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4篇)
好文档,供参考1/31《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榕树的大而茂盛,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了解静态和动态描写、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受榕树的大而茂盛的生命力之美及鸟飞鸣欢之壮观景象。教学难点:了解动态和静态描写并运用本课写法进行小练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定向诱导:1、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充满生命绚丽的梦想,它吸引天下的人儿深情向往。它就是今天好文档,供参考2/31老师要带领大家一同走进的鸟的天堂。(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了解到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两种不同的景物,一起来说:(板书第一次榕树)第二次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首先来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生齐读)2、引导全班同学交流、引:刚才同学们自学得都很认真,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自学成果呢?(1)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河面上,那叶子真绿得可爱。从这句话,我体会到这是一株茂盛的榕树。(师板书茂盛)(2)这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从远处看,仿佛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从这里,我体会到这是一株茂盛大榕树。(板书大)3.师引导看图片,对着图片说你看到了什么?榕树的根很多,样子也各不相同。有的伸进泥土里,有的垂到水面,还有的悬在半空中。好文档,供参考3/314.师解说:悬在半空中的称为气根,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粗壮的是支柱根。书上是怎样给大家介绍的?谁来读读?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根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是呀,正是这样柱根相连,柱枝相依,枝叶扩展,经过五百年的历史,创造了独木成林的奇迹。这株榕树覆盖了小岛的面积达到15亩,相当于100多个教室那样大。此刻,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一株大树。作者见到这株榕树是怎样的心情呢?惊奇,赞叹。谁来带着这种感情给大家读读巴金爷爷的感受?5.引读:是呀,假如你是巴金爷爷,站在这么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树面前,你会说:这真是一株大树,我见过许多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假如你给一个没有见过这株榕树的朋友介绍榕树的样子,你会说: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从远处看,仿佛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过渡语:作者抓住了榕树的枝干和根的多描绘了榕好文档,供参考4/31树的大而茂盛,那对最具生命力的绿叶又作了怎样的描写呢?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出声朗读第8自然段。我们先来看图片。(出示绿叶图)图上的绿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绿叶多,密。那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谁愿意给大家读读你找的描写绿叶的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从这句你能体会到叶子的多和密,那叶子还有什么特点呢?(2)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你读出了叶子的亮,还让人感觉到了什么?榕树生命力的旺盛。6、解说引读:是呀,由于榕树的叶子太密,太绿,太亮了,在微风的吹拂下,一闪一闪的,让作者感觉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多么奇妙的感受,多么精彩的描写,这么好的句子,大家愿不愿意把它读好?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谁还想试试?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这株榕树的生命力的确很旺盛。要知道,这株榕树已具有500年的历史,而此刻,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它的苍老,而是它旺盛的生命力,好文档,供参考5/31面对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赞叹,赞美。谁来读读作者的赞叹?(3)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叹。(学生齐读)这是赞美榕树,更是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它孕育了这样一株已具有500年历史,却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榕树,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的大而茂盛,充满生命力之美吧!(课件播放音乐)7、过渡语:我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了这样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树,却没有见到一只鸟儿,这是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是在傍晚,鸟儿都睡觉了,而第二次又去的时候是在清晨,又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8、课件出示:小声变大齐读12、1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写鸟儿的?这是一副怎样的景象?你从这一段读懂了什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我从这段话读出了鸟的多,哪儿体现鸟多的?给大家读读。(4)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5)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好文档,供参考6/31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的确鸟很多,还有什么特点?(6)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鸟的大小、颜色、姿态都各不相同。从这里你还读出了什么?鸟的活泼。你概括得真好。(板书多而欢快)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男生先读鸟的多,女生后读读鸟的欢。你们感受到这是一副怎样的景象?热闹,壮观的景象。是呀,只有在鸟的天堂,我们才能见到众鸟纷飞,百鸟齐鸣的壮观景象。9、感受热闹读。请全体同学站起来,老师第一次拍掌,第一二排先读,第二次拍掌,第三四排开始读,第三次拍掌,五六排开始读,记着都要从头开始。老师听出了你们的热闹与活泼。那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怎样呢?我们找一只小画眉鸟来问问。出示画眉鸟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画眉鸟?欢乐,活泼,可爱。10过渡语。是呀,这只是万千鸟儿中的一只,通过这只小画眉鸟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快乐,我们也能感受到其它鸟儿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快乐,同时也给来这里参观的人们带来快乐。所以巴金爷爷临走时,好文档,供参考7/31对这里充满怎样的感情呢?留恋,依依不舍。并发出由衷的赞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至此,作者第二次游完了鸟的天堂,作者第一次和这次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说说。第一次见到一株大而茂盛的榕树,但没有见到一只鸟儿,第二次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你明白这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了么?大榕树和鸟儿生活的乐园。(板书鸟的乐园)讨论解疑: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儿生活的乐园?(学生围绕鸟儿吃喝住等方面说)反馈总结:我们领略了榕树的大而茂盛,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之美,饱览了鸟飞鸣欢之壮观景象,作者又采用怎样的观察和描写方法把着两种景象写得那么富有生气呢?由远而近的观察顺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动态和静态描写。请同学们动动笔,运用本课的描写方法,来感受一下这两种描写。出示课件:根据课文描写众鸟纷飞,齐鸣的热闹景象,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热闹场面进行描写,也可以选择一个景点对那里的景物进行静态或动态描写。(学生开好文档,供参考8/31始习作)学生范读,并指出运用哪种描写。结束语:人间毕竟有天堂,鸟的天堂很美,但美的景色更需要人的保护,就让我们像榕树附近的农民一样爱护身边的动物,保护周围的环境吧!教后反思这节课我根据课文情景结合的特点,注重通过学生自读,找句子与图片结合谈感受、品读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榕树大而茂盛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其成功之处有:首先,我将四个环节设计得比较巧妙,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流畅,小(更多文章请关注)练笔水到渠成,总结也是前有铺设。其次,我注重了讲课富于激情,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过渡语衔接也比较自然。再次,我注意了教态的自然大方,衣着得体,恰当的手势及规范化的板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语。学生尽管有些拘束,配合得还比较积极。学生认真地读,迅速画句子,努力地思考,积极地回答。这样就训练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在规范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两个教学目标。所以,我认为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一堂课,但也好文档,供参考9/31有不足之处:1、因思路的稍一搁浅,遗忘了榕树部分的一个品读及体会鸟儿热闹壮观学生齐读没有及时拉回,显得不够热闹,整体来说,学生阅读还有些少。2、注意自己的表情,学生整体读时错字要能听出来,并给以及时纠正。3、最后反馈总结时,应先让学生总结一下作者描写的方法,然后再转入小练笔就不显得突兀了。《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好文档,供参考10/31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3、交流:(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不可计数”什么意思?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好文档,供参考11/31“大”。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好文档,供参考12/31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轻松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的学习,学生既学文又学作文,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设计意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质疑能力。)好文档,供参考13/31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
本文标题:《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10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