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学设计》教案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设计》教案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学设计》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配合、适宜、恩惠”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初步了解。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并交流和白鹭相关的知识。出示PPT。看了图片,你对白鹭有什么初步感受呢?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1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白鹭》,品味、感悟、欣赏,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二、了解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三、检查预习参考资料,少熬夜!1、给下列生字正确组词2、正确流利读词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四、出示目标: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五、自学提示(一)初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六、检查自学结果:1、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起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比喻新奇、贴切。精巧:精致、小巧、美妙。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学生讨论,师生总结:色素美: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评价:白鹭“色素的配合”很适宜。(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学生讨论,师生总结:身段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评价:“身段的大小”很适宜。(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附图比较)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大了些,太不寻常。教学设计方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2、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3教学步骤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导入赶驴人在驴子的脖子前挂一块肉,驴子为了吃到那块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驴子始终也追不到那块肥肉。二。整体感知1、范读(关注字音、节奏)2、自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圈画疑难)3、个别朗读,同学互评4、集体朗读三。合作探究1、疑难字词,小组交流,班级互助2、根据幻灯解决重点词句3、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同时思考导致驴悲剧的原因有哪些。预设:(1)好事者(2)老虎(3)驴本身(4)黔地4、你认为哪个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话概括)预设:(1)好事者带来且无用;不带,或带而用,则不会出现此悲剧(2)老虎要吃它,驴并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动入侵(直接原因)(3)驴本身无能,仅一“鸣”、一“蹄”。(根本原因)(4)黔地,没有挖掘驴的价值注:由预设2、3理清结构,解读课文①虎对驴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看图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深层挖掘虎的心理)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畏---疑---恐---不奇---怕---喜(结合画面,试背课文)②面对凶悍的老虎,驴有何反应“鸣”“蹄”(成语:黔驴技穷黔驴之技)③观看flash影片《黔驴技穷》,概括虎、驴的形象(三一刀客★)驴:软弱无能狂妄自大迟钝麻木愚蠢虚荣貌似强大外强中干虎:勇敢大胆谨慎小心观察仔细狡猾敏捷小结:好事者与老虎包括黔地,作为外因在这场悲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原因在驴自己。文章标题是《黔之驴》,但着力多的却是虎,是否偏题,标题可否改为“黔之虎”(学生讨论)以虎衬驴5、作者为何要塑造驴的形象,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体裁)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参考资料,少熬夜!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合称为“韩柳”,被誉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残,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背景:《黔之驴》是柳宗元被贬官时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作品讽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6、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虽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作者除了讽刺那些徒有外表、实质虚弱无能的人以外,还给我们怎样的启发?(1)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点能战胜它。(2)透过现象看本质(3)知己知彼(4)不虚荣买弄(5)正确估计对手(6)坚持,不放弃四。拓展:1.一场驴虎之争以驴死虎口而宣告结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虎家族正在为它们的英雄召开庆功会,驴家族却在沉痛哀悼他们的不幸同伴,请你代表虎家族写一份贺词,代表驴家族写一份悼词。2、柳宗元在这则寓言中塑造了一个不光彩的“蠢驴”形象,其实驴也很无辜,请你改编《黔之驴》,为驴平反,重塑驴的形象。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疑问、新的观点?课堂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2.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参考资料,少熬夜!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小棒。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同学们,为了迎接亚运会我们的广州在马不停蹄地建设着,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请看这是一幅建筑工地的场景图,从图中你观察到哪种平面图形最多?(出示课件)2.让同学说说,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探究新知。1.三角形的特征。(1)画一画。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师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师板书。(2)看一看。老师也摆了一个三角形,课件出示。你们有什么看法?教师用课件演示并强调: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3)找一找。下面图形中是三角形的请打√,不是三角形的请打×,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一起用手势表示)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因此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书:三角形ABC)师生对口令,找顶点和对边。如说“顶点A”,对方说“对边BC”;说“BC边”,对方说“顶点A”。3、认识三角形的高。⑴(出示)大桥图,你从大桥上看到了什么?(课件中抽出三角形)⑵①小组讨论如果要测量这座大桥顶点到桥面的高度,怎么测量呢?②汇报。引导学生明确要量顶点到桥面的垂直距离。指出顶点到桥面的垂直距离就是大桥顶点到桥面的高度。⑶学生阅读课本第81页,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⑷教师示范画三角形的高,边说明画高的方法。强调使用直角三角板,用虚线画高,画出垂直符号。首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住BC边与它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通过A点,然后从A点向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⑸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底。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上台展示画法,同桌互相订正。小组讨论:说说画高要注意什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并让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与这条底边相对的顶点;再从顶点起向底边画垂直的线段;最后标上直角记号。(6)这个三角形还能画高吗?(能)还能通过哪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画高?一个三角形能画几条高?(3条高)4、三角形的特性(1)游戏引出。下面,我们来猜一猜谁的力气大?拉动(读成重音)这个图形,只要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就算胜。(出示课件)好,小猴同学获胜!小猴同学的力气大,小兔同学的力气小。小兔真的力气比小猴的小吗?你们同意吗?为什么?(因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不会变形)这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5、三角形特性的应用三角形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你们还能说一说在哪些物体上见过三角形也运用了这一特性呢?(学生举例:房顶做成三角形的,台历、斜拉桥、吊车)同学们都会注意观察生活。完成P86第2、3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四、板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教学设计方案【第四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2、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4、拓展: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二、教学重点: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逐步培养学生对美好自然的关注。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五、教学内容:《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一,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六、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9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