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实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实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实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3、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重点难点:1、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品味词句、朗读感悟等能力。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里?从我们句容乘车约四十分钟,就到了南京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中山陵。点击出示孙中山像、中山陵图片。介绍: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1925年去世。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去世以后就长眠在这苍松翠柏之中。孙中山先生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从此以后,中国就不再有皇帝了。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受到了世人景仰。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点击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提示:“孙”是个生字,平舌音。“陋”字,耳朵旁右边是个“丙”字,最要紧的是不能忘掉写“竖折”。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昨天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生字词:挑柴、空闲、唱歌、痛苦、受罪、妇女、眼泪、祖宗、既然、不该、心疼、总统、废除、指名读词语。说明:读的时候,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的音。参考资料,少熬夜!“既然”的“既”要和《哪吒闹海》中“随即”的“即”区别开来。“既然”一般和“就”在一起连用。范读第5小节的句子。“统”的下面没有竖。学生齐读词语。2、同学们词语读得不错。之前,老师当了一回齐宣王,听同学们齐读了课文,今天,老师想当一回齐湣王,听听同学们的独奏!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读课文的水平?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导朗读。3、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和课题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哪句话呢?指名读句子。点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和题目中的“破”是一个意思。哪个词呢?板书废除孙中山废除的是“陋习”!“陋习”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不好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陋习有很多,课文中写的这个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是指什么呢?板书:缠足说明:缠足,又叫“裹小脚”。为什么说“缠足”是“陋习”?在句子中找找看!(点击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也是因为它“残害了中国妇女上千年”!你是怎样理解“残害”的呢?4、同学们,从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缠足的陋习是怎样残害中国妇女的。请同学们不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告诉我们,缠足是对妇女的残害。找到了这些句子,就用笔做上记号。5、指名说自己找到了哪些句子。全班交流。读句子。“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你看到缠足对妇女的残害了吗?同学们想象一下: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裹在脚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就请你读出……!但事实要比你们说得痛苦得多!因为缠足时,要把除了大脚趾之外的四个脚趾用力向脚底弯曲,四个脚趾,甚至脚面上的骨头全部断掉,紧紧贴住脚心,再用长长的布条把脚死死地裹住,就连睡觉也不能松开,往往疼得脸色苍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以说,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啊!缠了小脚之后,走路很不方便,只能天天呆在家里,再也没有了自由。点击出示小脚的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缠足后的脚。现在,你体会到姐姐的痛苦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6、你们找的第二处句子在哪儿?“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点击出示句子,指名读,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残害的。现在,姐姐再也不笑了,再也不唱了!可见,缠足,不仅对女孩子的身体造成可怕的摧残,还对女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严参考资料,少熬夜!重的伤害!该怎么读?姐姐原来不是这样的,是吗?姐姐原来是个怎样的女孩子?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说明:孙中山和姐姐的感情很深。他6岁时,就跟着9岁的姐姐上山砍柴。当时,孙中山的姐姐和你们现在一样大,当你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欢乐时,9岁的姐姐孙妙茜就已经样样活儿都干了,她不仅做洗衣、烧饭这些家务活儿,还做插秧、挑柴这些农活儿!姐姐还喜欢唱歌,空闲时,经常唱歌给孙中山听。又能干又活泼!难怪孙中山这么喜欢姐姐。板书:喜欢姐姐多么可爱的姐姐啊,却被缠足陋习残害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请女孩子读第1小节,男孩儿读第7小节!读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读出缠足给姐姐造成的残害!连接:可是,自从缠了足啊,男孩子——7、看到姐姐痛苦得死去活来,孙中山的心里又是个什么滋味呢?指名说。请你难过、生气、心疼、愤怒地读一读第3小节里孙中山的话!板书:心疼点击出示对比的句子: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你不该要姐姐受这份罪,姐姐缠了脚,就不能下田干活了。这个反问句,其实是下面这个意思。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课文中要用反问句,好在哪儿。学生读句子,交流感受。小结:用反问句,可以让语气更加强烈,态度更加鲜明,说话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引人深思。让我们再来生气又心疼地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8、过渡语:唉!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老习惯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自古以来,都是上一辈给下一辈缠小脚,下一辈又给下一辈缠小脚,你看看妈妈的小脚,女孩子,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妈妈的话充满了无奈,虽然妈妈自己也经历过缠足的巨大痛苦,但她却又来给自己的女儿孙妙茜缠足,让女儿痛苦不堪。连5、6岁的孙中山看了都心疼,难道当妈的就舍得?竟然不心疼吗?指名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妈妈心疼的?那为什么还要给孙中山的姐姐缠足呢?读一读妈妈的话,想一想!(觉得缠足是“祖宗”传下来的,就是应该的。妈妈虽然知道缠足不好,是封建陋习,但她不敢改变祖宗的习惯,她甚至没有想到过要去改变它!