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新上岗教师培训讲座(PPT84页)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技能----新任教师常见问题及对策写在前面:什么是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自身的教育哲学,都要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这是教师职业能力成长的起点和根基。在走向讲台之前,至少对教学要有这样的基本认识:教学从表面上看是简单的每个教师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教学是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不只是讲授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可以做的很优秀而无需模仿——﹝美﹞A.M.Guillanme《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常见问题及对策:一、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二、关于教学过程(教案)设计三、关于新课导入四、关于课堂讲解五、关于课堂板书六、关于课堂提问七、关于课堂小结八、关于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九、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一、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行为主体错误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语言表述不准确,对学生的要求不具体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发展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己的原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学会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标要求与目标类型不一致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能按三个纬度分别叙写教学目标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策建议】(一)明确教学目标的本质及构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理解教学目标的具体含义:知识和技能:是使某一学科领域得以确立的基本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但又是并列的两个不同概念。知识是人们对某一学科领域中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人们以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为基础,有效解决特定问题的程序和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技能又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过程与方法:是现代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能力培养理念下的目标要求。过程:指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要经历的过程。方法:是在经历的学习“过程”中所需要采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策略。注意1:对学生来说,“过程”的核心是思维和交往,“方法”的核心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所依托的思维策略和行为策略。注意2:“方法”是有层次的宏观地:时间管理;工具选用;注意力调节;环境控制等中观地: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过程的调节;同伴的互助等微观地:具体学科思维策略的运用,如数学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等。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重点是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具体的思维策略和思考方法,即微观层次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和“方法”的掌握运用中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行为取向(态度)和价值认知(价值观),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核心是依托学科内容形成的目标要求,不是空洞的“素质要求”。三维目标以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的学习为载体,共处于统一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起点能力终点目标(结果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案例:能说出组成日光的7种不同的色光(知识)根据提示进行实验,证明日光是由7种不同的色光组成的(过程方法)认识利用实验做出科学判断的重要性(价值观)说出看到彩虹的感受(情感)彩虹案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知识)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过程方法)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情感)小数乘法(三)明确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1、陈述教学目标的要素:行为主体:学习者;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表现程度: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2、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不应该陈述教师打算做什么。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是一课时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的陈述要体现学科特征,反映不同课程的要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教学目标的不同纬度和层次。3、教学目标的层次及行为动词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技能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类推等。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体验性目标(过程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案例:《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知识技能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数学思考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解决问题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注意事项:“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爱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二、关于教学过程(教案)设计【常见问题】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课堂结构;不能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不能清晰反映教师、学生不同的活动任务和活动方式;找不准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性;不能深刻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教学策略设计过于简单,学生的学习措施不到位或过于简单,难以组织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对策建议】教案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明确课堂师生活动的流程及活动任务和活动方式,具体说:确定教学步骤(分几步)明确各步骤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每步干什么)所要采取的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怎么干)(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结构(环节,流程,模式)1、基本结构人类活动的结构课的基本结构作用开始导入总体把握方向主体新授逐步达成目标结束小结深化学习结果2、当前课堂教学的一般结构传统的改革的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启发引导,领会新知巩固新教材变式练习,巩固新知概括总结,提炼升华布置课外作业课外应用,拓展提高启发练习总结导入作业启发小结导入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张湾区“361”课堂教学模式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4、自学反馈,精讲点拨。5、巧设练习,检测目标。6、拓展练习,提高能力。(二)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步骤1、准确确定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教学程序设计的关键是找准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的学习内容发挥固定、粘合作用的知识点(或经验),从而实现向新的学习任务过渡。2、科学设定学习任务的呈现序列注意:1)吃透教材是前提2)把握学生是关键3)符合规律(学习规律)是根本4)任务分析是保证即:“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他们预先需要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一直分析到学生的原有起点为止。学生的原有起点就是任务分析的终点。”3、分别明确教师、学生的每一活动任务当前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是不能分清教师、学生应分别承担的课堂任务,使大部分本应学生承担的任务被老师代劳,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4、详细设计教师、学生的每一课堂行为教师:呈示行为,对话行为,指导行为学生:观察、讨论、听解、自学,思考(探索),练习,操作,体验(感悟)等等(三)规范撰写教学方案1、思路清晰,具有逻辑性、层次性。教学内容地呈现顺序是教学过程设计的关键。2、切实反映课堂教师、学生的活动。3、语言简练、准确。4、避免无用的语言陈述。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基本程序具体策略明确数学问题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探讨解决方法外部学生分组摆小棒求解交流摆小棒的方法教师总结摆小棒的方法内部口算探讨口算方法交流口算方法教师小结口算方法列竖式探讨列竖式计算方法(类比摆小棒)交流列竖式计算方法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方法教师概括强化教师系统总结各种方法,重点强调列竖式计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复习准备(出示口算卡片)17-5=36-4=29-8=18-6=14-3=16-3=学生做题(二)呈现实际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老师带来一些玩具,大家看看(出示实物玩具,并贴好商品价格。)洋娃娃(45元)玩具小熊(6元)恐龙模型(5元)绒毛小兔(3元)电动狗(24元)玩具汽车(36元)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要是有一些零花钱想买这样的玩具,你想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三)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1、小明只有8元钱,他可以买些什么?2、可他想买一辆单价是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并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可以买玩具小熊可以买恐龙模型可以买绒毛小兔…………回答:36-8=二、启发诱导,领会新知(一)分析算式特点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小组可以相互讨论。(教师总结,课题后加上退位减法)36-4、29-3等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三、关于新课导入【常见问题】缺少准确性,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相匹配,要么太高,要么太低;缺少概括性,就事论事,难以发挥课堂导入的定向功能;缺少激励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缺少科学性,难以深入学科知识的本质揭示新旧知识间的矛盾;缺少流畅性,不能从情境或导语中自然引出所授课题,或者直接没有引出课题。【对策建议】(一)明确课堂导入的功能1、明确思维方向有些教师的引导,是把知识“嚼碎”了再“喂给”学生,学生跟在老师的背后亦步亦趋,看似引导、启发,实则没有学生真正的思维,像“走迷宫”一样,有学生的“自主”,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却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2、提供学习动力“出一道让学生在回答时能够深入思考内容的问题”。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学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提供动力。(二)选准课堂导入的基本途径现实生活知识延伸人为情景的创设(三)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导入要素四、关于课堂讲解【常见问题】专业术语理解不准确,表述不到位,或只能照本宣科;语言缺乏组织性、逻辑性;讲述缺少激情,难以激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讲述时间过长,内容过多。【对策建议】形式维度内容维度发音准确准确性语流连贯组织性语速适中逻辑性态度和蔼,富有情感形象,通俗,易懂(一)明确课堂讲解的要求(二)其他注意事项1.学科术语要吃透本质,正确运用;2.通俗易懂,深入浅出;3.感情充沛而不做作;4.防止废话过多而又拖得很长;5.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没有口头语和多余的语气助词;6.顾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五、关于课堂板书【常见问题】汉字书写不规范板书设计不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板书过程难以反映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活动不相协调板书内容过多或过少【对策建议】(一)立足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板书常见的板书形式有:要点式总分式对比式表格式线条式图解式(二)布局要合理(三)板书要有适时性,伴随讲述过程适时进行。(四)字迹要工整、清晰、醒目。六、关于课堂提问【常见问题】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
本文标题:新上岗教师培训讲座(PPT84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0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