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5篇
1/22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5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1我军在金化西边三一高地的反击战中,战士邱少云为了保全整体,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壮烈地牺牲了自己。邱少云是志愿军伟大的战士,是祖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子弟。10月11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敌人阵地附近去埋伏,等第二天晚上发起战斗的时候,好突然去消灭敌人。他们埋伏的地方,在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离山顶上的敌人只有60公尺。要在这里隐蔽20多个钟头,实在是不容易的。昨天,从这里飞出一只野鸡,敌人还连枪夹炮地打了半天。邱少云等趁着天黑,摸到了这里,他们分成小组,散布开来。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茅草,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山坡上的草一同摆动着,露不出一点马脚。山上的敌人,可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连敌人讲话都能听到。第二天11点钟的时候,敌人胡乱发出一颗燃烧弹,忽然落邱少云身旁,烧着了他身上的茅草。这时候,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把火扑灭的。邱少云想起,出发前,首长交代要严格遵守埋伏纪律。邱少云更加知道,要是他爬起来,埋伏在这2/22里的几十位战友,就会被敌人发觉,就有可能被敌人消灭,这样就破坏了原定的战斗计划。他决定躺着不动。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埋伏地点起火,连忙命令向敌人开炮,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烈火继续燃烧着他的身体。邱少云咬着牙,小声向靠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也没动一下。李士虎急得咬破了嘴唇,眼睛里像要冒火。但是,他和邱少云一样,和埋伏在那里的所有战友一样,想到了整体,想到了整个战斗的胜利,眼看着他亲爱的战友壮烈牺牲;忍受着内心的仇恨,焦急地等待着战斗的信号。烈火烧了20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壮烈地牺牲了。反击战打响了。敌人的阵地被我军的炮弹打得粉碎。埋伏着的战士们从草丛里发起了攻击。李士虎飞也似跑到邱少云烈士身旁,用大衣盖住了他的遗体,抱起烈士留下的冲锋枪和爆破筒,高喊着“为邱少云烈士报仇啊!”他冲过两道敌人的铁丝网,把爆破筒塞进敌人的一个地堡里,消灭了地堡里的敌人。接着,满山响起了“为邱少云烈士报仇”的声音,满山是爆炸敌人地堡的火光,满山是杀敌的枪声。不到15分钟,我军就占领了敌人阵地,取得了歼灭敌军一个连的胜利。3/22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21952年10月12日清晨,秋风拽着浓雾,在391高地此起彼伏。远远望去,391高地宛如云海中的一叶扁舟,时隐时现。潜伏在高地附近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趁着晨雾未散之际,纷纷将自己隐藏得更加舒服和隐蔽。邱少云潜伏在土坎的后面,将靠近脸的地面挖一个小坑,垫上一层毛巾,坑旁放着几只红辣椒和生姜。地气重,嗓子痒,把辣椒咬进嘴里,呛辣可以把咳嗽的欲望逼回去。391高地位于朝鲜铁原东北10多公里处平康谷地,东西狭窄,南北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在高地半山腰构筑了坚固的碉堡,四周布满了铁丝网。高地上盘踞着美军和南朝鲜军一个加强连,地堡掩体内配有轻重机枪,设有指挥所。高地位置重要,既可俯视志愿军纵深,也可观察后方运输,像一颗楔入15军和38军之间的“毒牙”,堪称志愿军的肘腋之患。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决定动用主力44师,同时配属29师87团及大量火炮攻占391高地。经过勘察,391高地前面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纵深3000米,没有任何掩护,敌人的火力全覆盖。