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12022学年沈阳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下学期4月语文试卷答案
2021-2022学年沈阳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挚.痛(zhì)淳.朴(cún)校.对(jiào)苟.捐杂税(kē)B.淋.漓(lín)峰.拥(fēng)独裁.(chái)心不在焉.(yān)C.什.物(shí)嗥.鸣(háo)选聘.(pìn)兀.兀穷年(wù)D.幽.然(yōu)污秽.(suì)澎湃.(pài)鲜.为人知(xiǎ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A.逆境也愁肠百结而是B.逆境还百无聊赖而是C.困难也愁肠百结只是D.困难还百无聊赖只是3.下列各项中对语法知识分析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前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内涵”是名词,“和”是介词,“优秀”是形容词。B.“最”是副词,“的”是助词,“从”是介词。C.“到”是连词,“六朝”是数量词,“明清”是形容词。D.画线句是病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应该调换顺序。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的叙事诗。B.《孙权劝学》选自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吴下阿蒙”出自此文。C.《说和做》是回忆闻一多先生的文章。作者臧克家,著有诗集《红烛》等。D.《老山界》运用了第一人称,作者是陆定一。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5.走进名著,完成下面各小题。(4分)(1)“拉车去了!”他似睡似醒的说,嗓子里仿佛堵着点什么。“呕!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你不回来吃,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你别把我招翻了,我爸爸是光棍出身,我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明天你敢再出去,我就上吊给你看看,我说得出来,就行得出来!”“我不能闲着!”“你不会找老头子去?”“不去!”“真豪横!”选文中的“我给你炒下的菜”中的“我”是,“老头子”是。(2分)(2)对下列名著内容的表述与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中曹先生因为不愿意昧着良心给旷课的阮明及格的分数,被打击报复。B.《骆驼祥子》中虎妞出场时,是一个大胆泼辣、爽快利落、没人敢娶的老姑娘。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途中,在五庄观偷吃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D.《童年》中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是外祖父,他用钱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认全。6.诗歌填空。(请规范书写)(8分)(1)阿姊闻妹来,。(2),寒光照铁衣。(3)策勋十二转,。(4)杨花榆荚无才思,。(5)故园东望路漫漫,。(6),弹琴复长啸。(7)《木兰诗》中用机智幽默之比喻,也是木兰女扮男装之奇迹的圆满解释:,?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7题。(3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全诗紧扣“闻”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抒写诗人在洛阳闻笛的感受。B.“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C.第三句点明时间,听到的《折柳》曲,深深触动了诗人浓浓的客愁乡思。D.全诗问句起笔,问句结束。间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余音袅袅,回味无穷。(二)阅读选文,完成第8~12题。(15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司马光勤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①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②,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俟(sì):等到。②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强志:记得牢。志:记,记住。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非.复.吴下阿蒙:()(2)患.记忆不若人:()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患记忆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风起B.俟能讽诵乃.已蒙乃.始就学C.及.长及.其家穿井D.书不可.不成诵可.以为师矣10.翻译下列句子。(5分)(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2)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1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2分)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12.(1)【甲】文中侧面写出吕蒙通过学习而有惊人长进的句子是“”(原文回答)(1分)(2)【乙】文中司马光能够“博闻强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三)阅读选文,完成13-14题。(5分)【材料一】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疫情防控专班发布通知,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沈阳市现阶段疫情防控形势,经研究决定,自3月14日起,沈阳市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活动,改为线上教学;全市幼儿园停园;校外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沈阳市中小学刚刚开学不久。