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400字]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400字]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400字]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第一篇】直播开始了,当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呈现在屏幕上时,同学都好激动啊。三位航天员亲切生动的讲解和具体直观的演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完全融入到了这堂神奇的太空课堂中。三位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展,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授课过程中,航天员老师们用生动活泼、平易近人的语言,演示着一个个奇妙无比的实验,同学们隔着屏幕,在一声声惊叹中观看着演示实验,感受着科技的力量。希望这堂特别的“网课”,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居家学习生活,感受宇宙奥妙,体验太空神奇,更关键的是一份力量和自信的传递。航天强国的蓬勃发展将鼓励和激励孩子们更为坚定的拥有战胜疫情的勇气。星辰大海,逐梦航天。仰望星空,筑梦强国。奇妙生动的天宫课堂,宛若一颗种子,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吸取营养,茁壮成长!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第二篇】天宫课堂真是太有趣了!这让我异常激动,因为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一系列奇妙现象。在这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参考资料,少熬夜!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感觉良好三人组真的特别有趣,他们把我们带入了这个太空,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太空。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第三篇】神秘是无处不在的,许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众所周知,我国在航天事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正是因为我国航天人的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奋发图强,他们在工作中精益求情,是一支能吃苦的队伍,由此形成了“中国航天精神”。本次授课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完成。向人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激发了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观看后,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对科学的喜欢也更加强烈,天宫课堂使我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暗暗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索欲望!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是光辉的职业,而三位老师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淋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宇宙是一本书籍,那么强大的国力、扎实航天技术就是打开这本智慧书籍的钥匙。我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要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第四篇】吴以为3月23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再次开课了,这次授课的依旧是熟悉的面孔——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他们依次演示了“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其中,“冰雪”实验中的球大家肯定都会认为既然叫“冰雪”那一定是冰的,而王亚平老师的一句话却让大家大跌眼镜,“原来这是一个热球”,这也说明了肉眼看到的不一定为实,亲身感受了,答案才会更加准确。太空抛物实验也是一个我十分感兴趣的实验,众所周知,在地球上抛物,物品都会直接落地,而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空抛,冰墩墩并没有下坠,而是沿着抛出的方向再做近似匀速运动。在直播的过程中,大家肯定都会注意到一个问题——航天员老师在与地面上的学生交流时,画面与通话还是有延时,好在时延控制在1秒内,与九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可以明显感受到技术的进步,也让我们聆听参考资料,少熬夜!到来自太空的声音。
本文标题:[400字]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9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