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设计模式5篇【导读】这篇文档“教学设计模式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教学设计模式1模式比理论更具体,比实践更抽象,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是一种比较简约的理论。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的一种简洁再现。比较典型的设计模式有科拉克的动态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迪克-凯利模式、瀑布模式等。教学设计模式2浅谈教学设计模式作者:谷利红于媛来源:《学园》2013年第01期摘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式知识建模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25-02一前言“教学设计是一种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描述、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与改进的操作过程,而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建造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教学系统。”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可操作性较强的、适应各种不同课型的框架,是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二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大多数设计的系统模式具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如addie模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模式、乌美娜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都是在国内外分别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设计模式,这些模式有类似的成分,但在阶段的具体数目及其图形表征上有较大的变化。这些教学设计的模式都属于工作框架,只说明在设计中需要“做什么”,而没有说明“如何做”的问题。如在三种设计模式中都存在“分析”“教学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这一环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分析方法,即如何分析、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分析”这一环节中依然是凭借已有的经验,泛泛的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效果受教师本身影响较大,也很难评判分析结果的好与坏。另外,这些工作框架过于追求精确性,貌似严谨,却严重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这种形式主义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易使教学变得僵硬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处理教学中各种可能随时出现的、预期之外的教学问题。最后,繁杂的、重复的教学设计根本不适用于教师的实际工作。因此,这些教学设计理论主要的应用是教师的公开课或参加一些教学设计比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指导教学实践的却很少,这就表明一线教师对这些模式并不感兴趣,这些模式并不能为教师实践服务。三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简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尝试设计阶段、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方案的优化设计阶段和方案的缺陷分析与改进。尝试设计阶段包含教学目标确定、学习者分析、资源制作、教学过程设计,要求从学生的角度清晰描述学习目标,表明学生能做什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入、过渡、总结、交互等,要特别注意的是知识传递的顺序。方案的结构化分析阶段包含知识建模、目标精确化、学习者特征精确化、活动切分、任务切分。即在已有设计的基础上,对教材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然后说明学习哪些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学习层次;了解学习者的特征,方案的设计要适合学习者的特征;将教学过程分为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独立的;将学习活动内部的教学过程切分成任务序列;最后补充设计中所缺漏的成分。教学方案的优化包括一致性检查,即检查设计中的学习活动与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一致、教学过程满足“具体—抽象—具体”框架、增加或更换学习外部形态等。对教学方案的缺陷分析是改进方案的前提。缺陷分析分为直接的缺陷分析,主要检查方案设计与目标的一致性;另外一种是对教学实施进行教学问题分析,找到教学方案的缺陷。2.新特色第一,以技术为依托。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不同,它的设计过程摆脱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式的束缚,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规则作为设计依据,使设计不再完全依靠经验;它的缺陷分析技术是对方案自我完善的积极尝试。从总体上来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有技术支持的、开放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个优越性。第二,概念理解。首先是对学习活动的理解。此处的学习活动是指“为达到特定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师生行为的总和”。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活动任务,活动人无最终表现为一系列师生交互行为,而不是指以往人们所理解的“任务”“项目”等大型事件。其次是对活动任务的理解,是学生所要完成的具体事务。它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活动任务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说明他达到了学习目标。再次是关于“知识建模”的概念,它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化过程,“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四结束语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如何应用它进行教学设计并应用于教学以及这些设计对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哪些影响,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参考文献[1]杨开城.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12、198[2]加涅等著.教学设计原理(皮连生等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38[3]盛群力.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2~37〔责任编辑:李锦雯〕篇2:教学设计及其模式教学设计及其模式一、教学设计的本质国际知名教学设计研究专家荷兰的迪克斯特拉教授认为:“教学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学习即是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得。当一个人想接受教学或是当组织描述和认可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进行设计。”完整地看,教学设计包括理念、计划以及为开发真正的教学必须和能够遵守的规则。即推进学习和达到教学开始前预期的学习结果的说明和任务分配。