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等差数列教案1《等差数列》教案设计授课教师授课班级课题等差数列(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力目标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的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复习回顾(2分钟)数列的定义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引入(3分钟)某人要用彩灯装饰圣诞树,这个人做事喜欢按一定的规律去做,他在圣诞树的顶尖装上1个彩灯,在第一层装上4个,第二层装上7个,第三层装上10个,第四层装上13个。如果有第五层,你能猜得出他要装上多少个彩灯吗?他的规律是怎样的?你能根据规律在()内填上合适的数吗?(1)1,4,7,10,13,()(2)21,,22,(),23,,…(3)8,(),2,-1,-4,…(4)-7,-11,-15,(),-23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讲授新课(16分钟)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用符号表示:教师活动:分析定义,强调关键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1.数列(1)(2)(3)(4)的公差分别是多少?参考资料,少熬夜!2、(5)1,3,5,7,9,2,4,6,8,10(6)5,5,5,5,5,5……是等差数列吗?3、求等差数列1,4,7,10,13,16,…的第100项。师生一起讨论回答。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即:即:即: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思考:已知等差数列的第m项和公差d,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答:例题讲解(8分钟)高中等差数列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由a1,d,n,an“知三求一”,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3)通过作等差数列的图像,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用,渗透方程思想。教学重、难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识结构:一般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法递推公式法等差数列表示法应用图示法性质列举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观察下列数列:1,2,3,4,……;(军训时某排同学报数)①10000,9000,8000,7000,……;(温州市房价平均每月每平方下跌的价位)②2,2,2,2,……;(坐38路公交车的车费)③问题:上述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会发现很多规律,如都是整数,再举几个非整数等差数列例参考资料,少熬夜!子让学生观察)规律: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引出等差数列。(二)新课讲解: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表示。问题:(a)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用递推公式表示为或.(b)例1:观察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1)1,-1,1,-1,…(2)1,2,4,6,8,10,…意在强调定义中“同一个常数”(c)例2:求上述三个数列的公差;公差d可取哪些值?d0,d=0,d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数列)的单调性:为递增数列,为常数列,为递减数列。例3:求等差数列13,8,3,-2,…的第5项。第89项呢?放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求a89,从中找出合适的方法,如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累加法,然后引出求一般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求.(1)由递推公式利用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由等差数列的定义:,,,……∴,,,……所以,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验证n=1时成立)。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导方法,不能代替严格证明。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2)累加法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验证n=1时成立)3.例题及练习: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追问:(1)-232是否为例3等差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2)此数列中有多少项属于区间[-100,0]?法一:求出a1,d,借助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a20。法二:求出d,a20=a5+15d=a12+8d在例4基础上,启发学生猜想证明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1cm,最低一级宽119cm,中间还有3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请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观察图像特征。思考:an是关于n的一次式,是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定义和通项公式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公式的应用,有些应试教育的味道。有时抢学生的回答,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氛围不好。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出乎设计的意料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等差数列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一项的值;会根据等差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启发、讨论、引导、边教边练边反馈的方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的精神,增强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如图1所示: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1支,这个V形架的铅笔从最下面一层往上面排起的铅笔支数组成数列:1,2,3,4,……②某个电影院设置了20排座位,这个电影院从第1排起各排的座位数组成数列:38,40,42,44,46,……③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各种尺码(表示以cm为单位的鞋底的长度)由大到小可排列为:25,,24,,23,,2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三组数列有什么变化规律?生: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参考资料,少熬夜!于;数列③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设计说明:采用边教学边反馈的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程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数列①、②、③的特点。提出问题1:上面三个数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教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它的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d的数学表达式为:。基础训练:1、上面数列①的公差d=;数列②的公差d=;数列③的公差d=[设计说明:有利于学生扫除语言与符号转换的障碍]2、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出它的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6,10,14,18,22,……;(2)9,8,7,6,5,4,3,2;(3)3,3,3,3,3,3;(4)1,0,1,0,1,0,1,0.提出问题2:任何一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等差数列,公差一定是正数吗?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2)等差数列的公差d可能是正数、负数、零。[设计说明:从具体数列入手,有利于较多基础差的学生理解等差数的定义,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转换成具体的步骤:求后面一项与前面一项的差,看这些差是否相等]提出问题3:等差数列的公差d的数学表达式为:,揭示了求公差d可以用哪些式子表示?师生共同活动:等,变式:提出问题4:如果等差数列只知道首项,公差d,那么这个数列的其他项如何表示?师生共同活动:…,[设计说明:问题3、问题4的提出训练学生的变参考资料,少熬夜!形思想、递归思想,从而引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学生容易理解通项公式的变形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学等差数列教案42。2。1等差数列学案一、预习问题: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即或。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公差时,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数列为递减数列;时,数列为常数列;等差数列不可能是。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5、判断正误:①1,2,3,4,5是等差数列;()②1,1,2,3,4,5是等差数列;()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④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⑤数列是等差数列;()⑥若,则成等差数列;()⑦若,则数列成等差数列;()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6、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二、实战操作: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是不是等差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3)已知数列的公差则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例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本文标题: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6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