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成数》教学设计5篇
《成数》教学设计5篇【导读】这篇文档“《成数》教学设计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成数》教学设计1《成数》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实际问题的过程。知识与技能了解“成数”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解决了商场商品打折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商品价格问题。2.复习引入双丰农场去年水稻播种面积是504公顷,今年计划比去年增加15%。今年计划播种水稻多少公顷?二、自学与研讨1、出示课本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中的售货员和经理正在讨论电视机的售价问题。他们在说什么?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加二成大家不太熟悉,猜一猜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教师表扬,说不出,教师介绍。师:“几成”是人们生活中的数学语言,“一成”表示10%,二成表示20%,三成表示30%。题中加二成就是按进价提高20%后作为零售价。3、现在,大家明白了加“二成”的含义,就帮助售货员算一算电视机现在的售价吧。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4.交流学生的计算思路和方法,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讨论1800×(1+20%)的方法。学生说,教师板书。5、成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0页下面的问题。认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谁知道“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大爷算一算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6、总结整理同学们,今天解决了生活中关于成数问题。成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与前面学习的百分数问题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题中的百分数用成数表示。分析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谁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小结解决成数和百分数问题,关键是要理解题意,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然后,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数量、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再选择是直接列算式还是用方程解答。三、尝试练习1、出示71页试一试,认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降价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自主计算。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找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是怎样解答的。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练一练第2题,读题,使学生明白“减少三成就是8月份比7月份少销售30﹪。鼓励学生列方程解答。3.练—练第3题,教师进行简单提示,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全班交流。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成数教学设计2《成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2.在理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理解“成数”(在此之前增加了一组复习题,复习上节课“折扣”的相关知识,以唤起学生对百分数和上节课学习的回忆。同时,因为“折扣”与“成数”虽然运用不一样,但解决方法大致相同,复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作用,也能让学生对新知的解决有一些铺垫。)生活中的百分数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数”。(板书课题──成数)(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成数的含义。(关于自学,班级存在的差异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是不需要提醒,已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有主动的求知欲,对数学的学习也有兴趣,他们会主动在课余翻看数学书预习后面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学生即使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也置若罔闻从不翻看书。面对这种差异照顾到全体,课堂上我还是引导着学生一起学习数学书,找书中关键词,同时让已经学过的学生分享他们自学的关键点。)(2)反馈:说说什么是成数,可请学生举例说明。(学生能快速地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一开始对于四成五这样的成数转化百分数还有些不太会,经过几道题的模仿后便学会了。但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之后,这个百分数指的是谁是谁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虽然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但很多同学都很模糊,对A比B多百分之几,这个百分之几指的是什么意思不太懂,同样的A是B的百分之几这两个问题特别容易混淆。)(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二成=()%;四成五=()%;七成二=()%。(在此练习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了“意义扩展”即将教材第三段中的两句话用线段图画一画,明确成数转化成百分数后这个百分数的意义,以及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练习,用以回忆百分数的意义,同时帮助他们理解成数的实际意义,帮助他们在解题中更深入地理解题意。)设计意图有了折扣理解的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成数接触较少,但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理解,并通过反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了解,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有帮助。(二)解决与“成数”相关的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①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问题。(读题,提取并理解信息,画图,借助图片理解题意后再用两种方法列算式)②交流说说解题思路。思路一: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的(1-25%),即350×(1-25%)。思路二: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25%。教师小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解决完这一题后,让学生根据本题信息想一想:还可以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做一做”:某市2012年出境旅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①独立完成再进行集体校对。(引导学生在校对时按照解题步骤,先读题,在关键句中找单位“1”,理解等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②说说如何解决这类“成数”的问题。(下节课课前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次回顾与复习)(三)小结(1)结合例1及例2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折扣”和“成数”的问题的?(2)教师小结: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折扣”及“成数”的含义,把“折扣”或“成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探讨,参与解题方法的总结,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表达很有帮助。(四)应用练习,巩固认知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请你来算一算,做一做。1.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这套书原价多少钱?(1)请学生读题思考: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关系?引导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减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2)尝试练习,集体校对。2.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3.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5题。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1)读题,找出关键句,想想两道题目中增长的3成,分别是谁的3成?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应该怎样进行计算?(2)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设计意图练习的设置和安排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对于练习的辅导也相应有层次性,简单的题由学生自行梳理、分析、解答,易错题和难题进行针对性点拨,对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用也大有益处。(五)回顾梳理,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反思:虽然成数与折扣解题策略都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百分数来解决,但在教学中发现:成数错误率比折扣要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在以往的百分数中对于“发展变化”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却又不爱主动画图分析题意,在还未真正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盲目做题导致错误。于是这节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将成数的问题转化成百分数,同时要重点理解这个百分数的意义,表示谁占谁的百分之几,要求的是什么?能用线段图来表示这个题目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列式解答。成数教学设计3篇1:成数教学设计成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板书:百分数应用题(二)学习新课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2、成数的含义。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1)口答:“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三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2)七成二成五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4.出示例2。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板书:37.4×(1-15%)=37.4×0.85=31.79(吨)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3.练习。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6.课堂小结。篇2:成数教案成数教案一、教学分析(一)品悟教材这是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以电视机销售、棉花产量为例题,来讲述成数的含义。(二)读懂学生学生对成数的意义很陌生,但是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会很快接受。(三)环境支持多媒体出示例题,节约时间。二、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下面让学生回答:“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加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增加了二成,表示增加了20%。)“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算式:1800×20%=360(元),1800+360=2160(元)或者1800×(1十20%)2.教学例2。师:自己试着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试一试先让学生自己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做法吗?”2.做练习二的第1、2、5题。指定学生每人口答一小题,其它学生核对。3.做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一起订正。订正时可以提问:“减产三成是什么意思?”四、作业练一练的第3题。利息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品悟教材(二)读懂学生(三)环境支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2、过程和方法:能利用
本文标题:《成数》教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8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