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精编8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精编8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精编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一篇】活动名称:感官——长棒1教具构成:十根宽度、高度为2.5厘米,长度从100厘米递减至10厘米,且等差为10厘米的红色木棒组成。教育目的:1.通过视觉辨别,感知长棒在长和短上的差异,培养辨别长短的'视觉能力。2.发展用视觉及肌肉感觉别人一度空间差异的能力。操作方法:1.教师介绍工作区域,取铺工作毯、工作卡,介绍今天的工作名称2.教师展示工作:(1)教师从最短的一根长棒拿起,依次拿到工作毯上散放。(2)从最长的一根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按左—上—右—下的顺序触摸,以左端对齐的方式将十根长棒排列成长棒形。(3)拿出最短的一根进行错控。(4)取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进行三段式教学。(5)从最长的一根依次放回。3.幼儿尝试工作。4.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变化与延伸:1.自由造型2.哪一个不见了3.比一比4.与图片配对适用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1.最短的一根长棒是十根长棒的等差。2.逐步学会自我识别错误。3.学习用视觉辨别错误。兴趣点:1.长短不同的长棒可以搭建成各种造型。2.幼儿搬运长棒满足了幼儿协调性及大肌肉发展的需求。注意事项:1.当幼儿取长棒时,注意观察周围,不要碰伤别人。2.从最短的一根开始取,从最长的一根开始放回,一次只能拿取一根长棒。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二篇】活动目的:1.将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2.初步感知立体图形。3.喜欢堆砌,发展创造力。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准备:积木、布袋。活动过程:1.出示不同立体图形的积木,请幼儿摸摸看看,让幼儿数一数有几个面,并尝试堆出不同的组合。2.让幼儿自由组成三人一组,一起玩配对对游戏。老师先在布袋中放入三至四个积木,然后给每组幼儿分发布袋,请幼儿收到布袋后先取出积木细心观察,然后再到活动室辨认相同形状的物品,放进布袋中。3.请各组幼儿拿出收集回来的物品,与积木比较,看看形状对不对。然后运用那些物品进行创作堆砌。4.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和内容。5.请幼儿将布袋内的物品对应着放回原来的位置。总结分享:请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那些物品的。活动评价:1.能给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2.能运用不同物品进行堆砌创作。活动建议:1.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本活动的难度。如布袋内的积木要特征比较明显,便于幼儿配对。当幼儿对配对游戏相当熟悉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如可让幼儿寻找颜色、大小不一样,而形状相同的多件物品。2.“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相当小班幼儿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正方体”和“正方形”的比较,让其知道它们有所不同即可。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玩各种配对游戏,如用连线的方式找一找挂图中相同的图案等。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三篇】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目标: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2、感知“1”和“许多”。活动准备: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ji蛋和一只鸭蛋)。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活动过程:一、找蛋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ji下蛋》。问:ji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幼儿找蛋。二、还蛋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4、请ji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ji妈妈生的蛋。三、玩蛋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2、师:请ji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四、画蛋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ji生蛋》图)原来是这只ji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ji妈妈画蛋。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四篇】设计意图:《分果果》是小班数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物体和物体“一样”的含义,并能对其进行分类。本次活动,通过请幼儿帮助小猫将水果进行分类,学习按照食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且学会用食物标记来表示分类结果,重点强调先分类,再贴上标记。集体尝试按规则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记,使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与物体相同的含义。活动目标:1.能给三种水果分类,并用相应标记表示分类结果。2.进一步感知物体与物体相同的含义。活动重点:按照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进一步感知相同物体的含义。活动难点:先分类再贴标记,按规则进行操作。活动准备:自制动物、水果图片、自制操作材料。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找特征,学习分类1.教师出示小动物和水果图片。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小兔,一个是小猫。2.教师带领幼儿跟小猫、小兔打个招呼。3.出示三篮分类分好的水果,和一篮没有分类好的水果。师:小兔和小猫各自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水果店里都有哪些水果?引导幼儿发现分类好的水果看起来很清楚,没有分好的看起来很乱。4.请幼儿说说小兔和小猫放水果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发现小兔的水果是分类分好的,小猫的是没有分好的)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二、插标记,巩固分类1.出示水果标记,引导幼儿认识水果标记。2.引导幼儿知道将水果标记贴到分类好的'相应的水果篮上。3.引导幼儿帮助小猫,像小兔一样把水果分类分好。请个别幼儿上来进行分类。三、齐操作,加深对分类的理解1.师:小猫家还有很多水果需要小朋友帮忙分类,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猫吧。2.出示幼儿操作材料,(篮子图片和水果图片)。引导幼儿把水果按“一样的分在一起”这个要求,将水果贴到篮子里去,然后把旁边的水果标记贴到相应的框里。3.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先分类再插标记。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5.挑选几个幼儿操作材料,进行展示交流,观察交流有没有分错的,并进行改正。