(一)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准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的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直觉的冲动,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教学设计是一项极富创造力性的工作。(二)教学设计的因素教学设计的质量、效果、设计过程的长短等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设计的因素有:1、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2、设计者的洞察力教学设计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设计者的洞察力,也就是说决定设计过程是否应该存在有时往往既不是问题本身,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某种方案。(三)设计服务对象的本质设计服务对象,对设计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需求对教学设计有重要的影响。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一)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二)教学起点设计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是为学习者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因此,学习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三)教学内容设计成功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以系统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确定主要的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密切相关。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五)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评价策略和方式是教学设计的必要一环。(六)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结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各种因素的“排列”和“组合”,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设计教学评价等。三、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一)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作为一种理论和新兴的学科,教学设计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1、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是研究有机体行为的一个学习心理学派。2、代表模式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二)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位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将刺激仪反应联结为基本出发点,侧重于简单行为的习得,而未能对人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认知转变以及复杂的行为方式的相应转变作出深入、全面的设计。1、理论基础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2、代表模式有代表性的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很多,如赞科夫的教学设计模式、瓦根舍因的教学设计、加涅的教学设计、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等。(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建构主义认知论是对客观主义的根本超越,它“极大地摧毁了经验---实在主义,经验---实在主义主张以独立于观察者的物质和现象表征现实”。1、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建构注意的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这样的学习具有六个核心特征:积极的、建构的、累积的、目标指向的、诊断的、反思的。2、代表模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意味着在教学当中应当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全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阅读教学设计要素举例一、语言教学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语言的艺术,能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语言艺术,正是衡量教学艺术精湛程度的一杆标尺。(一)阅读教学语言的表达形式1、入课语即导入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1)以情导入类:谈话激情、音乐激情、图画激情、朗读激情。(2)以趣导入类:以疑问激发兴趣、以实验激发兴趣、以故事激发兴趣。(3)以理导入类:警句明理、点题明理、常识明理。2、讲授语是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介绍课文有关资料,对课文进行分析、归纳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运用时分为:讲述语、讲解语、讲读语。3、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作用。4、小结语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段落之后,教师一般都要作总结,小结的作用是对一个段落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纲的归纳概括。要做到:精确、精辟、精炼、精彩。5、结课语教授1篇课文,应当成一个艺术整体。其表现形式为:归纳式、回应式、言志式。(二)阅读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凡是优化的教学语言,都是对教学语言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都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主要包括:1、幽默(1)反常法(2)曲解法(3)套用法(4)移用法(5)双关法(6)倒置法(7)夸张法2、情趣(1)选用传神的词语。(2)选用形象的说法。(3)选用巧妙的表达形式。(4)选用有趣的姿势语言。3、悬念悬念的类型有:(1)对比式(2)连环式(3)误会式4、譬喻由于运用譬喻手法说明实力,深入幽微;描摹物态,穷形尽相,给人以哲理的启发,形象的遐想,可以达到以一当十、理趣俱生的效果。二、提问提问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启发思维,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的“常规武器”。(一)问题的选择从提问的流程看,确定问点是首要的一环。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1)从理解课文角度看,要抓住要害:关键点、疑难点、含蓄点(2)从启迪思维角度看,应把握时机。(二)问法的精心设计在“问什么”解决之后,还应考虑“怎样问”。这个“怎样问”就是问的方法,也就是问的艺术。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问题类型,明确提问的目的性:。有的同志将提问分为:叙述型、分析型、演绎型、归纳型、发挥型、评价型、补正型。(2)优化表达形式,提高提问的艺术性提问表达形式的优化,关键在于处理以下几对关系:直和曲、顺和逆、散和聚、庄和谐。不同体裁教学设计一.记叙文的教学设计处理好“文”与“情”的关系安排好“人”与“事”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模式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6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