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谈少年教养人员人格类型及其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
谈少年教养人员人格类型及其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论文关键词:少年教养人员人格类型成就动机应对方式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少年教养人员不同人格类型,了解不同人格类型少年教养人员成就动机、应对方式的差异,为少年教养工作者分类矫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就动机量表(AM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及自拟一般情况问卷对88名少年教养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通过Q型聚类分析得出3种人格类型,分别命名为:冲动型(Ⅰ类,n=37)、敌对型(Ⅱ类,n=32)和稳定型(Ⅲ类,n=19)。3种人格类型被试对象精神质、稳定性、掩饰性3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Ⅰ类、Ⅱ类与Ⅲ类人员在成就动机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少年教养人员的人格类型可分为冲动型、敌对型和稳定型,其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各有特点。应针对少年教养人员不同的人格类型及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进行分类矫治和管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社会适应不良行为,犯罪与罪犯自身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1-2]。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注意并研究犯罪的人格差异[3]。国内学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人格类型模型或理论模型探讨罪犯的人格类型特征,证实罪犯更多地属于外向-不稳定型[4-5]。但目前各种研究多以正常人群人格类型模型为参照进行,难以充分反映罪犯群体内部的人格差异。为了解少年教养学员的人格类型与成就动机、应对方式的关系,作者对河南省青少年教养管理所少教学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不同人格类型的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以期为少教工作者分类矫治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少年教养管理所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在册的97名少年教养人员为被试对象,均为男性,发放问卷97份,回收97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88份。被试对象基本情况如下:年龄13~24岁,中位年龄17.3岁;小学文化18人,初中42人,高中2人,文盲和小学辍学26人;来自农村53人,县镇20人,城市14人,1人未答;教养次数1次71人,2次或2次以上12人,5人未答。1.2调查工具①EPQ成人量表[6]:量表由88个项目组成,包括4个维度。②成就动机量表(AMS)。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7]。④自拟一般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个人成长情况、个人行为习惯等,以便了解被试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并进行分类比较。1.3调查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团体测量。为避免一次答题时间过长、题目过多影响测试质量,在1周内分3次进行测试。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检验水准α=0.05。聚类分析以EPQ4个维度为聚类指标,选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以平方欧氏距离(squaredeuclideandistance)为测度距离,类之间的距离采用组间平均锁链法(between-groupslinkage)的层次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procedures)。2结果2.1少年教养学员人格特征的聚类分析以层次聚类法对被试人格进行聚类分析,产生出3种类别模型。依据人格特征对3类被试对象做出如下命名:第Ⅰ类被试对象N分最高,P分较低,命名为冲动型。表明此类学员渴望兴奋,喜欢冒险,做事欠踏实;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进攻好斗。共37人,占42.0%。第Ⅱ类被试对象P分最高,N分较高,L分最低,命名为敌对型。表明此类学员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社会适应性差,常抱有敌意和攻击性倾向;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焦虑抑郁。共32人,占36.4%。第Ⅲ类被试对象P分、N分最低,但L分最高,命名为稳定型。表明此类学员安静保守,做事严谨踏实,不易兴奋和冲动,倾向悲观;情绪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强烈,善于掩饰内心的想法。共19人,占21.6%。经过聚类后得到的3类被试对象EPQ量表各维度评分见表1。2.2不同人格类型学员成就动机、应对方式比较结果见表2。3讨论大量研究表明,人格特点影响着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成就动机也影响人格和行为方式[8-1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冲动型特点是渴望兴奋,不安定,做事欠踏实;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进攻好斗;成就动机和趋向成功得分低,避免失败得分高,说明这类人群成就动机越弱,个体倾向于避免失败。敌对型特点是高精神质,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社会适应性差,常抱有敌意和攻击性倾向;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焦虑抑郁;内部成就动机差异较大,总体成就动机弱,对于这类人群可以减少其避免成功的心理,增加趋向成功的积极心理。稳定型被试对象各心理量表得分接近常模,所以可认为这类学员的心理健康程度较好,在进行教育时挽救的可能性较大;他们安静保守,做事严谨踏实,不易兴奋和冲动,倾向悲观;情绪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强烈,善于掩饰内心的想法;其成就动机得分最高。因此,对于这类学员可以视各自具体情况来帮助他们,防止他们因误入歧途、做出不良行为而产生的悲观情绪和各种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少研究者认为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有着密切关系[11-13],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中不同人格类型被试对象在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员的社会支持总体较低,应对方式非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限于研究样本有限,无法说明。③这些人格变量具有主观特性,目前只能靠自我报告来评定,从而造成了测量指标与理论的不一致;再者,还与被试对象主观因素有关,由于少年教养人员或者因故意伪装欺骗、或者因心理防卫机制、或者因文化水平低而不理解测题等原因,使测试结果出现误差。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罗大华教授所言,犯罪心理学研究有其特殊性,如隐蔽性、社会危害性、不可重复或难以重复性等[14]。参考文献[1]EysenckHJ.Crimeandpersonality[M].Rev.ed.London:Rout-ledgeandKeganPou,l1977:208[2]FurnhamA.Personality,socialskills,anomicanddelinquency[J].JChildPsycholPsychiat,1984,25(3):409[3]HollinCR.Psychologyandcrime:anintroductiontocriminologicalpsychology[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89:75[4]刘丽君,李明杰,姜德利,等.抢劫犯与盗窃犯的人格对照[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3):350[5]杨坚,杨德森,龚耀先.违法犯罪男性青少年个性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13(5):257[6]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8]AtkinsonJ,BirchD.Anintroductiontomotivation[M].NewYork:VanNostrand,1864:18[9]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10]张兴贵.成就动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101[11]BolgerN,ZuckermanA.Aframeworkforstudyingpersonalityinthestressprocess[J].JPersSocPsycho,l1995,69(5):890[12]McCraeRR,CostaPT.Personality,coping,andcopingeffectivenessinanadultsample[J].JPers,1986,54(2):385[13]McCraeR.Situationaldeterminantsofcopingresponses:loss,threa,tandchallenge[J].JPersSocPsycho,l1984,46:117[14]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再思考[J].心理科学,1994,17(3):177
本文标题:谈少年教养人员人格类型及其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