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写端午节的作文(精编5篇)
写作好帮手1/8写端午节的作文(精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写端午节的作文(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描写端午节的作文1“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家家户户挂艾蒿。”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都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提前一天把粽叶和糯米浸泡在水里,端午节的早上,奶奶把要包入粽子里的佐料:咸鸭蛋黄,腌制好的五花肉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奶奶大显身手的时刻了,她先拿出两张粽叶,重合在一起,拧成圆锥形。然后用手抓一小把米垫底,接着把蛋黄和五花肉铺在上面,再抓一大把米覆盖,直到放满为止。接着奶奶用粽叶紧紧的裹住锥体,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完美的粽子“诞生”了。我看着奶奶包得那么好,我也跃跃欲试,按奶奶的方法包了几个,但结果粽子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写作好帮手2/8把粽叶给戳破,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包的粽子才得以“出世”。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大约有2个小时后,屋里开始弥漫清香。粽子煮熟了,奶奶把粽子捞出来凉却,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粽子,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咬上一口,满嘴都充满了粽叶与糯米的清香,别有一番滋味。端午节的作文2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一大早,我就回村找姥姥,发现姥姥已经在南房提早包粽子了。我进去了一看,发现姥姥面前有两个大盆子,一个盆子里装得是墨绿色的棕叶,一个盆子里装得是洁白的糯米,还有一个小碗里装着几颗红枣。我看到姥姥先拿了一条长长的棕叶,一层一层卷成桶形,还留了一截,不知干什么用。姥姥在绿色的简里放上几勺糯米,然后用勺子在中间刨一个小洞,放了一颗枣,再把留下的那一截粽叶盖住刚刚的小口,最后用细绳子缠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我馋得垂诞欲滴,恨不得马上就吃。盼星星,盼月亮,经过几小时的“加班”,粽子已经有很多个了。姥姥把它们一个个摆在蒸笼上,我眼巴巴得望着锅,巴望着粽子快点熟。不一会儿,粽子熟了,写作好帮手3/8满屋子充满了粽子的香味。粽子上桌了,我们一人一个,吃得津津有味。软软糯糯真甜啊!这时,姥爷发话了:“你们知道屈原吗?”“那当然。”“那你们知道屈原的故事吗?””那当然!”我立马站起来说:“屈原是楚国人,他由于被奸臣陷害,被流放到异地。当他得知楚国京城被攻陷后,怀抱一块大石头,跳江自杀了。”这时姥爷打开电视,电视上正在直播赛龙舟,只见一百多位水手挥舞着船浆,卖力地划。那20多米长的大龙舟,中间有几个敲鼓的,“咚咚咚”震耳欲聋。动作是那么整齐划一,把观众的眼球吸引得牢牢的。真帅气!而我们却不屑于看赛龙舟,正在一旁争论爱国将士。我一口一大串:“黄继光,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赵登禹,张自忠……”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英勇悲壮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正是因为爱国,他们愿意牺牲。因为爱国,他们愿意用生命换来新中国的成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继承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祖国,为祖国做贡献!端午节的作文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写作好帮手4/8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的来源很多,其中就有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每到端午节,处处都会洋溢着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农历五月初五到了,家家户户东进入了忙碌状态。这天人们买好粽叶,糯米,肉等物品包粽子。有豆沙馅的,板栗馅儿的,蜜枣馅儿的……洋洋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到了夜晚,街上人非常多,你来我往,街道灯火通明。许多人手里拿着粽子互相交换。整个夜晚人们都陶醉在快乐中。到了白天,精彩的龙舟比赛开演了。参赛选手都坐在一条条窄窄的,长长的舟上,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身体酷似一条飞龙,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听到了信号声,立刻奋力的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达到终点。尽管有时下着针儿般的雨点,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雨还是汗,但并没有人会在意,一心想着赢了比赛是最重要的,当然拿奖并不重要,人们都喜欢那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拼搏的快乐。