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掘进工作面卫生标准(新版)
1掘进工作面文明卫生标准一、材料管理1、掘进工作面所有材料必须集中存放,分类码放整齐。(1)材料摆放在距迎头100m,顶部无淋水,底板无淤泥、无积水处,距轨道或皮带安全间隙不小于500mm,轨道顺槽每150m施工一个材料库。(2)锚杆、锚索、锚网、风水管要上架管理,长短不等时做到外头齐;钢轨必须摆放整齐,层间用两根串杆垫实,串杆外缘成一条直线。(3)水泥、速凝剂等袋装材料统一上架管理,在材料架上铺放木板(木板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0mm),水泥、速凝剂放置在木板上,必须排列有序,外缘整齐,高度不超过1.2m,根据下井时间相邻摆放两垛(一垛备用,并及时翻垛,防止固化),并在材料牌板上标注相应的下井时间及数量。(4)炮泥、水炮泥、树脂药卷、锚杆帽、零星材料(螺栓、螺母等)必须放置在专用材料箱中,摆放整齐;各种材料箱(工具箱)必须规格一致;材料箱(工具箱)颜色统一使用蓝色,箱体必须平稳,不得接触地面,应使用木料将其垫高至少120mm,所有垫木与巷道中线垂直放置,外缘与材料箱边缘齐,箱体上平面水平对齐,箱体外侧成一条线,箱体间距不大于0.2m;各种材料箱(工具箱)内不能放置其他杂物(重点检查项目),各种材料箱(工具箱)必须挂牌管理,标明责任人。(5)锚盘、锚索盘必须摆放在专用的架体上,摆放整齐,架体必须放平稳。(6)沙堆放在混凝土地面上,要沿巷道壁堆放,并用铁锨拍实成型,距轨道安全间隙不小于0.5m。(7)摆放道木处要求基底水平,上下两层道木垂直交错垛放成正方形,外檐成直线,高度不超过1.2m;钢编胶管(≤φ32)必须盘卷放置在钢筋焊制的笼2子内,胶管表面必须洁净。(8)前探梁使用Φ75mm无缝钢管制作,每根长4200mm,共使用2根,每根前探梁必须使用2付Φ18螺纹钢吊环固定在顶板上的两根锚杆上,前探梁间距800~1600mm,螺纹钢吊环固定螺母与顶板锚杆的连接螺母必须上满丝。前探梁以上用2组木板(2000mm×200mm×50mm)背实顶板,并用木楔背实顶板。前探梁与木板使用专用的Z型钩吊挂在距离耙装机5m处人行道侧,Z型钩为三钩,中、下钩放置前探梁,上钩放置木板,前探梁与木板必须外头齐。(9)使用落地式皮带运输时,使用H架倒放在皮带架管上,在两H架之间用两根架管连接,长材料、炮泥箱、零星材料箱、水泥、锚盘、锚索盘、皮盘、钢编胶管等放置在架管上,外沿一条线。2、材料牌板标志齐全完整,悬挂高度规范统一,字体版面整洁。同类牌板规格一致,所有牌板使用12#铁丝弯制的S钩(S钩上钩超里)将牌板悬挂在8#铁丝拉成的直线上(铁丝一端用花篮螺栓拉紧),铁丝两端使用旧钎子或短锚杆(外露长度相同,垂直于巷道中线)固定在巷道帮部或直接固定在皮带架管上,牌板上沿距离底板1.6m;牌板内容及规格与材料相符,悬挂所表示材料的正前(上)方,其表面洁净,无水珠,无灰尘。3、工具管理(1)锚杆钻机、锚索机具、风钻、风煤钻等使用完要及时上架。(2)小型工具要统一放置在工具箱内,严禁乱扔乱放。(3)喷浆管及风水管耙头用吊挂钩整齐的挂在喷浆机后方2m处的巷道帮部,外头齐,吊挂钩下部距底板0.3m。3二、巷道卫生1、巷道内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积水长度不超过3m,深度不超过0.1m);巷道顶、帮无外露超长废锚杆、废钎子、废铁丝,无悬挂杂物,底板平整,无失脚、伸腿现象。杂物要统一放在垃圾桶内,垃圾桶要及时清理,杂物统一升井,严禁上皮带、溜子及矿车,更不准乱扔乱放;淤泥要及时清理,保持巷道清洁。2、巷道内浮煤、浮矸(直径不超过50mm)必须清净。皮带严禁跑偏,运输过程中撒出的煤矸必须及时清净。巷道内的煤矸,必须及时清理干净。3、衣服、班中餐及水壶必须上架,并摆放整齐。衣服架、水壶架、班中餐箱统一使用蓝色并编号管理,平巷放置在巷道人行道侧,并与轨道或皮带留出0.7米以上的安全间隙,斜巷放置在躲避硐内。三、临时轨道铺设1、铺轨质量符合标准。轨距偏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接头间距不超过5mm,内错、高低差不大于2mm,水平不大于10mm,中线不超过100mm,前后目视平顺,两轨道弯道接茬处错距不小于轨道长的13。2、轨枕规格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不劈裂、不腐烂(道岔处轨枕长度符合要求),轨枕要垫实,不歪斜,人行道侧一头齐;轨枕中心线距道接头间距不大于250mm,轨枕间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不超过1m,),连接件齐全,紧固有效,轨枕上平面必须外露13。