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军队建设要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最紧缺、最急需的是高素质人才;我军要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最基础、最关键的也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武器装备的使用者、作战方法的创造者、军事行动的践行者,官兵素质的高低、本领的强弱,不仅关系军队建设质量,更关乎未来战争胜负。官兵综合素质越高,强军兴军的基础就越牢;高素质军事人才越多,打赢未来战争的把握就越大。只有投入更多精力、集中更多资源,培养造就大批能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才能为实现强军目标鼓满帆、张劲弓。习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建军治军骨干;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这些都对我们培养军事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不足、人才适应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不足等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施人才强军战略,使干部队伍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要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用起来。一是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坚持这个崇高原则,敢为事业用人,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遵循党的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规律,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在选人用人上,是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拉山头,搞小圈子、小团体,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在选人用人上能够做到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能够克服一切剥削阶级政党选人用人的狭隘偏私和局限,用崇高的事业感召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恩格斯曾对巴枯宁为夺取国际工人协会领导权而大搞宗派活动的恶劣行径进行过严肃批评:“假如协会成了宗派,那它就会灭亡”。事实反复证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良好氛围,有效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能容忍各方面、团结各方面是一个关键。“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更加注重品德。应针对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失之于虚、软、泛的问题,紧紧围绕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岗位要求进行具体评析,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既注重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鉴别干部的德,又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考察干部的德,以小节观其大德;既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既看其表更要察其质,既知其始更要识其变,以此引导干部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把干部德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党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要位置。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他还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科学概括了党的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既强调了德与才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德的主导作用,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基础、以德为先决条件。干部一旦失去“德”,就失去了被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我们要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教育培养以育德,完善考核机制以察德,树立用人导向以彰德,强化管理监督以律德。人才从来都是成就事业的根本,实现强军目标,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重实干、作风硬的建军治军骨干。如何选拔任用干部,可以说部队上下都十分关注。这种关注,既是广大干部对部队建设的关心,也是以此明确和调整个人努力方向。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单位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人通过跑要而走上领导岗位,有的人因为攀上了什么领导而迈进上一个层级,有的因为擅长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善做表面文章而得以提升,等等。这些现象尽管不是很普遍,但都从根本上偏离了选人用人的原则和标准。如果这样的干部得以任用,不仅直接影响部队建设水平,影响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而且也在部队中形成不良的用人环境,使人们觉得自己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不能仅靠能力水平、实干苦干,还要把心思和精力花在其他方面,甚至要搞些歪道道。因此,能否把好选人用人导向,是关系到部队骨干能否正常生长,关系到能否有效履行使命,能否保证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个导向。战斗力是衡量部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无疑,这也是人才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军事能力强、思想作风硬、模范作用好的人选出来用起来。在部队战斗力诸要素中,基层官兵是主体,领导干部和领率机关是关键。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指挥员缺乏政治素养,不懂运筹帷幄,缺乏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才能,即便装备再先进,打起仗来也没有不败的。晚清甲午海战之败,并非败在武器装备不强,也非败在兵力不足,而主要败在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战斗作风上。历史血的教训不谓不深刻。即使日常教育训练,士兵军事素质的养成,指挥员也至关重要,只有高素质的指挥员才能从严治军、科学施训,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士兵。所以,坚持习主席提出的“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战斗力这个选人用人的导向。这个导向明确了,干部才能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提升自身军事能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上来。必须坚持基层这个导向。古人对选拔任用人才总结出许多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从来都是军事领率的摇篮,只有经过基层历练的人,才有扎实的军事素养,才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才有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我军在战争年代领兵打仗的将帅,无一不是从基层逐步成长起来的,无一不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基层是培养人才最好的大学校,不经历这样的大学校培养,很难成为真正的高中级指挥人才。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坚持这个导向,使之成为硬杠杠,既是对基层成长起来的人才的重视,堵塞不正常的用人渠道,也是鼓励年轻干部多到基层去锻炼成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得到锤炼,提升处理复杂问题和实战能力。必须坚持实干这个导向。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邓小平同志曾说,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再高,文化知识再多,贯彻上级指示口号喊得再响,但没有实干精神,不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抓落实,一切都等于零。注重实干这个导向,既是引导和推动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打基础、谋长远上,也是以实际举措告诫某些干部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花架子,不要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使大家懂得通过做表面文章谋求仕途不会有前途,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工作,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官兵公认这个导向。官兵公认的好干部未必全都能成长为好干部,但官兵公认不好的干部一定是不可选拔任用的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一个干部,上级领导和机关由于视角有限,所看到的往往是几个侧面;而群众有无数双眼睛,是全方位地观察和打量,哪个方面都能看清且有自己的评价。因此,选人用人尊重群众公论是重要的环节。把群众公认的好干部选上来,既坚持了正确的选人路径,排除了非正常因素干扰,也进一步凝聚起人心。坚持官兵公认这个导向,也是推动领导干部关心爱护基层官兵、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举措。干部更加尊重关心战士,就进一步将“基层第一,士兵至上”这一建设部队原则落到实处,从而更有力地调动广大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坚持用清风正气凝聚人才。当今时代,是一个更加注重公开公平公正的时代,是一个急切呼唤以清风正气营造用人环境的时代。把优秀军事人才紧紧地凝聚在强军旗帜下,最关键的是在选人用人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以战斗力标准为导向凝聚人才。我军作为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没有自己特殊利益,也绝不允许在军中形成少数利益集团,更不允许任人唯亲,搞团团伙伙、人身依附。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和根本保证。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我们只要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和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在选人用人上做到“两个坚持”、注重“三个导向”、做好“四个反对”,切实不让有真才实学的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的平庸人得利,军队就能够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激励人才,形成群才涌现、群贤而至的局面。切实树立“两个坚持、三个注重”的选人用人导向。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人用人公不公、好不好、准不准,对于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注重实干的导向、注重官兵公认的导向,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这深刻阐明了选人用人导向的标准要求。必须按照“两个坚持、三个注重”的选人用人根本原则,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衡量和选用干部的标准,牵引党委选拔干部用能打胜仗衡量,做到打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用什么样的干部,真正把思打仗之策、练打仗之技、务打仗之效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切实为未来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决落实“人才强军战略”的重大部署。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性要求。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实施好科技强军战略和人才强军战略,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战略;要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在手里,不断抓出成效;要抓紧把我军高级干部组织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能力和水平尽快提上去,等等。这深刻阐明了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必须按照“实施强军战略”的重大部署,坚持院校优先发展,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战略位置,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采取有力举措,提升能力素质,努力使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跃升。联合作战,顾名思义,就是不同兵种在战场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一种军事斗争思想。作为一种古老的作战概念,联合作战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被广泛应用。登陆作战常常被作为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的
本文标题: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0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