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高一数学工作计划通用4篇
高一数学工作计划通用4篇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更适合自己呢?为了更好的完成领导给的工作安排,我们应该精心构思一份工作计划。制定一份好的工作计划,也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高一数学工作计划通用4篇”,希望能帮到您,建议您下载收藏和本站,以便后续参考下载!高一数学工作计划【第一篇】一、指导思想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主线,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二.工作目标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弘扬一种同志加兄弟的同仁关系,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3.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和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同类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三.主要措施1.明确一个观念:高考好才是真的好。平时不好高考肯定不好,但平时红旗飘飘高考时未必红旗不倒。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照顾到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起点要高,注意培养后劲,从整体上把握好的自己的教学。2.以老师的精心备课与充满激情的教学,换取学生学习高效率。3.将学校和教研组安排的有关工作落到实处。4.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教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四.活动设想1.按时完成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相关工作。2.轮流出题,讲求命题质量,分章节搞好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化文稿。3.每月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有中心发言人,每月组织进行教学研讨一次。4.互相听课,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5.认真组织好培优辅差工作以及市数学竞赛的辅导工作。五、教学进度安排:高一数学工作计划【第二篇】数学课教学模式(总纲)1.重视三个过程:1课前:学案、备课、辅导2课中:贯彻7个环节,着重培养能力3课后:重视作业,重视辅导,重视反思。2.课堂教学7个环节:1教师导学2学生自主学习3分组讨论4展示提升5教师解疑6练习测评7整理、小结、反思3.培养五种能力:1发现问题2提出问题3分析问题4解决问题5创新能力4.重点把握两个互动:1师生互动2生与生互动(重视生生互动:生教生,生练生,生强生)5.抵制五种现象:1一讲到底2一问到底3一练到底4一让到底(学生讲)5部分学生参与6.课堂做到四个及时:1及时训练2及时反馈3及时纠正4及时总结7.课堂做到三个关注:1关注全体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2关注学生做题出错原因3关注后进生8.课堂练习的配置:习题层次分明由浅入深,一题多变多解,螺旋上升。教学模式细则1.如何编制导学案、2.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着重备什么3.处理导学案要注意什么4.如何展示解疑5.如何进行课前课后辅导6.课中如何把握七个环节7.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五种能力8.课中如何把握两个互动9.如何低制课堂五种现象做到四个及时10.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11.如何反思12.如何配备练习题13.如何做小结小标题细则附后数学课教学模式1.学案导学法(四步教学法)(理念:先学后讲,当堂训练)课前:编制导学案,以学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合作探究,教师辅导﹔课上:教师处理自学案,学生展示讨论,教师解疑,综合运用,练习测评,整理、小结。课后:反思,个别辅导2.七步教学法(适用课中导学案或无导学案):课前:没有自主学习的过程或较少,课上:教师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展示互评,教师解疑点评,练习互评,整理、小结课后:反思,个别辅导3.两种教学法必须遵循总纲。学案导学法的教学过程一.学案处理1.学生总结学案的主要内容2.提出本节疑点3.习题展示4.学生讨论互评5.解决疑点(师提示后学生再讨论)二.综合应用(巩固提升)1.教师出示拓展的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生生互动)3.小组展示4.讨论互评5.师生总结三.当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1.习题练习或检测2.小组展示讨论3.互评(指出优缺点、发表自己见解)4.师生总结四.整理、小结、作业1.学生整理本节学习的内容2.进行小结(形成知识链)3.布置作业课堂上七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学1.复习与本节有关的旧知识或作业点评2.情景设置导入新课二.学生自主学习1.师指导生阅读课本梳理教材2.生总结本节内容3.找出疑点三.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疑点、难点)1.小组合作探究疑点或难点2.教师提示(如果学生有困难)3.再次合作探究四.展示提升1.小组展示2.各组互评3.形成正确结论五.教师解疑点评六.练习互评1.学生做练习2.各小组生生互动(生教生,生练生,生强生)3.小组展示互评七.整理、小结、作业1.学生整理本节学习的内容2.进行小结(形成知识链)3.布置作业课前学案编制要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2.难易程度、量的大小要适度3.学案不是课本的再现,应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及学习过程4.学案要有学习目标有探究有例题、练习、小结5.要处理好学案教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6.要有层次化7.习题配置要经典8.要及时讨论,小结两种教学方法的说明一.为什么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1.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2.教学目标的多元化3.本校学生实际情况4.课程容量大完不成进度5.课堂效率低下6.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二.学案导学法的优缺点优点: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学生一个认知的过程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归纳推理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创新能力4.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气氛融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6.