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 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3内科病症-6心悸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编王德敬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推康复研究所王德敬教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模块三内科病证学习情境四心悸案例导入李某,男,50岁。因事业失败,抑郁寡欢,久之得心悸之症,时时悸动,惕惕不能安寐,面色潮红,两脉尺部细弱,寸脉动甚。请写出针灸诊疗方案∮诊断:中医:心悸•西医:心律不齐•辨证:气郁而生痰火,干扰心君,神气失宁•治则:宽胸解郁,豁痰宁神。•处方:心俞、巨阙、关元、内关、丰隆、行间•操作:针刺。提插补泻,行气法。以上诸穴,内关穴行泻法后施行气法,使气行至胸中,心俞用阳中隐阴法,余穴均用提插补泻。1.能依据任务要求查阅《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等图书资料与从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2.具有分析与处理漏肩风临床问题的能力。1.能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历书写要求》与相关知识,进行心悸正确诊断及针灸治疗。2.能制定并实施心悸的诊疗计划。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自信心、责任心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习目标(1)心悸的概念;(2)心悸的临床表现(3)心悸的针灸辨证治疗。心悸的诊断、针灸辨证治疗学习重点教学难点每个学习情境、任务按6个步骤组织教学任务导入信息分析方案制定方案优化模拟实施评价改进问题、案例导入通过信息分析进行辨证、诊察、论治制定完成针灸治疗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操作通过师生评估,进行针灸治疗技术相关知识与操作优化对针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审核并模拟临床操作对针灸治疗技术设计进行评价改进,形成临床诊疗思维布置下一个学习情境、任务教学内容的实施一二3心悸的概述心悸的临床表现心悸的针灸辨证治疗心悸的康复三四知识链接•心悸(palpitation),是心跳异常,自觉心慌不安的病症,又名“惊悸”、“怔忡”。•心悸多与感受外邪、七情所伤、体虚劳倦、药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濡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心悸常分为惊悸、怔忡,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一、心悸的概述•西医学中,心悸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疾病中。•主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阴虚火旺因思虑过度而发,兼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心脾两虚兼失眠健忘,面色恍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弱。•心血瘀阻兼见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唇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二、心悸的辨证要点•心虚胆怯因惊恐而发,常伴神倦乏力,气短自汗,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心阳虚弱兼见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水气凌心兼见眩晕脘痞,形寒肢冷,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烦燥不宁,失眠多梦而易惊醒,便结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1.基本治疗•治则养心安神、宁心定悸。取心、心包的俞、募穴为主。•主穴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神门内关大陵通里•配穴阴虚火旺配太溪、三阴交;心血不足配脾俞、足三里;心血瘀阻配膈俞;心虚胆怯配胆俞;心阳虚弱配关元;水气凌心配水分、阴陵泉;痰火扰心加丰隆、劳宫。•操作毫针常规针刺。除阴虚火旺、痰火扰心外,可加灸。三、心悸的针灸治疗方义•心俞、厥阴俞为心和心包之背俞穴,巨阙、膻中为心和心包之募穴,属俞募配穴法,可调心气以定悸;神门为心之原穴,大陵为心包之原穴,可宁心定悸;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通里为心经之络穴,功在宁心通络、安神定悸。2.其他疗法•(1)电针法每次取主、配穴1~2对,交替使用。选用疏密波,以病人能耐受为度。•(2)皮肤针取心俞、厥阴俞、巨阙、内关、膻中中度叩刺。•(3)耳针取心、交感、神门、皮质下、小肠。毫针刺法或压籽法。•(4)穴位注射取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选用维生素Bl、B12注射液,中药生脉饮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每次选用1~2穴,每穴注射0.5ml。按语•1.心悸可因多种疾病引起,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查找原发病,进行血常规、血沉、抗“O”、T3、T4及心电图,X线胸部摄片、测血压等检查,有助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耳针、穴位埋线、艾条温和灸等,则症状的改善既明显又持久,应用于缓解期,对预防本病的发作亦有一定的效果。•3.应注意调畅情志,避免忧思、郁怒、惊恐等不良刺激,注意休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4.注意饮食有节,忌肥甘厚味、过饥、过饱、酒烟,水气凌心者应限制食盐摄入量。•5.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应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标题:山东中医药高专针灸治疗技术课件03内科病症-6心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7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