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小猫是混放的,小兔是分类放的。并学习像小兔一样分类放水果。了解水果标记,能正确使用水果标记。操作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并且加深对本次分类规则的掌握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五篇】一、活动目标:1、能按颜色标记帮苹果分类。2、学习根据点数和苹果匹配。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二、活动准备:1、果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苹果以及各种标记。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苹果的卡片若干,装苹果的礼盒人手一个。三、活动过程:一、讨论活动1、导入今天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苹果!有红的、黄的。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苹果?有几个?”4、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苹果,有三个苹果!还有绿颜色的.苹果,有两个!幼儿B:我有一个黄颜色的苹果,还有三个蓝颜色的苹果。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苹果,可真开心!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失去水分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果园,我们把苹果种到果园里去好不好?三、种苹果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果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我们要怎么种苹果才最好呢?幼儿:这里有个粉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红颜色标记。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苹果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师:那绿颜色的苹果,我们要种在那里呢?幼儿:绿颜色的苹果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苹果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师:在果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幼儿:我发现有不同数字圆点点。幼儿:黄色的果树上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红色的果树上里有四个圆点点。师:对了,这些果树上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苹果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苹果怎么种?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个苹果,两个圆点点种两个苹果。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苹果种到果园里去。小结:我们种苹果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苹果有几个,和哪个果树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苹果种上去就可以了。2、幼儿操作四、观赏果树和小朋友一起检查苹果有没有种对。五、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种的苹果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六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三、活动准备动物卡片一套(请大、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四、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2、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大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3、他们到我们班做完客人,还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他们要走了,我们跟他们再见。4、刚才有动物宝宝们打来电话想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是一群牛宝宝们,你们看到他们发现了什么啊?他们是排着队伍来的,是从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吗?先在他们口渴了老师这儿有牛奶你们说怎么分好?(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牛宝宝走了,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但现在不告诉你们是谁?请你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回去看看到底是谁?这个小动物说我们很能干给他们排排队分一分好吃的东西好不好?1、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并对操作好的幼儿进行表扬。2、帮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会操作的幼儿。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第七篇】活动目标:1、能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2、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重点: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活动。活动难点:找出比5小的图片朋友活动准备:1、与幼儿操作材料相一致的磁性实物图片若干,实物投影仪。2、数量1---6的实物图片人手一套,分类盒人手一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片。二、引导幼儿目测数群,感知数量为1---6的图片⑴你们先看看,盆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什么?自由讲述个别讲述⑵现在我们再看看每张图片上的东西各有几个?如:3只篮子、5块蛋糕(注意量词的正确运用)自由点数个别讲述⑶深入提问,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目测数群的方法。问:你是怎么知道××有×个的?(如:三个小苹果加一个大苹果,合起来是四个苹果)三、通过寻找比5少的实物图片,学习比较5以内的数量的多少。1、请幼儿找出数量为5的图片。2、寻找比5少的图片,游戏:“找朋友”要求:请小朋友帮助5找到比它数量少的朋友,找到了,就把它插在这个分类盒里。一边找还可以一边说,你找到了×个××,它和5比怎么样?①幼儿操作、讲述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业,(老师对找出2个或2个以上的幼儿给予表扬。)②鼓励幼儿第二次操作a要求:你再找找,有没有比5个蛋糕少的图片朋友了?b启发幼儿找到所有的比少的朋友c个别展示介绍,如:我找到了2个气球,和5块蛋糕比,蛋糕多,气球少。3、教师小结:我们帮5块蛋糕找到了4个朋友,它们是1、2、3、4。四、引导幼儿有序地排列图片⑴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图片做成好看的图书送给小班的弟弟
本文标题: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方案(案例)【精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4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