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5篇
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5篇【导读】这篇文档“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1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一、2011年港口工作回顾1、吞吐量2011年度1~10月码头吞吐量达到15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万吨,预计全年完成180万吨,与今年目标200万吨相差20万吨。主要原因是:(1)受宏观经济和市场影响,部分产品滞销,影响生产产量;(2)部分原料和产品运量从公路和铁路进行了分流;(3)因环保原因,部分生产装置进行改造,影响生产量。2、主要工作成绩(1)投入800多万元进行安全隐患整改。2011年对南化5号码头进行了趸船更新,并进行了安全专项评价;利用原南化5号码头趸船进行大修改造,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将其与原南化4号趸船进行置换,消除了南化4号码头趸船严重老化安全隐患。(2)对危险货物码头的装卸工艺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管道输送缺乏紧急切断和停止连锁进行改造完善;(3)加强码头的“二级管理,三级监控”工作,通过强化直接现场管理、工艺管理和HSE300分考核等措施,实现码头安全生产无事故,并保证了连续多年码头安全平稳运行。3、存在问题(1)南化6号码头改造工程批准岸线170米,因资金和码头装卸货物品种变化原因,只建设了110米岸线码头,此码头只能作为大件装卸使用。(2)码头功能配置不合理,主要存在问题:部分码头靠泊能力较小,装卸效率低下,与实际需要相比,显得不足。二、2012年港口工作计划1、码头吞吐量2012年公司无新建项目投产计划,预计整个公司生产将与2011年持平,码头吞吐量将在180万吨左右。2、公司90KT制氢项目将2012年全面启动,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有50~90万吨煤从水路进港;公司与合资公司DSM建设20万吨已内乙酰胺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周期为两年,预计2013年建成,每年将增加30~50万吨硫铵从消遣出厂。这两个项目均要对现有码头(南化2-2泊位和南化0号码头)进行改造,预计2013年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装卸能力,南化码头吞吐量将会有增加。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建议1、南化6号码头改造110米大件泊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具备了大件装卸功能,且我公司化工机械厂作为中石化化工机械制造基地已形成了大型机械制造能力,急需从该码头装运大件出厂,所以恳请贵处对该泊位竣工验收予以支持。2、自港口建设费征收以来,我公司每年要增加400万元成本,这对一直效益不佳的南化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我公司有许多货物为低价值物质,本身就没有效益,所以恳请贵局向交通部反映企业的困难,予以部分货物减免等优惠政策。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洪泽县港口工作汇报2洪泽港口管理工作汇报洪泽因洪泽湖而得名,洪泽湖纵跨洪泽,与淮河、大运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相接,水系通江达海,水上运输发达。因水上货物周转量大,加上水上运输成本低,因此洪泽的主要工业原料、粮食、工业产品等大多采用水上运输方式,即节约了成本,也增强竞争优势,导致企业及个人投资港口的积极性很高,洪泽县辖区内大小港口有30余个,泊位500吨港口有16个.有经过水利部门审批的、也有经航道部门审批的,目前还没有港口是经过港口管理部门审批的.洪泽元明粉、芒硝矿、工业盐、粮食、等均从水路运往全国各地。洪泽县的内河港口岸线资源丰富,辖区内岸线长度为386公里,可利用的岸线资源为57公里。洪泽县港口管理职能于今年3月5日由洪泽县运输管理所转交到航道站,负责对本辖区内港口的日常管理工作。现将洪泽的港口管理情况汇报如下:一、港口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洪泽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港口管理机构,港口的行政管理职能交由航道站代为管理,没有装备、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经费等;航道站人员参加了港口管理培训,但是目前没有港口管理执法证,港口行政执法主体是交通局。如果能够成立洪泽县港口管理局并在洪泽县航道管理站挂牌,那么执法人员在管理上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港口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洪泽港区内的港口大多数是以前的老码头,主要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洪泽湖沿线、洪泽砚监河、张福河、草泽河等航道沿线,港口主要从事元明粉、芒硝、黄沙、石子、水泥、煤炭、钢材、粮食以及工业产品等物资装卸,这些港口的基础设施基本处于老龄化状态,加上多数是效益不好的企业在运作,有的甚至已经破产,码头上的吊机及附属设施基本上是八十年代初投产的。还有部分码头现在已归私人所有,管理起来困难很大。为了加强对辖区的各码头的管理,我们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辖区内港口岸线上的所有码头进行排查逐一登记、建立档案。2、在国家主要法定节假日如(元旦、五一)对辖区内的重点码头进行检查,查阅码头吊机的日常维护保养、钢丝缆的更换等台帐;危险品码头,在危险品装卸过程中亲临现场监督是否按操作规范进行,是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等。3、辖区内的两个危险品码头装卸时,要求提前24小时向我单位申报,船舶到港后,我站负责港口管理的同志及时到现场实行监管。4、对辖区内的所有码头的装卸尽可能地做到实时监控,经常深入港口了解情况,和港口业主进行交流与协调,要求他们注意港口经营安全,经常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及时将港口的吞吐量进行统计报送给我站,有利于我们掌握相关的货物种类、数量等情况。三、洪泽港口的初步规划我县港口建设优势:1、区位独特。洪泽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洪泽湖东岸,与淮河、大运河、长江入海口、苏北灌溉总渠相接是豫、鲁、皖等省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2、水上交通便利。县内五水通航,洪泽湖南线、苏北灌溉总渠、张福河等航道常年通航,张福河紧邻洪泽湖南线航道,水上运输直达安徽的明光、滁州等地,从张福河直通大运河沿岸各地,并与周边等地连成一个交通便捷的水路交通网。2007年,水运等共完成货运量1000万吨,货物周转量5000万吨公里。3、资源丰富。洪泽是元明粉、芒硝矿等资源的主要产地,元明粉储量为5000万吨以上,年生产芒硝35万吨;黄集探明大型岩盐矿床,岩盐储量达11000万吨;我县还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盛产大米,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经过调研,可建造大型港口的地点有两处:1、洪泽湖草站至发电站中间地带。此处位于复线船闸上游,总长1000余米,宽200多米,可建造年吞吐量300-500万吨的大型港口。该地段一直是我县砂石集散地,不经过复线船闸,降低了运输成本,港口建成后全县所有砂石都将集中在这里调运周转。