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浅析在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浅析在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的认识也日益清醒和深化。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说,必须按照“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和“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的方法,切实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那作为消防部队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呢?一、要用“三个对待”不断校正自己,永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从自身杜绝腐败。胡锦涛总书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做到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勤政为民、真抓实干,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特别是要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三个对待”为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谋发展,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对党的最根本考验。具体到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这种考验集中体现在如何掌权用权上。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亲情、名利、美色等各种考验。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吹捧、拉拢和腐蚀。手中的实权越多、权力越大,各种诱惑就越多,面临的考验就越大。如果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清醒认识,经不住各种诱惑和考验,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不仅祸及个人政治生命和家庭幸福,而且贻误党的事业,损害党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权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防止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真正做到见诱心不动,见财心不痒,见色脑不昏,干干净净办事,堂堂正正做人。作为消防部队领导干部,必须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党组织的信任,尽心尽力履职尽责,切实在提高部队战斗力、谋求部队科学发展、筑牢“防火墙”工程、打造消防铁军、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上,把权力用好,把工作干好,把部队带好。二、要以“三个更加注重”不断完善机制,确保党组织和党员的纯洁性,从源头上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要深入贯彻“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创新开拓的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第一,坚持教育为先,筑牢抵御腐败防线。我们要坚持虚功实做,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整合宣传教育资源,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注意运用正反典型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诫勉教育,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增加廉政教育内容。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引导、影响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第二,坚持重在监督,构建防止腐败的有效屏障。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机制、权力社会监控机制和监督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科学运行与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拓宽监督方面,灵活监督形式,构建对“一把手”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强化专门监督。把党员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在重点时段、重点场所不间断进行明查暗访,强化对权力运行作为的监督,促进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管权、管事、管人的制度设置为“高压线”。第三,坚持惩治作盾,提高防止腐败的整体效能。查办案件,既是治标的重要手段,也具有治本的重要功能。无论当前还是以后,都不能弱化案件查办工作,必须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提高监督的实效性。继续突出重点,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对腐败分子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同时,要把查办案件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紧密结合起来,选取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规范,明确纪律要求;对一些带有普遍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的,督促其整改。注意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对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要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健全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机制。总之,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消防部队领导干部,务必要一个清醒的头脑,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拥有领导群众的资格;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作为消防部队领导干部,更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为官兵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公平公正办好事,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兵。消防部队反腐倡廉工作思考与启示在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开展的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中,为警醒自己,带好部队,笔者认真查阅了近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的严重腐败违纪案件,惋惜、愤慨之余,不由引发了一些思考:腐败究竟是个体单一的主观性行为,还是有客观因素的“推波助澜”?作为公安现役部队,发生在我们消防部队的贪腐行为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危害?反腐治贪、正本清源的出路在哪里?于深刻思考中成此文字,以期为推进公安消防部队反腐倡廉建设有所裨益。思考与启示一:私欲膨胀固然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客观因素的综合叠加也为腐败滋生留下了“空间”关于腐败产生的根源,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在于“人的无节制的欲望”,人们需要用追求和占有财富来满足自身的生活和安全需要。