如果正面攻击,志愿军战士的体力消耗大,难以支撑,居高临下的敌人把志愿军当成靶子打,工事内的敌人炮火覆盖或呼叫飞机轰炸,那将是一场屠杀。即便是夜间,也要一路匍匐,一个夜晚不够。“一个夜晚不够,那就两个”。志愿军把进攻391高地的4/22计划分两步走,11日晚上,隐蔽接敌潜伏。12日晚上发起进攻。邱少云所在的29师87团3营九连担任主攻第一梯队。邱少云是连队的爆破尖兵,本是当仁不让的突击队员,但差一点错过了战斗。战前细化任务时,邱少云发现自己不在第一梯队,他找到连长,连长告诉他,“这是组织决定,只让党、团员参加,其他人做后备队”。邱少云虽然服从了组织决定,但思想上无法接受,哭起了鼻子。邱少云的倔强性格也许与他的少年经历有关。1926年7月,邱少云出生在四川铜梁县(今重庆铜梁县)一个贫困家庭,9岁丧父,11岁丧母,14岁给地主做长工,干过泥瓦匠、木匠,受尽了压迫和剥削。。1948年6月,邱少云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干过马夫、伙夫,受尽了川军官兵的打骂和折磨。1949年11月,刘邓大军挥戈大西南,风卷残云。邱少云所在的川军18团投诚。12月,邱少云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二野战军10军29师87团九连一排三班战士。1950年10月,第10军改编为志愿军第15军。次年3月,开赴朝鲜战场。出发前,部队要求每人给家里写信。邱少云在信中写道:5/22“我在朝鲜多打美国佬,你们在家里要把分的地种好,多打些公粮,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这是邱少云写给家中的唯一一封家书。邱少云的坎坷经历使他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时任29师师长张显扬在1996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特批邱少云参加任务的故事:“我去9连检查潜伏准备工作,快到连队时,看到有个战士在哭。马上要打仗了,哭什么嘛!我最烦手下的兵哭哭啼啼的,当兵就要有个兵样子!我让他站起来,问他是哪个连的。他说他叫邱少云,是9连的。我就冲着他怒吼,9连这么个大功连队,怎么出你这么个软蛋,你哭什么嘛!邱少云很倔,说,谁是软蛋,我是伤心。连里不让我参加潜伏,他们不把我当个兵看。旁边陪我检查的87团团长孟建民解释说,这次潜伏考虑到危险性大,决定让党、团员参加,非党团员在后方后备。我说这个规定太死板,这么好的战士,你没看出来吗?他求战心切,就是要打仗,这样的兵我看可以去潜伏。孟团长当即让邱少云跟我们去连部。最后,程连长同意了邱少云去潜伏。邱少云高兴得很。给我敬了个礼,就走了。我记得他人挺精神的,个头有1.7米左右,说一口四川土话。”即将公开放映的故事片《邱少云》中有这样的片段:师长:“邱少云,问你一个问题。”邱少云:“是!”师长:“当你履行战斗任务时,遇到遵守纪律和保存生命6/22发生矛盾的时候,你怎么办?”邱少云:“纪律重于生命!”受潜伏名单的触动,邱少云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宁愿自己牺牲,绝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1952年10月11日,进攻391高地的任务开始了。白色的薄雾托起天边殷红的晚霞,44师师长向守志站在队前做战前动员。“同志们,为了确保战斗胜利,在发起冲击之前,哪怕就是面临死亡,也绝不许暴露目标。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必须严守军事上的信条:坚决地牺牲个体,保证整体的胜利。”邱少云静静地听着,把向师长的话牢牢刻记在心中。夜,万籁俱静。87团挑选出的500多名战士悄无声息地按照设定好的攻击梯队,逐次潜入到开阔地的荒草灌木,隐形蹑踪,接近391高地,开始了长达二十几个小时的隐蔽潜伏。邱少云所在的九连是主攻连,埋伏在最接近391高地的山脚处,一排是九连尖刀排,三班是尖刀排的尖刀班,排在最前面的尖刀是邱少云任组长的第一爆破组。夜色如墨,391高地上的敌人不时地发射照明弹,把夜空骤然点亮。天然的隐蔽物和自制的简陋伪装合为一体,根本照不出草丛里的志愿军。邱少云和战友们像等待时机的猎豹一样,耐心、沉静地盯着猎物。邱少云距班长锁德成左侧两三米远处,带着一把大剪刀和7/22自己的武器,处在整个进攻阵型的最前端,距离敌人阵地前沿不足60米。12日,天刚蒙蒙亮,邱少云透过灌木和草的缝隙,看到高地上一层层的铁丝网像魔鬼的牙齿,横亘在面前,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交通壕里来回走动,不停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按照战斗计划,12日晚5时30分总攻开始后,邱少云首先剪开阵地前沿的铁丝网,形成单人通道,由身后的爆破手冲上前去炸毁敌人碉堡,为部队冲锋扫除障碍。