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热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热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热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剪枝的学问》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录音,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揭示课题29剪枝的学问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2)指名读一读(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3、自由轻声读课文。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齐读第5节2、学习1、2节(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3)自由读一读1、2节参考资料,少熬夜!(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5)指导朗读1、2两节。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3自然段(1)指导读(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2、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3)指导朗读这几句。(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3、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兵不在多,而在精。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6)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参考资料,少熬夜!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四、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我的家在月亮上》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汉字,会正确书写8个汉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积累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特有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带、生字卡片、有关月亮的知识和童话故事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自由想象,如果有一天你的家搬到月亮上,你认为会是什么样子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发挥想象的1篇课文《我的家在月亮上》。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2、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3、出示要求认识的8个字,找出与生字相连的词语读一读。4、指名认读生字。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你认为想象胆最有趣?为什么?指名读出有关句子。2、你知道“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传说吗?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他们的?交流自己的看法。3、课文中你明白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找出相关的句子。4、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四、品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2、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价。二、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8个字,认真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书空练习,重点指导“庭、迅、敞”这三个较难的字。3、利用组词造句记住生字。4、练习写字,师巡视、评价。三、发散思维:1、读了这篇童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谈一谈。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知识?把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听。四、拓展延伸: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摘抄下来读一读。3、你认为家在月亮上会是什么样子?写一写或画一画。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三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红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一段录象,简要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强渡汝河的战斗情景,表现了刘邓首长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勇猛顽强的精神。)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自读课文,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2、指导学生识记生字。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度——渡斤——析夹——狭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峰——逢歇——揭刚——钢3、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四、理清课文层次。1、默读课文,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段意。2、思考哪些自然段关系密切,可以合并为一部分。3、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遇到紧急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刘司令和邓政委亲临指挥,布置强渡。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部队遵照刘、邓首长的指示,英勇杀出一条血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刘邓大军胜利跃进大别山。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简单介绍大别山的地理位置及跃进大别山决策的历史意义。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三、学生讨论、交流: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8月23日晚,先头部队到达汝河北岸。国民党_集中兵力后追前堵,渡河没有船,河水有一丈多深。形势真是千钧一发、险恶万分。四、在这紧急关头,谁来了?讲了什么?读读课文。1、学生汇报有关句子。2、教师引导: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其中“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是: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与敌人交战,双方都有困难,谁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五、读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讲了什么?激战前的动员和准备。“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很快在部队传开了。任务一级一级地往下传达: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每条步枪都插好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表明战士们做好拼搏的准备。六、齐读第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激烈的战斗场面,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这段主要讲我军杀出一条血路,为跃进大别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七、教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八、总结全文。三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第四篇】《小河的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它们。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2、学生准备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收集辽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学设计: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有关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动画)(一)导入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它穿越高山、平原;浇灌田野、森林。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她在唱自己的歌,她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二)通读识字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坎坷干涩乳汁哺育崇高浇灌寂寞嘴唇播种分享4、课件出示汉字,生认读。一类字让学生自己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5、指导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如“哺灌”。评比欣赏。(三)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猜一猜,它可能都走过哪?(生介绍自己了解有关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资料。可以读查到的资料:还可以画出来。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画下来。)他走的路确实够远的了。练读这句话,读出路远的感觉。指名同学读,然后评价。(2)还知道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你们从哪知道的?用书上话来回答。(生补充黑板画)有和他同样感受的人请把手举起来,诗是要读的,那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见了很多很多小伙伴。指名朗读前三句。评价。(3)它可能唱着星星、月亮还可能唱什么?身边除了有小鸟花朵以外,还可能有什么和他作伴?(4)你能不能也用这样的句式做一首小诗。(略)(5)下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名同学读。(读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惫、不怕严寒酷暑的感受)(6)配乐,师范读后学生评价。老师在读的时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的奔跑,身边还有小鸟、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物,就能读好。(7)课件动画配乐。齐读。4、第二节你还读明白了什么?指几名同学汇报。(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么?你有过寂寞的时候么?给同学们说一说。(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时候会寂寞呢?(答案不)(3)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寂寞的感觉。(4)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河从寂寞又变成快乐的呢?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5)想一想你读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和同组同学交流交流。同学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区大地干裂,田里颗粒无收,人们没有水喝,就像唐僧他们路过的火焰山一带一样等。)(6)失去生机的黄土沙石;口渴得要命的小动物见到了小河一定乐坏了。小河帮助了别人一定也乐坏了。咱们也像小河一样,把快乐送给小伙伴吧!在小组里读一读,把快乐送给他们。(7)指名同学读。赛读。表演读。(8)比较第一、二节句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节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节下面的句子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了解总起句的作用。)5、学习第三、四小节思考:刚才学习诗歌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读、画、联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这两个小节。(1)自己画出这两个小节的总起句。小组内交流还知道了什么。(2)生汇报,其他同学适时给予补充。从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快乐。(3)(课件出示小河流动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14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