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陇东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标准远程教育学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远程教育学学科理论基础、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展望和远程教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有所了解。为将来更快的适应远程教学和开放学习的新的环境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和发展新的学习态度、战略和方法。3.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有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远程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外远程教育历史起源和发展等;实验部分主要包括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应用情况调研、Moodle系统的安装报告、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等。4.总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实验18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5.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采用个别化指导与课堂示范相结合。内容(理论部分):第一章导言(2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远程教育的学科性质,深入理解本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意图。2.了解本教材结构特点和呈现形式。3.能够很好地理解本章所提出的各种学习建议,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应用。4.培养学生本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内在动机。教学内容:1.多学科视野中的现代远程教育。2.《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构建。3.本课程学习建议第二章远程教育的概念与历史(3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2.了解远程教育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3.了解我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历史事件。4.了解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内容。5.了解我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及其相关概念。2.远程教育发展历史。3.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4.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第三章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与远程教育所关注的问题。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一般理论。2.远程教育教学理论。3.远程教育中的信息传播。第四章远程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3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与学习特征,教学交互与技术和环境的关系以及E-Tutor角色的成功扮演,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2.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活动。3.远程教育中的学生模型。4.远程教育中的学习障碍。第五章远程教育的教学环境(3学时)教学目的:1.能沿着技术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时期典型的远程教育应用模式,及其采用的技术形态。2.理解广播电视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三种模式。3.理解远程教育技术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技术特点。4.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三种模式。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环境概述。2.广播电视教学环境。3.网络技术环境。4.虚拟学习环境。第六章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4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特点。2.能够说出远程教育三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的任务。3.了解函授与广播电视教学媒体的特点及电视教材设计的方法。4.了解网络媒体的特点。5.掌握网络教学设计方法。6.理解各种网络教学模式的特点。7.理解混合式学习的内涵。8.掌握混合式学习设计方法及应用模式。教学内容:1.教学设计概述。2.函授与广播电视教学的设计。3.网络教学设计与网络教学模式。4.混合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第七章远程学习与学习支持(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有关特点和关于学习支持的理论。教学内容:1.远程学习概述。2.远程学习的支持组织。3.远程学习的支持方式。4.E-tutoring。第八章远程教育资源建设(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远程教育的资源类型以及相关的资源建设方式,掌握远程教育资源基本的设计与开发的理论与技能。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概述。2.纸质教材的设计与开发。3.电视教材的设计与开发。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5.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第九章远程教育评价设计与质量监控(3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相关内容,评价的重要性与评价的基本方式,了解远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1.远程教育评价的特殊性。2.远程教育评价方法。3.远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第十章现代远程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3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远程教育质量与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1.人力资源开发概述。2.人力资源远程培训模式。3.人力资源远程培训实施。第十一章现代远程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在高校教学中作用,以及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教学内容:1.现代远程教育与高校教学质量。2.普通高校混合式学习的实施。第十二章现代远程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之间的联系以及利用远程教育思想改进中小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2.了解现代远程教育在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1.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2.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部分:1.实验方法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在实验中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利用研究性学习(PBL)的方法,在网上直接进行远程教学实践,以解决传统实验理论与真实情景脱节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搭建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自己开发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网络课程、自己招收学员自己进行远程教学和远程辅导这个完整的远程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结合,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实验目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掌握远程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要求,依据远程教育的特点,采取个别化学习和网上协作学习的方法来设计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远程教育实践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从简单的设计到综合应用的能力;创新的能力。3.实验要求实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因此要求小组内分工明确,组长有效协调。4.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置主要分为两大类:实验与调查。实验针对学生在《现代远程教育》课程学习中涉及的相关学习理念与学习技术而开展的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重在对新事物的探索、学习与研究。调查针对远程学习中小组协作学习的特点,开展合作学习,基于共同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共同体性质的学习群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验远程学习的特点与优势,实现资源共建与知识交流。研究性学习一:Moodle系统的搭建与应用(6学时)了解Moodle的结构和功能,熟悉Moodle系统的搭建与应用,并安装、运行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学会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利用专业的概念图工具来表示Moodle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同学们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二: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实验(6学时)协作小组通过协商确定适合进行网络教学的课程主题,开展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建立网络课程,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将网络课程发布在内网上。建立好课程后,通过各种渠道介绍宣传课程情况,并招收学习者来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设计适合网络学习的活动,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评价,激励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远程学习的基本指导方法并且能够提出远程学习中的一些主要困难。协作学习——调查实验三:按国别调查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主要应用(6学时)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协调各小组的调研对象,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对国内外远程教育发展与应用状况进行调研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劣势,进行小组报告和个人总结,并共享调研成果。主要参考书目:1.《远程教育学基础》,陈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远程教育概论》,谢新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3.《远程教育学》,丁兴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4.《Internet与网络教育应用》,张剑平,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5.FranceBelanger&DianneH.Jordan著,丁兴富等译.远程学习的评估与实施——技术、工具和技巧,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黄清云主编.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标题:远程教育学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