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信息技术课教案【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信息技术课教案【精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信息技术课教案【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篇】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社会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三、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电脑动画教学四、教学器材: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社会”解释:“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三)深入分析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参考资料,少熬夜!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三、信息社会”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四、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四)小结:1、什么是信息?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参考资料,少熬夜!信息技术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2、学会启动PCLogoforWindows的方法;3、认识PCLogoforWindows的界面及基本功能;4、掌握LOGO的六个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LOGO六个基本命令的格式和用法;教学难点:学会使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三。教学准备:在教师机和学生机预先安装好PCLogoforWindows软件,在桌面建立快捷图标;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教材中的图1-16。四、教学过程1、LOGO是什么?了解LOGO基本知识1、T: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使用过许许多多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计算机和人都能“听”懂的语言,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LOGO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2、T: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LOGO语言。3、介绍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学生倾听。2、进入LOGO的世界启动PCLOGO软件1、讲解两种启动PCLOGO的方法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LOGO软件。认识软件界面1、简要介绍PCLogoforWindows软件的界面;2、特别介绍标准化窗口按钮;3、介绍小海龟画画的Graphics窗口;4、介绍书写命令的Listener窗口。学生倾听;学生操作:体会标准化窗口按钮的作用。3、指挥小海龟画画的基本命令学习LOGO基本命令1、讲解FD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2、讲解R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3、讲解L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4、讲解BK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5、讲解HOME命令的作用;6、讲解CS命令的作用。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键入相应命令,最终画出教材图1-10中的图形。学生操作:体会HOME和CS命令的相同和不同作用。4、指挥小海龟画画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1(1)中的命令,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步步把讨论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结果画在黑板上;2、要求学生把讨论得到的(画在黑板上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3、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4、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做一做”1(2)的要求,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5、与学生讨论他们写出的命令是否符合题中的要求;6、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命令,在图1-14中画出正确的图形;7、要求学生讨论画出的图形,看大家画的图形都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谁画的正确呢?为什么?8、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学生参加讨论;学生将讨论得到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做一做”1(1)中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是否与讨论得到的图形相同;学生阅读教材,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学生参加讨论;学生参加讨论;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左图的正方形,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3、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来画出教材“做一做”2中右图的长方形;4、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学生参加讨论;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学生分组讨论;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拓展训练1、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3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说一说它们哪些不同的地方;通过讨论,尽量引导学生明白:(1)前进不同的步数,画出不同长度的边长;(2)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时候,有的需要用左转命令,有的需要用右转命令;(3)图中海龟下方的图形,可以先左转(或右转)再画,也可以直接用后退命令画出边长来。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图1-16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多。)学生参加讨论;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小结1、小结本课内容:(1)LOGO启动和界面;(2)LOGO的基本命令;参考资料,少熬夜!(3)用LOGO命令画图的方法;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信息技术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2、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课前准备酒精灯、不同材料的细金属棒、凡士林、火柴、木夹、热水、烧杯、玻璃棒、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演示:同学们,你们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很好,老师为了表扬你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带把的不锈钢杯(或铝杯)中,现在我在里面装一点热水,请同学摸一摸杯壁、杯把。有什么感觉?回答精彩的同学将会受到老师为他准备的一份小礼物。2.引入课题。(1)提问: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引导学生作出假想)学生回答:是热水传到杯子上的。(2)谈话:这些想法对不对?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出示课题:热传导(课件))(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1)谈话:首先我们来做第一个实验,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三角架、一根铜丝、一盏酒精灯,还有凡士林,凡士林是一种什么物质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的。对,凡士林是一种润滑济,它的的特性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具有黏稠性,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会熔化,变成液体。先把细铜丝放在支架上,留出加热部位,然后用火柴棒蘸取凡士林粘到铁棒上。蘸的凡士林要一样多,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在大家动手做实验之前,我们用酒精加热实验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呢?参考资料,少熬夜!请学生回答:1.酒精灯里的酒精不能超过三分之二。2、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3、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要用酒精灯帽盖。(2)学生分组实验。(3)提问: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4)小结:物体沿着2.深化对热传导的认识。(1)提出问题,指导实验。谈话:我们再将铜丝弯成其他形状,对它进行加热(教师出示按课文实验2、3粘连好的两种装置),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同学们还可以将铁棒弯成不同形状,折成不同角度,粘上火柴杆,加热再试一试。(2)讨论:请各组组长讲一讲你们组是怎样做的,又发现了什么样的现象?(3)学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4)小结:从各组做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是哪边的火柴杆先掉下来啊?学生:靠近热源的地方加热端温度怎么样啊?高那另外一端呢?低我们可以总结出热是从加热端向另一端传递的。热在固体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导,热传导的方向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解释张老师一开始的问题了?3.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1)提出问题。①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以上的几个实验都是说明热能够在什么样的物体中(金属固体)传导的?那么热能不能在非金属中传导呢?②学生回答:能。③那么非金属的导热性和金属的导热性一不一样呢?面对摆放在面前的玻璃棒、细铁棒,铁勺,陶瓷勺,哪些容易导热,哪些又不易导热呢?怎样判断?(2)讲述:同学们设计的判断方法都很不错,但是你们的方法都要借助其它器材,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比较简便的照课本的说明实验也好,按自己设计进行实验也行,请大家注意,实验(4)讨论:热传导较快的是哪些材料?热传导较慢的是哪些材料?(分类)(5)师生小结:实验说明,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同的,一般说来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木、竹、陶瓷、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弱。为什么说一般说呢,还有特殊的物质,比如:钻石的导热性就比在金属中导热性最好的银还要好。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叫热的良参考资料,少熬夜!导体,非金属不容易传热,叫热的不良导体。我们说的热的不良导体是说它传热的能力较弱,而不是说一点也不传热。4.认识不同金属导热性能。(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说一般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不同的金属材料,它们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今天同学们的面前就有三种不同的金属,它们的导热性一样吗?哪个导热性好,哪个导热性差呢?好,每个小组现在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就使用我们现有的材料)(2)讨论好了吗?好,现在就看看你们设计的方法可不可行。(3)实验指导。讲述:同学们请注意,我们要研究的是金属热传导的本领,因此在粘连时,三支金属棒平行摆放,粘的凡士林是一样多,粘点的位置都要互相对应,这样才可以区别开它们热传导的本领来。(3)实验验证。(4)讨论:实验说明哪种金属热传导的能力最好?(5)师生小结:经过实验我们发现黄铜、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强。三种导热性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课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0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