节约了课堂时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7.学生透彻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缺点:1.部分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不理想2.教师课前辅导工作量大3.成绩较差班级特别是文科班学生课前学案不做三.由于以上这些缺点我们总结了另一套教学方法:七步教学法,它的优点: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推理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创新能力3.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气氛融洽,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学生透彻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解题能力5.教师课前辅导工作量较小缺点:1.课堂容量较小2.课堂教学时间紧3学生练习做得少4.知识拓展少四.综上所述,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都提高了课堂效率,成绩好的班级用学案导学法,较差的班级用七步教学法。主编寄语新课程的改革、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使之科学化、常态化。新模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一个教研组内先形成一个模式,通过组员讲课、听课、评课不断补充完善,最后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不是一个为教改而教改的昙花一现的课。杜郎口教学模式适用初中课程特点:课堂知识容量小、难度低、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轻,由于高中课堂知识容量多、难度大、教学任务重、又面临高考的特点,所以应把杜郎口教学模式与高中课堂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吸取精华,不能照搬照抄,搞形式主义,否则走进误区,影响教学。朋友们﹗求实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尼尔基一中教育发展的明天,努力加油吧﹗课后反思每一节的课后反思,目的就是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更好地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反思的内容: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教学过程(时间分配,知识引入衔接等)3.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量的多少,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4.是否完成三维目标5.习题配置(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及梯度)6.学生掌握情况7.教学遗漏点8.本节课的亮点9今后怎样改进10.这一堂课是否满意处理学案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全面理解掌握导学案内容2.要全面认真处理不留死角3.难点疑点要学生自己充分讨论彻底理解4.解疑要到位5.及时展示互评6.总结要及时准确数学课两种教学模式(初稿)撰写人:杨树军2011年9月25日尊敬的领导你好:感谢你们给我一个后补的校级优秀,我真不知道我与优秀有多远,我天天反思,我来一中十几年了,做了8年的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有序,我不提当年成绩如何超过实验班也不提07届我带的普通文科班考出的两个重点,为学生付出了多少金钱,我只想说一说我当备课组长的一年工作。一.日常教学方面1.教学成绩:我教12班和8班中考成绩12班第一8班第四,上学期期中考试12班第一、8班第二,期末考试8班第一12第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2第一8班第四,期末考试8班第一12第二。2.如何做好展示互评一.要明确展示的目的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规范解题步骤3.培养学生纠错的能力4检查学案做得怎样5.示范作用二.要明确互评的目的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彻底的理解知识3.激发学习兴趣4.调节学习气氛5.知识的整合共同进步三.展示要有次序性1.每组出一人展示一个题2.对于难题或一题多解题可多组展示3.要控制好学生展示井然有序四.互评1要彻底不留死角2.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3教师要及时总结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1、课时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编写导学案,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2、符合认知规律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3、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4、层次化、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使用方式: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再由教师精讲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导学方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二).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温故知新、新课探究、典型例题、练习、课堂小结、疑点、作业布置等环节。1.题目、课时2.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即学生学习后需要理解、了解、掌握的概念、公式、要点等。其次是情感目标,包括热爱学习、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3.温故知新:复习与本节有关的知识、4新课探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形成正确的结论。5.典型例题6.分层次训练或练习7.提出疑点或难点8.整理、小结:本栏目是空白,是让学生填写的对上述讨论、练习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错误进行总结,对一些疑问进行解释,以备以后查阅。9.课后总结:学生可以通过小结来总结自己在本课时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以后可定期复习巩固。尚有疑问的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疑。高一数学工作计划【第三篇】一、基本情况分析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
本文标题:高一数学工作计划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54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