3、道钉数量齐全,符合要求、砸实,基底整平、垫实,道接头悬接。4、弓腰道、塌腰道(必须由机修厂统一加工,严禁私自加工)要圆滑过渡,曲率半径符合要求,中腰线符合规程要求。4四、水沟、沉淀池、水仓(一)、水沟1、严格按中、腰线施工;2、永久水沟至耙装机的距离不大于30m,毛水沟跟至耙装机后5m,后路水沟畅通,水沟内无杂物,淤泥不超过水沟的13。(二)、沉淀池1、各掘进迎头水沟与大巷水沟交汇前设置沉淀池,沉淀池规格由生产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2、在水沟与沉淀池交汇前安设一大于水沟宽度的过滤网,沉淀池上口安设箅子,箅子严格按生产科下发的规定安设,箅子上无淤泥,沉淀池的淤泥不得超过水面下200mm,有漂浮物时要及时清理。(三)、水仓1、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出现淋水时,必须在掘进迎头低洼处设置水仓(水仓规格如下图),顺槽水仓原则上设置在非工作面侧,水仓深度不低于1m。水仓内的淤泥不得超过水面下200mm,有漂浮物时要及时清理;2、水仓与巷道交汇处砌碹宽度为50cm,砌碹处留设一400mm×200mm(宽×深)的入水口;3、水仓中间用砖砌一道墙,墙上口留设一300mm×300mm(宽×深)的入水口,墙与水仓深度相符,位置如图示,墙体两侧表面抹一层10mm厚的灰。水沟、沉淀池、水仓砌碹要求无空洞、蜂窝、麻面,水沟宽度、深度符合设计要求。5附图:水仓平面图巷道水泵沉淀池水沟6五、施工牌板1、掘进工作面必须有开工及施工牌板,牌板内容包含规范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牌板内容两天之内必须更换。2、牌板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表面洁净,无水珠,无灰尘。3、避灾路线用特殊图标标出,水灾使用蓝色○水→,火、瓦斯,煤尘爆炸与顶板事故使用红色○火→,断面图中必须标明风筒及管线的吊挂位置。4、悬挂位置离迎头不超过200m,悬挂高度:牌板上平面距巷道底板1.6m,便于作业人员观看施工牌板,上表面水平。六、顶板离层(一)顶板离层仪的安设1、顶板离层仪安设在锚网支护的顺槽巷道顶板中部,周围无淋水,每100m安设一个。2、使用Φ28mm钻头在顶板上打孔至预定深度。3、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或钻杆)将上部锚固器深基点预定监测位置(要求深基点锚入硬岩中,无硬岩时深度要求8m以上),轻拉一下细钢丝确认锚固器已锚住。4、用端部带槽的安装杆将下部锚固器浅基点推至钻孔中预定监测位置(通常与顶板锚杆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轻拉一下细钢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5、将刻度指示环T的红色边缘与“0”刻度对齐,然后用卡箍将与其相连的细钢绳卡住。确认指示环移动不受卡阻,截去多余的细钢绳。6、将刻度指示环L的红色边缘与“0”刻度对齐,然后用卡箍将与其相连的细钢绳卡住。确认指示环移动不受卡阻,截去多余的细钢绳。7(二)顶板离层仪牌板的管理1、顶板离层仪牌板必须规格一致,牌板用S钩(S钩上钩超里)悬挂于人行道侧煤壁上,牌板最上端距离巷道底板1.6m,周围有其他牌板时,上平面必须保持一条线。2、观测数据由技术员填写,距掘进迎头100m以内每三天填写一次,100m以外每7天填写一次,要求字迹清晰、准确。3、各工区必须建立专门的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台账,将观测数据及时登记在记录台账上。七、巷道外观锚杆外露杆体要成排成行,联网扎丝扣统一向外,锚杆盘上边缘与巷道中线平行,矩形巷道顶板与帮部成直角。八、台阶台阶的铺设(附表)注:台阶长度500mm巷道倾角α(°)台阶踏步高度Ht(mm)台阶踏步宽度Bt(mm)垂直于巷道底板的台阶高度Ht(mm)16120420115.417120390114.818120370114.119130380122.920130360122.221140365130.722140350129.823150355138.124150340137.0825150320136.0台阶上平面与永久轨道上平面在一条水平线上。生产科2010年6月8日
本文标题:掘进工作面卫生标准(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