委的以各类许可为条件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总称为进出口许可制度。管理制度的主体:货物、技术的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极其重要的管理制度。管理范围:禁止进出口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技术及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2、制度的目的: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履行国际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对部分货物、技术实行进出口许可管理。3、制度实施的方法:采用目录管理。涉及禁止、限制、自动许可三种目录。4、制度实施的措施:配额、许可证、自动进出口许可证明(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禁止进出口管理(一)禁止进口货物1、《禁止进口货物目录》:(1)四氯化碳、濒危物种如:犀牛角、虎骨(第一批)(2)旧机电产品(第二批)(3)对环境有污染的固体废物如:废动物产品、废植物产品、废橡胶、皮革、城市垃圾、医疗废物(第三、四、五批)(4)为保护人的健康,维护环境安全,淘汰落后产品,规定禁止进口长纤维青石棉、二恶英(第六批)2、国家有关法律明令禁止进口的,如:来自疫区或不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动物和产品2、国家有关法律明令禁止进口的(1)来自疫区或不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动物和产品(2)动植物病源(包括菌种、毒种)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土壤。(3)带有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内容的货物及包装;(4)滴滴涕、氯丹等3、其他:(1).停止进口的CFC-12为制冷的汽车及以CFC-12为制冷的汽车空调压缩机(2).停止进口属右置方向盘的汽车(3).停止进口的旧服装、Ⅷ因子制剂等血液制品、黑人牙膏(“DARKLR”、“DARLIE”)(二)禁止进口技术《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11个技术领域26项技术:钢铁冶金技术、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消防技术、电子技术、轻工技术、印刷技术、医药技术、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等(三)禁止出口货物1、《禁止出口货物目录》(1).四氯化碳、濒危物种如:犀牛角、虎骨,有防风固沙作用的发菜和麻黄草等(2).禁止出口木炭(3).硅砂及石英砂2、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出口的商品,如:未定名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3、其他:禁止出口劳改产品(四)、禁止出口技术禁止出口核技术、测绘技术、地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等25个领域的31项技术。限制进出口管理国家对货物或技术实行限制进口管理的主要原因:A、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进口的;B、为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进口的;C、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进口的;D、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E、对任何形式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F、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G、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H、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限制进出口货物管理方式示意图许可证件管理进口关税配额—配额税率管理(相对数量)限制进出口货配额许可证管理(直接分配)物配额限制出口配额招标—许可证管理非配额限制—许可证件管理(一)限制进口货物我国限制进口货物管理的方式分为:1、许可证件管理:指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内政治、工业、农业等领域的需要,以及为履行我国所加入或缔结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以经国家主管部门签发许可证件的方式来实现各类限制进口的措施。主要包括:进口许可证、濒危特种进口、可利用废物进口、进口药品、进口音像制品、黄金及其制品。许可证与许可证件管理的区别1.许可证是指国家批准外贸经营者进出口某些货物或技术的证明文件。发放主体是商务部授权的许可证局。2.许可证件管理不仅包括进出口许可证,而且包括《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许可性质的证明、文件。如国家各相关主管部门签发的特定种类货物进出口的黄金产品出口准许证、音像制品进口批准单、进口废物批准证书等。3.发放主体是国家有关经济职能管理部门,有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又有国家环保总局、林业局、药监局等相关部门。2、关税配额管理:规定数量内按配额税率,规定数量外按配额外税率征收关税(是一种相对数量限制,注意:配额内/外税率差异)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的联系区别联系: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都是对进出口货物、以货物为载体的技术实施数量限制的重要手段,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区别:1.范围大小和多少之分我国实行配额管理主要针对部工、农业品实施出口数量限制、面窄;许可证管理覆盖面大,适用进出口货物、技术两方面。2.配额管理可发挥的管制作用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配额管理的管制作用体现在直接或结合关税措施实施间接的宏观的管制;许可证管理既限制数量、也可限制品种,实施的灵活性强,调节的更深入,所起作用更直接。3.申领、签发等具体要求不同对于配额管理的限制出口货物,我国规定应申领进出口许可证。通关时必须凭许可证。对于无需配额限制的限制性货物,经营者应到外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进出口许可证。(二)限制进口技术实行目录管理:《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6个技术领域16项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石油化工技术、造币技术等限制进口技术进口流程:提出技术进口申请审查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发“技术进口许可意向书”对外签订技术进口合同发“技术进口许可证报关”申请“技术进口许可证”(三)限制出口货物1、出口配额限制(数量限制):(1)出口配额许可证:绝对数量管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直接分配配额,各配额主管部门对经申请有资格获得配额的申请者发放发放各类配额证明。(2)出口配额招标管理:采取招标分配原则,绝对数量管理,各配额主管部门对中标者发放各类配额证明。用配额证明来换许可证办理报关手续。2、出口非配额限制(其他限制):实施各类许可证管理(涉及出口许可证、濒危物种、敏感类货物、军品等)。(四)限制出口技术实行目录管理:1、《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2、《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列入目录的技术凭技术出口许可证报关。自由进出口管理1、自由进出口货物:实行货物自动进出口许可管理:任何情况下一律予以批准,进口前实行自动登记,凭自动进口许可证明报关(基于国家对这类货物统计和监督目的)2、自由进出口技术:实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办理合同备案登记,(自收到规定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凭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报关二、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1、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依照《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2、对外贸易经营者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即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对外贸易前,必须依法定程序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后方可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对外经营活动。对外贸易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对经营者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度,经营者可以是法人、组织、自然人。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经营范围:除国家对部分物资实行授权经营—国营贸易,这种特殊情况外。(授权经营者和货物要公开)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种类1、隶属于原外经贸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专业外贸公司---经营关系到国家民生的大宗、竞争、垄断、协定性商品。2、有权自营进出口的生产企业,包括外商投资及各类内资生产型企业—限于本企业生产直接相关的进出口商品。3、对外经营科技产品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理自用商品。4、从事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国际合作公司—要单独审批。三、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1、概念是指由国家出入境检
本文标题:第三章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8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