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
好文供参考!1/20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P25~P26教学目标: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教学准备:计数器、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二、认一认拨一拨好文供参考!2/20看书24页了解算盘的历史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三、练一练1、完成书25页第2题⑴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文精神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2、试一试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⑶交流千位上的2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⑷仿照举例说一说3、完成书25页1题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①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④说说谁的第一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好文供参考!3/20五、随堂作业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板书设计:2128=20xx+100+20+8计数器表示方块表示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4/20一、复习导入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的演示课件“角的初步认识”1、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习过哪些图形,还可以说说除此之外,你知道的几何图形?2、等同学做出回答后,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图形3、教师质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种图形与圆有什么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圆没有角)4、指角。教师出示数学书,请学生指出这本书封面上的角。(学生一般会指四个顶点为角)5、教师指出:这个同学指出的并不是一个角,究竟哪儿是角呢,该怎样来指出一个角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新授。1、初步感知角。(1)教师演示指角的全过程: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演示课件“指角的方法”(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好文供参考!5/20(4)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5)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6)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2、折角。(1)教师取一张不规则的纸,经过两次对折,折出一个小于180度的角。问:老师折出的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2)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形状不限),也经过两次对折(任意的去折),教师从中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角贴在黑板上(尽可能的包含直角、锐角、钝角、平角)。(3)问: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这些图形,大家说都叫角,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每个图形中都有尖的点和直的线)(4)教师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演示课件“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从众多的角中,任选一个角,把角的两条边延长,指名一名学生板书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5)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要求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6)讨论。说一说身边的角。好文供参考!6/203、演示活动角。(1)问:再观察黑板上贴的这些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2)问:通过观察,谁能说说,哪个角大些,哪个角小些?再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3)问:角确实是有大有小的,究竟该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4)教师让每个同学拿出自己的学具——活动角,把它张开制成一个角,并边指边说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两条边。相邻的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5)师:以自己刚才做的角为标准,再做一个比它大的角。再以新角为标准,做一个比它小的角。(6)提问:通过你们自己操作活动角,你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得大小有关)演示课件“角的大小”(7)教学画角的方法。①演示课件“画角的方法”全体观察画角的过程,然后请同学总结画角的方法。②教师再次与学生一起回忆画角的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贴: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好文供参考!7/20③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是否正确。三、归纳提高。1、问:通过刚才的研究,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图形——角;一个角有1个尖尖的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们还学会了画角的方法。)2、练习。四。质疑交流。1、问:除去老师向大家介绍的这些内容,谁来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老师没有讲到的内容?或者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根据学生说和问的情况,酌情补充下面的内容)(1)角的种类(详见扩展资料):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2)趣味知识:放大镜能够放大字的大小,但是却不能放大角的度数。(详见扩展资料“放大镜不能放大角”)(3)角在生活中的用途:装修时,巧妙的利用角,可以拼摆出很多美丽多变的图案,有效的利用角,还可以节约装修修的材料,降低装修的成本。2.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略)好文供参考!8/20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教案是关于“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教学设计。教学新课前,通过演示动画达到提高学生兴趣、导入新课的双重功效。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动画,动态地模拟了指角、画角等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用一种欣赏动画的、轻松的心情进行学习。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设计理念:好文供参考!9/20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法:迁移法,观察讨论、比较分析法。学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重、难点:1、能较熟练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2、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兴趣。1、对口令。好文供参考!10/20二七()六九()()八五十六六八()()八三十二九九()()九四十五()七二十一2、口算。12÷6=()36÷6=()30÷5=()24÷6=()18÷6=()8÷2=()3÷1=()12÷4=()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生: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师: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1、师:同学们知道属于你们的节日吗?生:(六月一日儿童节)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正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好文供参考!11/20课件出示情境图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通过观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回答)(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生: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互相说一说)4、学生汇报指名汇报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1)请一人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好文供参考!12/20商)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师: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写上什么?(单位)一起说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面)今天我们要探究学习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单位同学们在口头上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题目也一样,清楚了吗?2、(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怎么列式?列出算式:56÷7=,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让学生独立试算。(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师巡视。(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好文供参考!13/20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三、反馈练习(课件出示)1、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A、7+9B、7×9C、36÷9D、63÷72、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学生汇报)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生:我发现,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学习。3、巩固练习(1)练习:小猴摘桃子(课件9)师:其实,儿童节不仅是我们小朋友们喜爱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也喜欢出来看热闹。这几只可爱的猴宝宝想在“六一儿童节”上给同学们送上又好文供参考!14/20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当他们来到桃树下面正准备上梯子的时候,才发现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小猴子?(2)练习:小猪吹泡泡出示课件10:小猪吹泡泡的情境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小猪被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它特别吹了一些泡泡来送给大家,如果你们把提算对了泡泡会飞的又高又远。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例题课件动态演示。谈话: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好文供参考!15/20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桃子?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想一想,分一分。用圆片代替桃子
本文标题: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96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