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课鸦片战争2一、鸦片战争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国际:英国开展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中国。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参考资料,少熬夜!行闭关锁国政策。(2)直接原因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2、经过(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2)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3、鸦片战争的影响(1)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是一种倒退。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3)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旧民主主义革命反侵略反封建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反侵略反封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4)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5)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爆发原因根本原因: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权益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背景)1、社会条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政治上:出现局部统一参考资料,少熬夜!(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民心基础:人民渴望统一2、主观因素:秦国实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开创皇帝制度(权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质:专制(个人独裁)皇权独尊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巩固和加强皇权:减少失误大夫(监察)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虚设)3、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三、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秦朝国力日益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影响:形成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秦朝二世而亡。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4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参考资料,少熬夜!政管理制度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内容: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③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48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