端午节给了我们不少的喜悦和欢乐。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端午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每次想到这我就想起了唐代诗人文秀曾写过的一首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飘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意思是端午节大概写作好帮手5/8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波浩渺,空空荡荡,我轻蔑的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读完这首诗,我更感觉到端午节是多么值得纪念,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灵魂。祖国的节日是一种向往,是一种古老的文明,所以我们应该去尊重,去热爱,并世代传承下去,永世不衰。端午节的作文4“粽子香,厨房香。艾草清香扑鼻。大门插着桃枝,出门可以看到麦二是黄色的。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到处端阳。这是端午节奶奶教我的歌谣。我记得我父亲曾经告诉过我他的童年。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来说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期待的节日:初夏的节日之夜,剥下一个粽子,满屋清香。所有人都围了过来,孩子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却永不厌倦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到处都是战争。农历五月初五,有一位爱国诗人,忧国忧写作好帮手6/8民。然而,他心中的抱负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带着石头来到滚滚波涛中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们划船,四处寻找他们所爱的屈原。为了防止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他们把糯米包裹在香香的竹叶里,扔进了河里。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大人总是指着天空说:“你看,天上最亮的星星是屈原形成的。”孩子们会仰望深邃的天空,寻找最亮的星星。又是粽子香的一年。你期待端午节吗?如果你吃粽子,你能用粽子讲故事吗?望着天空,透过雾蒙蒙的工业雾气,你还能看到天空中闪亮的星星吗?高楼平地起,大面积麦田消失。在城市边缘,我们很难看到“出门望黄麦”的景象。是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端午节是不是在钢筋混凝土的挤压下越走越远?喧闹的城市承载了太多人的欲望。父母的欢乐是否已经淹没在城市闪烁的霓虹灯中?我们无法理解父母年轻时的期望。想吃随时可以吃各种粽子,粽子的味道好像越来越没意思了。我们感兴趣的是微笑的麦当劳叔叔,善良的肯德基爷爷;我们对旧故事也缺乏兴趣。我可以随时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我也觉得奶奶教我的歌有点土。我可以随时在我的MP3播放器里录制各种摇滚歌曲!写作好帮手7/8可是,我们不觉得少了点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一些快乐,一些向往,一些责任。在噪音中,我们迷路了!端午节的作文5端午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说法虽然多,却都证明着端午本不是属于北方的节日。很小的时候不曾有关于端午节如何隆重庆祝的记忆,一般是家里有嫁出去的女儿才会正式过这个节。因为无论节日大小,女儿总得回家来给父母送节礼并探望一番的。在姑姑结婚之前我不觉得这是个节日。那时候,所有没有热烈气氛和美味食物的日子都不能算节日。虽然也有母亲给我们做的香囊彩线戴着,也有端午当天到河边去把香囊彩线抛下河去的片刻欢娱。母亲是心灵手巧的女人,那香囊做的极精致,指甲盖大小的几个荷包做成各种花朵水果的形状,穿成串,挂在衣服扣上。说是香囊,里面却不曾放着朱砂、雄黄、香草药这类的东西。朱砂辟邪,退热,雄黄避蛇,草药解毒,却都不是北方农户必备之物,不能随手采撷的,没有人家会挺贵的买来装在那几日后便会随波逐流的荷包内的。5岁那年,我默默记得了端午是一年中不可或缺的节日,因为到时候姑姑会带着姑父来给爷爷送绿豆糕,写作好帮手8/8而爷爷不但会分给我们吃还会全部分给我们吃!我对绿豆糕的喜爱始于那时,至今不改。更何况,父母必然会做一桌子菜来招待他们的妹夫。也是那年,我发现了父母也会在端午前后给姥姥送去绿豆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我家这边兄弟姐妹多,姥姥家那边那时候只有哥哥和我是孙辈的孩子,常常在爷爷这里没有吃够就磨叽母亲去姥姥家串门,带上我。可是,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在我的生命中来得太晚了,没过两年,母亲和爷爷相继在同一个冬天走远,埋在黄土深处。后来的端午仍然是一个节日,父亲还是会给姥姥送去绿豆糕,姥姥也特别留给我。姑姑姑父也来家里探望,还是会做一桌子菜。却没有人再能做出那么精致的空香囊,没有人再能把我们8个堂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分姑父买的绿豆糕。
本文标题:写端午节的作文(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8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