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职业院校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1_8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沈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2011年10月28日(沈阳)杨克硕导教授博士18940019666ZJCYK_000@163.COM职业学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案例分析2011-11-52杨克硕导教授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创建学习型城市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专家18940019666ZJCYK_000@163.COM2011-11-53目录►一、建设背景►二、建设基础►三、思路目标►四、建设内容►五、未来展望2011-11-54一、研究背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正在实施以注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振兴战略。目前,制造业直接创造的价值占年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整个工业生产总值的五分之四,为国家财政提供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从业人员达8043万人。4(一)职业教育建设发展背景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至今已有1600所职业院校得到中央财政支持。通过发挥这些基地的骨干作用和带动作用,全面推动了各级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2011-11-55职业教育新起点提高质量新阶段2011年2006年2005年2001年810万人/2200万人(中)扩招100万人扩招100万人398万人/1165万人招生增长:104%在校生增长:7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0%-74%1100万人(高)2011-11-56LastModified:2004兺06懍14粧10:19湰屃2011杨克(二)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素质提出新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技能型人才------人才结构素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数以千万计专门技术-数以亿计的劳动者;●技能型人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昀直接、昀密切、昀敏感的教育培养结果;●人才结构素质: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与供给的数量、结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背景之二2011-11-57社会社会转型城镇化竞争世界分工全球化经济经济转轨市场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科技技术进步信息化社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社会转型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772011-11-58Tb-0071.以“市场化”为实质的“经济转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中国市场化率达到80%(06、07、10年市场化指数为70%、76.8%和80.8%);已超过国际临界水平(60%),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国际上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地位的国家已增长到76个。所有制结构--企业属性;市场机制已经替代计划体制成为中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2011-11-59Tb-1192.以“工业化”为主线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工业化历史经历200多年的实践,工业化一直是现代化核心内容;目前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只有64个,占全球人口比重不足20%。中国1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2%,将为世界工业化做出重大贡献。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到了中期阶段从国家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构、对外贸易结构看,工业经济占有主体地位,中国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大国”2011-11-5103.以“城镇化”为基础的“社会转型”变社会分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面向人人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公正(起点公平)目前,每年进城务工农民已经达到1.5亿。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速度加快使中国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199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1.5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达45%。我国城镇人口达5.77亿人,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4亿人。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社会形态变迁的昀大特征表现为从前一个社会到后一个社会的职业性人口大迁移”。社会就业结构发生变动2011-11-511Tb-179十五大:大力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七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已经到了相互渗透、不能分离的新阶段。国务院机构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背后是新型工业化。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2007年底,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7.9%,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37.6%,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近90%。到2010年,我国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年均增长17.6%。4.以“信息化”为引领的“技术进步”技能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社会进步历程: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2011-11-5125.以“全球化”为平台“国际竞争”12进出口生产:两次大机遇(1)20世纪80年代,抓住国际以轻纺产品为代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加工产业,形成比较优势。(2)20世纪90年代,抓住国际产业机构调整,促进机电产业发展,机电产品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目前中国,已被誉为“世界工厂”。2010年进出口总额近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目前全球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80家到中国投资;世界工业企业中100强中已经有90多家在中国投资。对外贸易:2001年中国加入WTO,加快国际化进程。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工业产品已有220多种.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化大国,在向国际化强国转变。2011-11-513LastModified:2004兺06懍14粧10:18湰屃2011杨克(三)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增强学习职业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培养。”背景之三2011-11-514关键词:提高质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质量。组织制定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做好职业院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2011-11-515z《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¾以行动计划实施为抓手,全面落实《规划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任务。¾问题入手、突出创新、重在行动、务求实效。¾到2012年,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能力全面提高,保障事业发展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显著提升,就业贡献率和经济贡献率明显增强。¾事业发展、服务产业、改革创新、基础能力等。¾10大计划、30个项目。规定了支持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政策1. 基本思路2. 基本特点3. 总体目标4. 四个分目标5. 重点任务和主要内容2011-11-516176LastModified:2004兺06懍14粧10:18湰屃2004兺06懍14粧(四)沈阳经济区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新期盼2010年4月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第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沈阳经济区包括8个城市(沈阳、铁岭、营口、鞍山、辽阳、阜新、本溪、抚顺).2.沈阳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89.8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60.9%.3.沈阳经济区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为14019户.沈阳占22.3%4.沈阳市GDP以14.4%的速度发展,连续三年每年GDP提升了2.4个百分点。GDP每提升2.4新增就业岗位近15万。企业现代化程度提高,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2011杨克背景之四2011-11-517LastModified:2004兺06懍14粧10:18湰屃2011杨克1.沈阳市在机床、通用设备、重矿、环保、数字化医疗、新兴汽车等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产值、利润均占全市工业的50%以上,加之其它制造业领域创造的价值占工业生产总值85%以上。2.国家科委将沈阳市列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试点城市”,沈阳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2011-11-518二、建设基础建设基本体系建设对接平台建设设备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特点特色2011-11-519(一)建设基本体系1.学校概况(1)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和沈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两个校牌一个班子,省教育厅批准公办校;(2)由沈阳市机电学校、沈阳市机械工业学校、沈阳市商贸学校三所学校以优良资源整合成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3)以强强联合为基础,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立足沈阳工业立市、服务辽宁、辐射全国,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沈阳市首家万人规模职业学校。2011-11-520(4)学校占地12.1万平方米,建筑9.45万平方米;(5)专职教师347人,教职员工510人,退体员工500人,有研究生学历的66名,高、中级教师占6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84%以上,学校每年还从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80名以上;(6)共开设23个专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信息及三产业为辅,其中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为省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省示范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为国家机械行业骨干专业。(7)近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四万余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与技术应用型人才。2011-11-52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校视察2011-11-52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校视察2011-11-52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省委书记)李克强、国务委员陈至立、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省长陈政高听取校长汇报办学经验2011-11-5242.资源重组三所学校情况沈阳市机械工业学校(沈阳机械工业职业大学)沈阳市机电学校沈阳市商贸学校2011-11-525(一)建设基本体系3.建设规划基础3.建设规划基础●专家团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顶层设计●建成具有工厂模式:生产仿真型、虚拟型、实战型的校内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实施校企合作.为教学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对接平台.集教学、生产、科研、实习、实训于一体,形成工学结合资源共享、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校长为职教集团负责人●各专业主任为职教集团对应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兼创新工作室主任►机构2011-11-526(二)建设对接平台●人才培养●专业岗位●技术提升●社会服务●人力服务●信息交流●智力支撑●员工培训●职业鉴定●校企对接●资源共享平台教学工作一体结合●教学创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工作室►服务产业►横向多元►纵向多层►人才培养►新机制►新体制►新体系建立体系►企业创新►生产项目►仿真项目►对接产业►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工作平台工作平台打包配送人才超市综合汇总分析反馈市场信息技术服务服务企业平台2011-11-527(三)建设设备设置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千万元●有效使用台数科学配置●与学生数量相配套设备设置►真实工作环境为标准: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实训基地构成-实习实训项目-专业领域-服务领域信息技术●计算机嵌入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模拟实训系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在虚拟环境中学到真实技术。►全天开放电子阅览室和网络教室2011-11-528(四)师资队伍建设z企业z技术专家z技术能手z高级工程师z实训指导z教师团队专兼结合、校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1_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