而人的欲望,说到底又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短缺而引起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只有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能够满足“按需分配”,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程度,才能消除腐败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说,要堵住腐败的思想源头,如同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一样,非一时所能及。因此,笔者将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滋生腐败的客观因素上。一是“诱惑”增强,意志拒腐越来越难。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更加复杂。消防工作的高度社会化带动了官兵工作、生活方式的高度“社会化”,特别是领导干部,需要经常性往来政府官员、企业老总、个体老板之间,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攀比”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常见心理行为,人和人交往多了就容易产生比较。其积极一面在于,能够帮助个体认识自身不足,提高奋斗目标。但也有消极一面,就是容易造成心态失衡,进而导致核心价值体系的扭曲。与“达官贵人”的交往接触越多,受到追逐权力、追求财富的心理暗示就越强,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更加困难。拉拢手段更加多样。一是“金钱牌”,即以现金、购物卡、金银财宝等“糖衣炮弹”直接拉拢;二是“兴趣牌”,即根据领导喜好,奉送美色、赠送房产、安排旅游、搜罗古玩字画等,用“量身定制”武器“精确制导”;三是“感情牌”,即通过疏通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同学战友等密切关系,经常性的“动之以情”,再诱之以利,迂回拉拢。在这些用金钱、物质、精神、情感等精心制造的“化学武器”的“立体化”攻击下,单靠个人意志,要做到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确相当困难。渗透方式更加隐蔽。在交易方式上,钻营者通过低价转让、无偿赠与、过节送礼、友情赞助、分红分利、变送为“借”等,给腐败行为穿上貌似合法的外衣,使贪腐者心存侥幸,有胆迈出第一步。在渗透渠道上,往往采取“拔点攻坚”,先通过各种手段把领导的直系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等,密切朋友,如战友、同学等“拉下水”,再通过这些人的“枕边风”、“敲边鼓”,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目的。此种方式比较隐蔽,更难防范。因为受党纪国法的约束,领导干部要做到自律并不太难,但要完全管束好身边的人,往往力有未逮。二是民主缺乏,权力集中易致贪腐。公安消防部队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执法执勤职能的双重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拥有较大的人事权,如团以下干部的调配任命、士官选取等;财务权,如车辆、器材装备的采购、营房工程基建等;消防行政执法权,如消防监督、建筑工程审核验收、装修材料和消防器材检测等。以上权力中,按照规定,人事权和财权需由党委集体作出决议,但实际执行中,一些具有“一把手”心态的军政主官往往容易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用行政拍板代替民主决策,用书记发言代替会议决议,以“民主”的形式放大个人意志,扩大个人权力;而在执法权的运用上,本身执行的就是行政负责制,军事主官可以直接“拍板”,更加缺少必要的监督。由此,这些“炙手可热”的权力往往集中到“一把手”手中,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处罚一人断,同事和下级难以监督,给腐败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空间。三是多重领导,监督管理存在盲区。与解放军、武警部队纯军事化的垂直管理体制不同,消防部队实行军队和地方“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地方政府对我们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工作主导和经费监管上,即由政府牵头主抓消防工作,向部队投入资金并监督资金流向,在人事任免和人员管理上政府不过多干预;公安机关的监管主要是消防监督执法方面的业务领导和团以上干部的人事任免,对经费和人员管理并不过多干预;部队内部监管则主要是团以下干部的任免和人员的经常性管理教育。地方政府管钱却不太管人管事,公安机关管人却不太管事管钱,部队管事却在管人管钱上有一定限制。三方的监管相对独立,缺少“无缝焊接”,由此,很容易造成消防部队管理主体的模糊,形成都在管,但都不愿管、管不好的怪局,产生监管盲区,使腐败行为有缝可钻、有机可乘。四是观念偏差,治腐不力“助长”歪风。“杀鸡骇猴”、“杀一儆百”,强硬的纪律手段本是预防和震慑腐败的有力武器,然而一些单位和领导对此认识上有偏差,一怕影响单位形象,二怕影响个人政绩,三怕毁了干部前程,不愿采取严厉的纪律手段处理干部。一出问题,往往是一瞒二捂三消化,对上瞒着,对外捂着,尽可能在小范围内“消化”处理。此举貌似一举三得,实则贻害甚深。对轻微腐败行为的放纵容易被理解为对更大腐败行为的宽容,对个别人员的网开一面会刺激更多人大开“贪欲之门”。道理很简单,违法乱纪的“鸡”不杀,诸多蠢蠢欲动的“猴”又怎能老实本分?纪律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贪腐之念就如开闸洪水在更多人中肆虐,而且后来者的腐败行径还会更加变本加厉。思考与启示二:腐败毁掉的绝不仅是个人的前途命运其辐射效应还会对部队乃至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危害腐败一词,《辞海》释义为“腐烂”,也指败坏、堕落。物质腐烂会导致其价值的丧失;肌体脏器腐烂会危害健康、危及生命;而行为上的腐败更会侵害公众利益,破坏社会和谐。关于腐败的危害,曾有人警言:“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此语虽有些夸大,却道出了腐败的极端危害性。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着消防监督执法、灭火抢险和应急救援等重要职责,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一旦发生腐败,影响甚巨、危害甚巨。其一,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影响家庭、单位。悉数形形色色的腐败干部,多为各自家庭的“支柱”,一旦出问题,个人身败名裂不说,整个家庭也会受到重创,有的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细胞不健全,肌体如何健康?此外,贪腐分子还多是各个单位的“头面”人物,“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人出事往往扯出一串,整个单位、行业都会受到影响。第二,破坏社会秩序。腐败的培养基是权力,催化剂是利益。腐败的过程就是运用公权谋取私利,由此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公众利益受到侵犯;二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失去平衡。而一旦正常的社会秩序失衡,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甚至骚乱。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几次群体性事件,以及多个国家政坛的动荡足以验证,也更应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其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依法治火,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本是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神圣职责。然而,一些发生在监督执法领域的腐败行为却给公众安全埋下了一枚枚“定时炸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有好几起就是由于消防执法干部收受贿赂、违规执法酿成的惨祸。腐败分子运用手中的
本文标题:浅析在新形势下消防部队领导干部如何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