2.黄集与二河闸中间地带。此处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右岸,在328省道大桥两侧,地理位置适合建造大型港口。该处建港口的发展空间大,有提升潜力,与洪泽县工业园区紧邻,工业园区原料进港,产品出港可以一步进出,转运方便,还与铁路、陆路相连,达到无间隙运输,并可与盐化工区码头形成互补,能有效解决工业园区货物周转问题,降低全县产成运输品成本。四、我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的缺陷由于我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缺乏前瞻性,未能将我县已拓宽的汛北干渠航道列入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范围,该航道于2009年由县水利局和县政府共同投资7000余万元对航段所属砚台船闸及航道进行扩建及航道整治,航道底宽现已拓宽至60米,已完全达到四级航道通航标准。目前500吨级船舶可常年正常行驶,高水位时可通航1000级船舶.它是我县工业圆区的唯一水通道,我县的银珠化工集团、清华科技园、九鑫钢铁厂、福斯特化工等重点企业在这条航道上都拥有自己的码头,企业的原材料、工业品都从这里进出港。因我们未将汛北干渠航道列入港口岸线规划范围,现主要是县水利局进行水利职能管理,港口管理在这里出现严重缺位现象,特别是福斯特化工的危险品码头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五、建议和对策港口管理职能一直是由其他部门代为履行,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洪泽港口管理的现状建议:1、加强港口岸线管理工作,做好港口规划,科学利用、有效保护港口资源,促进港口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成立专门的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并挂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站有5名同志参加培训,暂时没有港口执法证件,不利于港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能够成立洪泽县港口管理局并在洪泽县航道管理站挂牌,那么执法人员将拥有一个合法的执法主体,港口管理的质量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3、港口管理无经费、无装备,导致港口管理工作不力,无法对内河港口实施全面、科学、统一、高效的行政监管,缺乏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手段,更缺乏保障管理的资金来源。4、定期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今年3月份刚接手港口管理工作,业务上的陌生、人员上的不熟悉,导致我们的港口管理工作起步艰难,上级管理部门要经常举办业务培训,也可以会代训,创造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彼此提高。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提升港口管理部门的社会知名度,让全社会公民、法人、社会组织共同关注港口管理工作,重视港口管理,使港口管理工作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港口汇报材料3连云港港口建设发展情况汇报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2010年11月29日)今年年初,罗省长率省各有关部门在连召开连云港港口建设协调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连云港港口建设和发展有关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时值年底,罗省长在百忙之中再次带领省相关部门亲临港口视察调研,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港口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建好港口、服务沿海开发、加快构建龙头引擎的信心和决心。下面,简要汇报一下连云港港口开发建设的主要情况。一、今年以来港口发展情况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罗省长年初召开的协调小组会议的要求,在省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港口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截至目前,港口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357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9.8%、29.7%;苏北地区60%以上货物选择从连云港进出,中西部地区货源占全港口的50%以上。一是30万吨级航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导试挖工程提前实现阶段性目标。累计完成投资18.2亿元,其中今成试投产,氧化铝、散化肥泊位水工主体完工,液体散货泊位后方陆域加快形成,军地双方就海军79大队新基地方案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两翼港区开发全面启动。徐圩港区、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将与连盐铁路一并开工建设;徐圩港区原油管道完成研究方案论证;赣榆港区5万吨级航道和防波堤工程初步设计获得批复,起步区码头工程完成工可;灌河港区码头岸线申请已上报交通运输部。服务功能大大增强。空港临时开放获得批复,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南京海关预验收,近期国家海关总署等四部委将组织正式验收,年内封关运作,口岸一站式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保税港区申报请示已报省政府。三是桥头堡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物流场站发挥效益。以省政府“江苏连云港服务中西部发展”推介活动为契机,切实推进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与郑州等沿桥城市结成大陆桥物流联盟,已投产的西宁、侯马、淮安、洛阳、银川等场站集装箱处理量增幅超过30%,新布点的新沂、徐州、宿迁、西宁等场站加快建设。支持政策作用凸显。中海集团给予部分远洋航线实行基本港政策,新开辟澳新、中东等10条集装箱航线和北美、欧洲2条杂货班轮航线;铁道部给予陇海沿线12个站点发往连云港的集装箱班列15%下浮优惠政策,新增直达连云港列车12列,今年以来,集装箱班列累计完成19万标箱,同比增长67%,其中过境运输7万标箱,同比增长55%;自9月15日实施高速公路集卡车通行费全免日趋完善,集装箱物流信息服务覆盖面达80%,作为铁道部试点的连云港多式联运安全智能物联网应用系统正在加紧开发。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发展,连云港港口无论是在功能提升、吞吐规模上,还是服务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公、铁、水、空、管立体集疏运体系有效构建,“一体两翼”组合港全面开发,从根本上破解了港口陆域狭窄、航道不深、码头不大、疏港不畅等难题,大大提升了连云港港口“连接南
本文标题:港口工作调研会汇报材料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32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