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8171266
天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试行)教务部编2006年6月目录一、前言………………………………………………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程序…………………2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及要求………4四、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资格认证和要求……………5五、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程序及要求…………………6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7七、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评分标准…………………8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10九、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11十、附件及附表……………………………………………121一、前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规范。2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程序1.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认证。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格认证。4.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确定。由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并组织相关人员对选题进行论证。5.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向学生公布可选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自主报名选题,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选择的题目进行协调。6.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下达任务书(附表1),公布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等有关规定。7.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学生每人进行开题论证并填写开题报告表(附表2)。各教研室检查开题情况,教务部随机抽查。8.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度和质量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中期,教务部、各教研室按要求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附表4)。9.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组织相关教师(或外聘专家)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填写评阅表(附表5)。10.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按要求装订成册,由所在教研室组织批阅。学院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并填写答辩记录表(附表6),教务部组织院教学督导组专家进行抽查并检查评分标准执行情况。1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学院填写成绩汇总表(附表7)上报教务处。12.毕业设计(论文)归档。教研室依据相关规定将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归档,并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作品。31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教研室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书面报告教务部(含主要工作概况、工作经验;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成果、成绩评定;优秀的和最差的学生典型情况;指导教师工作突出的和最差的情况;改革措施和工作效果等)。4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及要求(一)指导教师资格认证1.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2.初级职称人员不得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协助指导;3.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可直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1.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较为深厚扎实;2.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3.熟悉所指导课题的研究情况;4.熟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的要求和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5.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理工类专业不得超过8人;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得超过10人。(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饱满的情绪积极认真地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督促学生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防止各种安全事故发生;2.指导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定期向有关领导汇报;3.制订并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对学生在查阅文献、实验、调研、分析材料、处理数据、提炼观点等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方面进行指导,审定学生的论文提纲或设计方案并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对学生的指导不少于5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5.负责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检查记录(附表3)。5四、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资格认证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格认证1.本科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经过资格认证;2.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前,如果尚有8学分以上(含8学分)的课程需要重修的,不得参加毕业设计(论文);3.在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教务部负责统计不具备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学生名单和必须重修的课程名称及学分数;4.各教研室要对不具备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学生名单进行严格审查,核准后备案并通知学生本人;5.凡不具备参加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可延长学制,并报教务部备案。在延长学制期间,经学院认定具备资格后,可以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开始时间由学院确定。凡属第一次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不按重修处理。(二)对学生的要求1.根据所接受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查阅有关文献和社会调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拟定毕业设计(论文)方案;2.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程表;3.按进程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按期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答辩;4.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否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不及格计;5.要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6.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因故请假,须事先取得指导教师同意,并报主管院长签字批准,否则以旷课论处。一次请假不得超过一周,累计请假不得超过两周。6五、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程序及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的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能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2.课题应尽可能与各学科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实际内容相结合;3.课题应能使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4.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应掌握在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给定时间内可以完成规定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程度;5.要落实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要求;6.每位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如多名学生共同做一个大课题,大课题下的小课题间应有明显的区别界限,小课题应各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和要求;课题不能与以往所做过的课题雷同。(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程序1.指导教师拟定课题。要说明课题性质、课题基础及对从事本课题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地点、阶段性成果形式等内容;2.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的主任全面审核教师拟定的课题并签字确认;3.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汇总审核各系确认的选题,并向学生公布;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由学院协调平衡后落实课题;5.学生选定课题后,指导教师以书面形式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生;6.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如因客观原因必须改变课题,须经教研室批准后,报教务部备案。7六、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都要通过答辩。答辩的主要程序是:1.各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可分设若干个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应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设组长一人,秘书一人。组长可由教研室主任或学术水平较高、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结合生产实际或科研任务的课题,可邀请生产、科研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答辩小组;2.答辩委员会及小组成员名单经学院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3.答辩委员会应在答辩前一周公布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学生名单和次序;4.答辩人应提前准备答辩提纲和图纸,答辩时由答辩人报告论文题目、内容,报告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答辩人报告后,由答辩小组成员向其提问,对毕业设计(论文)中关键性问题进行询问,鉴别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任务,并考核学生所掌握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考察其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答辩小组秘书要认真填写答辩记录表(附表6);5.答辩小组成员根据论文水平与答辩情况,对每个学生写出评语,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成绩,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附表7)。答辩小组在评定成绩发生争议时应充分讨论,必要时可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裁决。6.毕业答辩全部结束后三天内公布成绩,各教研室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附表8)。学生的论文或说明书一律由教务部收齐保管,保管期为三年。8七、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评分标准(一)评语内容一般可包括任务完成情况、论文或说明书水平质量、基本知识、基本操作与技能掌握情况、工作态度与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表现、答辩水平等。评语要明确、具体,避免千篇一律。(二)评分可参考如下标准掌握优秀(90分以上):1.能出色地完成毕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反映出基础理论扎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在方案设计或数据处理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或独创性,有实际应用价值;2.图文质量高,论文结论正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3.实践、实验技能好,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准确;4.完成了指定的文献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质量好;5.在答辩中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回答问题准确;6.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积极、态度认真。良好(80-89分):1.能较好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强;2.图文质量较好、论文结论正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3.实践、实验技能较好,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可靠;4.能基本完成指定文献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质量较好;5.答辩中能正确回答问题;6.在毕业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积极,态度认真。中等(70-79分):1.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所学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图文质量基本合格,论文结论基本正确,文理尚通顺;3.实践、实验技能一般;4.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5.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态度较认真。及格(60-69分):91.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任务;2.图文质量尚可;3.实践、实验技能尚可;4.答辩中能回答一些问题;5.工作态度一般。不及格(未达到60分):1.未完成毕业设计任务;2.图文中有严重错误,实践、实验技能较差;3.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不出;4.工作态度不认真。(三)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按下列三个方面的成绩及其所占比例综合评定。1.指导教师评分:占50%;2.其它审阅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评分:占20%;3.答辩小组评分:占30%。(四)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数一般控制在15%以内。(五)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进取创新,表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展现和反映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积累教学数据,在每届毕业生中推荐遴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存档,每个专业一般推荐1—2份。(六)推荐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是论文成绩优秀,内容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有独到见解和创造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受到有关专家的较高评价。(七)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指导教师推荐,学院组织专项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同意认可后确定。10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一)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及组织管理,实行学院、教研室两级质量监控,由教务部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二)开题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正式开始后,在各教研室进行自查的基础上,教务部组织教学督导组专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及开题工作进行抽查,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名称、类别,毕业设计(论文)地点,指导教师;2.学生是否做到一人一题,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是否符合要求;3.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4.选题是否合适。(三)中期检查: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到中期时进行中期检查,主要内容见中期检查表(附表2)。(
本文标题: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817126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3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