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大青树下的小学备课教案【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20大青树下的小学备课教案【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大青树下的小学备课教案【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第一篇】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好文供参考!2/20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好文供参考!3/20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第二篇】1、认识10个新单词,能写13个新单词;能写“亮丽的颜色、衣着、吸引力”等词;积累新的词汇。2、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3、理解窗外安静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鲜句子。4、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讨论校园中的一好文供参考!4/20个场景。教学重点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教学的困难体验描述窗外宁静的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在上课之前,学生们被要求收集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和习俗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个节1、对话和数据共享介绍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和习俗。请看屏幕(显示课件:各民族图片),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民族介绍给你。(学生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介绍民族服饰和风俗的特点。(老师在课文中介绍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2、五十六个民族,像五十六个花朵,在祖国的土地上盛开。在中国西南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他们非常高兴。那里的孩子们也好文供参考!5/20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学校的名字吗?——绿色大树下的小学。是的,今天老师会带你去这个小学看看。(黑板文字标题:绿树下的小学)2、首先阅读课文,自学单词1、老师的阅读模式。听清楚语音后,请仔细听并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应自主阅读课文,根据自学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播放课件《自学小技巧》)自学小贴士:(1)标记自然段。(2)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新单词。(3)阅读课文。(重复你不能流畅阅读的地方几次。)3、团体合作与交流。在小组中,他们互相检查对方的读写能力,交流读写方法,独立练习写作,并与老师进行交流。4、整个班级应该互相交流,老师应该给予指导。再次重读课文,理清上下文1、请逐段阅读课文,并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义。2、学习反馈:(展示课件)首先写课文(在去学校的路上,去学校);然后写(课上和课后);最后写(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承运巩固练习好文供参考!6/20开放“基础训练——小学绿树下”,让我们一起通过考试吧!诉类总结在这个班,学生们就像在那棵大绿树下的小学生一样认真。我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生词,并且整理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绿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乐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部分B一、新课程的引进和明确目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大绿树下的小学的独特魅力。二世。汇报与交流,深入探索老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我们与你分享我们的发现。(为了“美、团结、快乐、和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相机指导阅读。)(I)欣赏小学大绿树下的美景1、默读课文,在绿树下画出小学美丽的句子。2、学生交换报告,教师展示重点句子,点击相机。(1)“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从插满鲜花的小路上,来了……”(给我看看课件:课文内容和相关好文供参考!7/20图片)(小学在绿树下,环境很美,非常漂亮。)(2)“鲜艳的衣服使学校变得多姿多彩。”重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丰富多彩”的含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展开想象说一段校园生活场景。(重点)3、能借助课文中的语句和资料,了解大青树下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知心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好文供参考!8/20务。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板书:团结、美丽、祥和)三、品读释疑(一)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1、自由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预设: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而且这儿的山林里的朋友都可以到学校听讲……(板书: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小结:不同民族的学生,尽管穿着不同,但是大家一起聚集在大青树小学,快乐学习,尽情玩耍,没有任何隔阂,是真正的融为一体。2、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好文供参考!9/20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了什么?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什么?这段话说明了什么?(“从”字开头的排比句写出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运用“有……有……有……还有……”句式,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民族特色,表明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从本段中,你找到的新鲜词句分别是什么?(新鲜感的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新鲜感的句式:排比。)(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句话,你想象到了什么情景?这句话描写了孩子们课下玩耍的情景。作者运用拟好文供参考!10/20人的手法把小鸟、松鼠、山狸写成了会看热闹的人,说明孩子们生活得很幸福,突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4)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大家在大青树下是怎样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的,并选择其中一项写一写当时的情景。预设: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跳得可精彩了!一会儿像是孔雀在林中散步,一会儿像是在小溪边喝水、梳理羽毛……一只只小孔雀美丽极了。(5)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想象画面写一写。预设:操场上,“丢沙包”的同学玩得可真起劲。两头丢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猛攻。中间躲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一个同学轻巧地一抬腿,沙包“嗖”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从背后飞来了,他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躲包的同学胜利了,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畅!小结:这所学校学生来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穿戴不同,却在一起上课、一起读书、一起跳舞、一起游戏,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好文供参考!11/20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二)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这还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美丽的学校)从哪儿看出来?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从“绚丽”一词读出。“绚丽”的近义词是“美丽”。不同民族服装各具特色,读到“绚丽多彩”眼前就出现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更加美丽。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想象画面。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小结: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好文供参考!12/20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三)这是一所祥和的小学在课文中用笔画出你觉得新奇的词语或者句子。(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小组交流:读到这些词句你眼前出现的画面?(边读课文边想象,在脑海中就会出现学生不同方式向小鸟打招呼,有的……有的……有的……向老师问候的画面,以及敬礼的样子。)(新鲜感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安静”二字,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们好文供参考!13/20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方法指导:朗读课文时,书上的文字进入眼睛的同时好像变成了一幅幅画,出现在眼前。这种方法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等到将来你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想到这些句子。读课文时想画面可以猜
本文标题:大青树下的小学备课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1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