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第一节杠杆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操作中: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证力臂沿杠杆,便于测量。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三、生活中的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第二节滑轮一、定义: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杠杆示意图;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2、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滑轮组1、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原理:(杠杠原理,变形杠杠)FS=Gh(F----拉力;S---拉力移动的距离;G---物重;h---物体提升的高度;)3、滑轮组: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拉力与重物移动距离的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n倍。s=nh四、轮轴和斜面1、由大轮和小轮组成的共同转动的简单机械,叫轮轴。如:门把手、方向盘等。2、斜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如:盘山公路等。轮轴和斜面都是省力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一、概念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的)。总功: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付出)。二、机械效率: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即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注意事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实验1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结论: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实验2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参考资料,少熬夜!结论: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八章运动和力2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解读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3.“总”一直、不变。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概念解读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4.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如,一个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时。静止:F=G匀速向上:F=G匀速向下:F=G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已知物体状态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求重力大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可知物体运动状态。第三节摩擦力一、摩擦力(F摩)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c.接触面不光滑。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事例:①自行车用越大力刹车,就停得越快;②拔河时用力握绳子;③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④冬天路面打滑,在汽车轮上缠铁链;⑤鞋底或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⑥上单杠,手上摸镁粉。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例如打油)事例:①手握单杠不能太紧;②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③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④加润滑油;⑤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七章力3第一节力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符号:F3、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2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如:①沿水平方向向右用100N的力拉小车。②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100N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和消失,等大,反向)第二节弹力一、弹力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4、弹性限度: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3.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第三节重力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二、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2、或3、g=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N。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四、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几何中心上。五、重力的由来: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4第一节功一、力学中的功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3.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二、功的计算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功=力×距离W=Fs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距离的单位是米,则功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J(2)物理意义:1J=1N•m表示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J。第二节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符号,P,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表达式:3.国际单位:瓦特,简称瓦,单位符号W。瓦特=焦耳/秒,即1W=1J/S常用单位:1kW=W1MW=W4.物理意义:1W,表示在1S内做了1J的功;功率参考资料,少熬夜!70W表示:在1s内做了70J的功。第三节动能和势能一、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二、能量的不同形式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1、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势能两种能量之和。二、机械能的转化及守恒1.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弯弓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自由下落的球,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2.机械能守恒当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时,机械能总量不变。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1.水能和风能是机械能2.在水(风)力发电站,水(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9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