板书:封建陋习)所以老师觉得,和妈妈相比,孙中山虽然才5、6岁,但真的是很了不起!点击出示第5小节。自由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孙中山究竟了不起在哪儿!点拨:敢于反抗,敢于向陋习抗争!孩子们,让我们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说——齐读怕不怕?参考资料,少熬夜!9、孙中山的反对与抗争终究没能改变姐姐缠足的命运。点击出示句子: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伤害很深)轻声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你有哪些感受?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指名谈感受,讨论能否把加点的词去掉。同学们,孙中山当时仅仅是心疼吗?他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些什么呢?指名想象说话。三、总结孙中山的妈妈、姐姐、妹妹、他的第一位夫人,还有那千百年来的所有女人,都缠了小脚。姐姐、妹妹和别的女孩子被缠足的痛苦,让他感到难过和愤怒。对中国妇女,他充满了同情。板书:同情中国妇女。所以,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课文读到这儿,我们女孩子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我们不用缠足,我们可以用我们这双健康正常的脚去跳舞、爬花果山、到祖国各地去旅游、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我们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做许许多多自己想做的事!点击出示孙中山先生像。现在,同学们一定有不少话要对孙中山先生说吧?那就痛痛快快地说给他听吧!指名说。其实,孙中山为妇女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办女子学校,让更多的女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在101年前,孙中山就提出了要“男女平等”。今后,同学们可以找一些关于孙中山的书读一读。四、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把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详详细细地讲给你的妈妈听,让你的妈妈也知道孙中山破缠足陋习的故事,明天早晨到学校,请同学们再把你妈妈听了故事以后说了什么,讲给你们的语文老师听。好吗?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一些关于孙中山的书籍读一读。有时间的时候,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南京的中山陵去游玩,瞻仰一下孙中山先生的雕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欢迎同学们到我们二圣中心小学去作客。点击出示:敬请指导!谢谢!五、板书设计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第二篇】最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第24课《孙中山破陋习》,感触颇多!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课题,陋习文中指“缠足”,即缠足是封建社会之陋习!破,废除的意思。本文主要讲孙中山小时候破除“缠足”这个陋习的事。参考资料,少熬夜!(评:这种复习,简洁明了)然后,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第2——7小节,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孙中山的看到的,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的表现,妈妈的表现。(评:教师很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教师则巡视指导。)接下来就是交流、朗读、体会,其中重点比较了三组句子:第一组,(1)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2)妈妈正在给姐姐缠足。第二组,(1)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门……(2)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门……第三组,(1)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2)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为了使学生理解更深刻,老师甚至还让学生解下红领巾和围巾也来缠缠自己的手,来真切地感受体会姐姐的痛苦。(评:这里对文字的口味是相应到位的,很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最后,学习结尾一段,正因为孙中山小时候有这样深刻的记忆,所以,他当上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这一陋习。距下课还剩5分钟,教师总结陈词:同学们,缠足好不好?(生齐说不好!)幸亏孙中山破除了这一陋习,不然的话,说不定我们女同学现在也会裹小脚呢?(学生:那就不好走路了,那跑步肯定是倒数第一了!……)听着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老师打断了他们的话。布置作业:回去以后,问问你们的家长,爷爷奶奶,在过去,妇女还有什么陋习?可以好似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又议论开了:“抽烟,喝酒,打麻将……”“我奶奶就喜欢抽烟,她还有个大烟袋呢!”“我妈妈成天就知道打麻将,她也不顾我!”……这时老师赶紧制止他们(因为时间到了)说,老师是说过去妇女们有哪些陋习?比如“笑不露齿啦,三从四德啦……”回去以后问问记下来好吗?下课了,学生似乎还意犹未尽,不少还在争论“抽烟,喝酒,打麻将”的事!(评:不知老师为什么这时候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为什么不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现实生活中来?)反思:课后,我翻开教参,教学目标说:理解掌握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生课本上最后一题问:什么叫“陋习”?问问周围的老人,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于是我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把学生引到“笑不露齿”的过去!第二天我问三年级三个班的,结果没有人能说出古代有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陋习?我不死心,又去问高年级学生,结果同样让人大失所望。于是,我借助互联网,查寻下来,不过是:缠足,重男轻女,一夫多妻等。倒是现代人的陋习,比比皆是!这使我陷入了深思: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让学生体会:伟人小时候的一种反抗精神吗?查查词典不难发现,所谓“陋习”,就是不文明的习惯和行为!就是不良的习惯!难道,我们的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缠足是陋习!了解“三从四德,坐不露膝,行不动裙……”这些够吗?现实的陋习,不应该引导学生去破除吗?最起码让现代的孩子不沾染上吧?习题的最后一个问题能不能换一换:现在人们生活中有哪些陋习?作为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办?这样是不是更有现实意义?学生是不是会更有话说?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第三篇】一、揭示课题,联系课文第八自然段,读懂课题。(并相机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缠足等知识;解决字词:孙中山、陋习、辛亥革命、废除、妇女;解决第八自然段长句朗读;课题质疑导入课文阅读)1、出示孙中山铜像的图片,大家认识他吗?板书。“孙中山”“孙”注拼音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孙中山破陋习》导学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5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