夜里露水打湿了衣服,白天烈日蒸干了汗水,邱少云和战友们静候着进攻时刻的到来。上午10时许,一场意外发生了。故事片《邱少云》中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头戴大檐帽和两个头戴钢盔的敌人晃晃悠悠地朝潜伏的方向走来。邱少云和战友们屛住呼吸,镇静地看着,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指挥所:“冷静,万不得已,千万不准开枪!”“在这场战斗里,只要有一个暴露目标,这就是一个火葬场啊。”三个敌军继续向前行走。指挥所:“绝对不能让那三个家伙在潜伏地乱逛,按预定方案,阻击手……”一个头戴钢盔的敌人当场倒下,另外两个扭头就朝山上跑。8/22指挥所:“准备炮火拦阻!”“炮火准备,目标391高地脚下!”一个高个子敌人在逃跑中绊倒了,发现了身边潜伏的志愿军,惊吓得爬起来边跑边喊:“有伏兵,快跑!”敌人一旦逃回工事,后果不堪设想。指挥所:“开炮!”“轰”的一声,早已瞄准他们的火炮发射出膛,两个敌人被炸死在山腰中。山上的敌军官发现巡逻兵一个都没回来,马上开枪开炮,进行火力搜索。敌人一阵机枪乱扫,许多潜伏的志愿军战士中弹受伤。邱少云所在连连长程子英在《在潜伏地区》一文中写道:潜伏到了中午,敌人忽然打出一排排的燃烧弹,在潜伏区爆炸了,枯黄的野草顿时燃起熊熊大火,我的思想紧张到极点。这时传来小声报告:“邱少云被烧着了。”“什么?”我有些不解的问。接着,又传来小声的报告:“火烧完了他的棉衣,他的头发烧着了……”有几名战士要求发起冲锋,请示是否救援邱少云。潜伏纪律不仅对邱少云是个考验,对所有目睹这场火焰的人也是一种考验。我急了,请示营里发起冲锋,但我又想到整个战斗的计划,我必须忍耐、忍耐……9/22邱少云所在3班班长锁德成回忆:“一颗燃烧弹在我面前炸开了,刺眼的火舌向两边飞去……邱少云全身溅满了火星,火苗很快就烧着了他背上的茅草,火焰呼呼蹿了起来,很快就结成一团烈火,整个把他包围了。”邱少云爆破组战友李元兴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忽然,一阵浓厚的棉布焦臭味钻进我的鼻子,我扭头一看,啊呀!一片烈火烧到了邱少云身边,他的棉衣已经烧着了,浑身上下冒着火苗。”隐蔽在邱少云侧后方的李士虎冲邱少云发出几声“呱、呱”的蛙叫。邱少云回过头,给了李士虎一个坦然的眼神。李士虎看到邱少云在身子底下艰难地挖着,把爆破筒埋在土里,冲锋枪和手榴弹、子弹压在身下。他的皮肉被烧得“啪啪”直响,但他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趴着,两只手则深深地抠进了泥土里。故事片《邱少云》中有这样的对话:“邱少云着火了!”“撑住!”“一个人牺牲换来整个的生存,这个道理我们的战士都懂,可是,火烧带来的痛苦超越了人的生理极限。”“炮火准备!”“随时准备用炮火覆盖整个391高地。”“这个被烧着的邱少云只要一动,敌人的炮火就可能覆盖整个潜伏区,要让部队随时准备提前发起总攻战斗的关键就在10/22这个邱少云身上,现在,不是我这个师长可以下达攻击命令,而是邱少云决定了一切。”“我是荣国庆,我建议上级领导不要提前发起总攻,我相信,我们的战友邱少云不会暴露的。”“只要你们能够坚持到黄昏,我们仍能够执行最有利的作战方案。”“报告军长,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提前发起进攻,这是因为那个被火烧的邱少云他还在忍耐着。”“我们的战士已经坚持18个小时了,这是对我军意志力的考验。”火,越烧越旺。邱少云始终未动,他身后两米处是一条流水的沟,只要后退几步,翻身一滚,就可以将火苗扑灭。战友们眼睁睁看着,却不能伸手相救。邱少云身边的枯草已经被燃烧光,周围没有任何遮掩的东西,只要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为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趴在地上,咬紧牙关,一动不动。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对战友的忠诚,践行着自己的战前誓言,用个人的牺牲,让“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熠熠发光。傍晚时分,总攻开始了,潜伏了一天一夜的战友们一跃而起,高喊“突击队,给我上!”“为邱少云报仇!”一个个猛虎般地冲向391高地上,不到30分钟,干净彻底全歼守敌。战
本文标题:邱少云纪念馆观后感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8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