本来校园里书声琅琅,笔声沙沙,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反扑,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戛然而止。【材料二】上网课家长要“疯”了?一家长崩溃吐槽网课现状,引起网友共鸣。沈阳的一位家长是全职妈妈,在家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看孩子上网课,就这一个任务,真是比上班还要累啊。家长们对于孩子在家上网课,表示非常难受。那么家长如何在家监督好孩子上网课呢?专家给出了建议:建议1: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安排表。和孩子一起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家长一定要核实计划完成度。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一天的任务,而家长充当的是最后核实督促的角色。建议2:家长做好幕后指导。初中学生比较敏感,专家认为,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与尊重,让孩子明白“我相信你,但前提是你要做到”。建议3:家校沟通很重要。专家提出:“家长一定要明确学校、学科老师对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有什么建议,你有什么疑惑,要跟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展示平台,把孩子的成果、学习方法、良好习惯等发布到班级群里,增加孩子的成就感,促进孩子的自主管理。【材料三】面对疫情,沈阳市第七中学各级领导精心设计,统筹安排,让“双减五育”在“方寸屏幕”悄然推进,让“幸福教育”在“云端课堂”浪漫演绎。按照校园时间安排好各科课时。音乐、美术、体育课,一节不落,眼操、广播操按时按点,班会、才艺表演、读书交流丰富多彩。陆续展开“兴来挥毫百纸尽,居家依旧踏凌云”——沈阳市第七中学初二年级居家学习书法作品展;“疫”无反顾吾辈当先,心怀家国奋勇向前——沈阳市第七中学主校区举行线上升旗仪式;疫起“云”上学习,线上“风”采卓然——沈阳市第七中学网课“风云人物”评比活动等等。班主任及各科老师除了上网课、网上批改作业、卷纸之外,他们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的动态,用个别视频沟通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希望家校合力,渡过难关,静待花开,重返校园。13.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自3月14日起,沈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活动,改为线上教学授课。B.专家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家长一定要核实监督孩子计划完成的进度。C.专家建议,家长要跟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展示平台,展示孩子成果。D.沈阳市第七中学从领导到老师积极应对疫情,精心设计网课,开展各式各样丰富活动,希望渡过难关。14.第七中学的小茗同学根据今年疫情在家上网课的情形写出一句上联,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对出下联。(3分)上联:静心居家上好网课家校合力,下联:(四)阅读选文,完成15-17题。(8分)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15.选文第一句“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什么作用?(2分)16.选文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7.对于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选文中看出朝鲜战场艰苦,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丝毫也不觉得苦。B.吃着炒面就着雪的战士想祖国,但是不愿意回去,因怕没有完成所给的任务。C.当作者问战士对祖国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战士毫不犹豫地回答什么也不要。D.选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五)阅读选文,完成18-22题。(19分)疫情里的亲情尤今①好友阿雁的娘家在吉隆坡,事亲至孝的她,婚后多年,不管有多忙绿,每个月总会抽出三四天回去探望母亲,由于她做的是夫家的生意,不愁无法告假。②两年前,疫情蹂躏全球,无法定时省亲的阿雁,变成了烙板上的一只青蛙,跳来跳去,却跳不出心中火急火燎的焦灼。老母亲年过九旬,生命的烛火闪烁不定,正是争分夺秒以尽孝道的时候,然而,反复无常而又纠缠不休的疫情,却像一条又长又粗的绳索,把她捆得紧紧的、死死的,寸步难移。③有朋友建议:“你可以透过视频和她晤面畅谈啊!“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她已经患上了失智症,昨晚,哥哥尝试让我在视频上和她对话,可是,她却当我是陌生人,频频问我:你是谁啊?唉!”④最近,难耐思亲之苦的阿雁,终于通过了“叠床架屋”的手续,获准回返吉隆坡去探望老母亲。根据规定,抵达吉隆坡之后,她必须在酒店住上21天,自我隔离;省亲之后回返新加坡,又得隔离7天。换言之,为了探访母亲,她必须耗上28天的时间以面对四壁,自我“囚禁”。⑤朋友不明所以地问道:“你母亲患了失智症,已经认不得你了,你又何必如此费心地赶回去探望她呢?”阿雁淡淡地应道:“她不认得我,可我认得她啊!”⑥阿雁在吉隆坡住了长长的一个月,日夜陪伴母亲。老母亲时而彻底糊涂,时而处在“半清醒、半迷糊”的状态中。糊涂时,会问她:“嗳,你到底是谁啊?为什么老在我家晃来晃去?”然而,有的时候,看到阿雁,却又会高高兴兴而又无比亲昵地唤她的小名:“啊,小番茄,你回来啦!”阿雁小时脸庞圆滚滚、脸色红彤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沈阳市第七中学七年级下学期4月语文试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46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