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推选【范例8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推选【范例8篇】【导读】这篇文档“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推选【范例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一篇】设计意图:《海底世界》是1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海参”的“参”),学会其中的17个。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写得好的句子。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镜,启发谈话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9课《海底世界》(出示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感受情境,初学课文1、我们就带上“海底探测仪”去找一找答案,请跟我来,(展示海底美丽的画面)2、海底真美!同学们看,有高耸的山崖,底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五光十色的鱼,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轻声的朗读课文。3、出示自学要求: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4、生自渎课文。5、看了课文,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6、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的回答了这个问题?7、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文是通过哪几个自然段来具体写这两方面内容的?8、哪几段具体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段具体写物产丰富?三、体验情景,学习2、3自然段1、海面和海底相比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穿上“潜水衣”亲自去走一趟,呆会儿,把你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小潜水员们,准备好了吗?2、课件显示:海面上波浪及海水拍打岩石的声音,镜头慢慢移下,到两三百米处还有小小的波浪,到500米以下时,是风平浪静,由亮到全黑的画面。3、同学们,刚才看了画面,谁来说说,海面和海底有什么特点?4、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风平浪静,海面和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们先看看这两句话(出示录音)“依然”哪个词与它的意思相近?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5、在这宁静的深海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到过海边的同学请举手,请你说说,你在海边有没有听到海底的声音?6、好,我们就带上“听音器”听一听(海底由轻到响的各种声音)你听到一些什么声音?7、比较: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这两句话和第3段的第四句相比,哪句好,为什么?(课件出示这两句话)8、这一段中,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海底有多种声音?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请男同学把最后一句话读一遍。9、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些声音呢?10、我们就来学学海底动物来窃窃私语。四、学习4、5、6自然段1、海底景色暗中有光,静中有声,是一个奇异的世界。那么海底的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我们继续来探索!请同学们扫读4、5、6自然段,想想每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2、我么首先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动物的?(课件:海里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这句话说明什么?)(一)学习第五段我们再来看看海里的植物是怎样的?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写了植物的什么?(出示录音和图画)(二)学习第六段1、课文的最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矿物,海底蕴藏着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蕴藏”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屏幕(海底矿藏图:海下有山、峡谷。透国山的横切面可看到山下埋藏着煤、铁等,师领着生看海底奇特的地形,引导生说出山下的煤层等。)2、这些矿物被埋在陆地或海底下,还没被挖出来,这种状态叫“蕴藏”,我们学习了4、5、6段,知道了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最后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了一句,齐读。五、总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令人向往的世界。但是,因为人类对海洋知识的缺乏,还有很多的宝藏蕴藏在海底深处,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同学们,立下大志,加紧学习,准备做一个征服大海的勇士!教学反思:1、正如“设计意图”中所说,本堂课,我是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件,上台表演,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2、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3、本堂课,我注意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能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注意创设情境,如,登上海轮去参观大海;请同学们想象着穿上潜水服,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深处进行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的情趣性。另外,让学生在比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自由质疑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开阔、活跃的探究平台。4、不足之处是,由于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充分重视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语言中的优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2、同学们词语掌握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2、学习第3自然段:(1)个别读。思考:哪个词最能体现动物发声的特点?(2)什么叫“窃窃私语”?(3)个别表演——同桌表演(4)全班有感情读“窃窃私语”声。(5)播放课件声音——四名同学学动物声音(6)齐读句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7)拓展练习问: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课件出示填空练习(8)齐读自然段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王老师还知道鲸群能像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3.学习第4自然段:(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2)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3)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7)你还搜集了海底动物的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4.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5.小结:正像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出示资料)师: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各种动物奇特的活动方式,植物的多种色彩,海藻的大小悬殊,都是那样的奇异。据最新资料介绍,海底的生物物种数占地球的近80%,共有20万种左右。人类所需要的许多物质和生产药品的资源都可以在海洋中找到。海底矿物资源也很丰富,石油储藏量是地球储藏量的3倍。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师:这也是赞美海底、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2、同学们,学到这儿,我相信你们已经对海底世界有了很多的了解,如果请你来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海底世界,你最喜欢介绍哪里呢?(四)、布置作业喜欢绘画的你,可以画一画海底奇异的景象,喜欢朗读的你,可以读一读优美的文章,喜欢写作的你,可以写一些你想对大海说的话,喜欢探索的你,可以查一查大海的秘密。《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三篇】设计意图:《海底世界》是1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海参”的“参”),学会其中的17个。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写得好的句子。3.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4.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镜,启发谈话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想到那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9课《海底世界》(出示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感受情境,初学课文1、我们就带上“海底探测仪”去找一找答案,请跟我来,(展示海底美丽的画面)2、海底真美!同学们看,有高耸的山崖,底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五光十色的鱼,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轻声的朗读课文。3、出示自学要求: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4、生自渎课文。5、看了课文,你觉得大海深处是怎样的?6、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的回答了这个问题?7、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文是通过哪几个自然段来具体写这两方面内容的?8、哪几段具体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段具体写物产丰富?三、体验情景,学习2、3自然段1、海面和海底相比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穿上“潜水衣”亲自去走一趟,呆会儿,把你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小潜水员们,准备好了吗?2、课件显示:海面上波浪及海水拍打岩石的声音,镜头慢慢移下,到两三百米处还有小小的波浪,到500米以下时,是风平浪静,由亮到全黑的画面。3、同学们,刚才看了画面,谁来说说,海面和海底有什么特点?4、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风平浪静,海面和海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们先看看这两句
本文标题: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推选【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0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