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中国古建筑与消防-PowerPoint演示文稿
建筑防火教研室蔡芸一.我国古建筑的特点二.我国古建筑中消防意识体现三.我国古建筑的火灾危险四.我国当代古建筑火灾的原因五.我国古建筑的防火对策六.古建筑火灾的扑救古建筑的特点和价值1.三个基本特点:(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教育纪念意义,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人民建筑的创造力量,成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无可取代的实物见证。(2)不能再建造(3)具有特殊的物质属性和直观的形象性,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世界最高古代木构建筑山西佛宫寺释迦塔底径:30米高:9层,67.31米用木材3745.8立方米总重:7430.4吨2.价值(1)精神:只能在特定地方见到,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标志;反映出文化发展的延续性。(2)文化:文献价值;历史参考价值;美学;科学技术(3)实用:使用;经济;社会;政治。布达拉宫曲府孔庙一.我国古建筑的特点(一)木构架结构形成的原因和优点1.原因:同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丰富埃及-石头2.优点(1)就地取材,易于加工(2)对不同地区冷暖不同的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3)木构架结构体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和艺术要求的建筑的需要。(4)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二)完整的木构架体系1.抬梁式:2.穿斗式:3.井干式: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柱:支撑梁架梁:与柱相连的承重构件枋:额枋.平板枋.雀替桁:用以支撑椽斗栱:由方形的斗.升和弓形的拱.斜的昂组合而成(三)丰富多彩的单体和群体1.单体:殿.堂.厅.轩.馆.楼.榭.阁.塔.亭.阙.门.廊2.庭院四合院:主要建筑配置在纵轴上,其两侧和对面布置若干次要建筑,,组合成封闭性空间。廊院:在纵轴上建筑主要和次要建筑,左右两侧用回廊将若干单座建筑联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布局。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距今583年历史。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独立院落90余座,房屋8870多间。二.我国古建筑中消防意识体现:愿望型.实效型(一)愿望型:1.正吻:屋脊端部的兽头,灭火的神兽,为防止火灾清:龙吻-宝剑2.藻井与避火珠3.门不带钩,阁必有水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园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杨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音寺-文澜阁镇江金山-文宗阁(二)古建筑中消防意识体现之实效1.北土南砖以御火用涂泥抹灰的方式来提高易燃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左传》:火所未至,撤小屋,涂大屋。2.人之有墙以蔽恶古建筑的防火墙:山墙,风火檐,室内隔墙,室外隔墙纯石料凿制而成的北京钟楼始建元朝,清朝重建3.金水河与太平缸(1)明清故宫的水源建筑,具有明显的消防特点(2)打井修池,是古代最常用的消防措施(3)消防水缸:太平缸,消防唧筒4.开古沟,创火巷三.我国古建筑的火灾危险(一)似堆积成山的木垛(二)如架满干柴的炉膛与古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关同木材的燃烧特点有关太和殿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木构件建筑。(三)容易出现火烧连营(四)发生火灾后难于施救1.鞭长莫及2.自卫无能3.水源缺乏4.通道障碍5.人员难近6.有水难攻雍和宫(五)使用管理问题不少1.古建筑用途不当,未能得到很好保护2.周围环境不良,受到外来的威胁3.火源.电源管理不善,隐患不少4.消防器材短缺,装备落后,水源缺乏5.管理体制和领导思想方面存在问题四.我国当代古建筑火灾的直接原因(一)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二)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引起火灾(三)烟头火灾(四)小孩玩火(五)宗教活动中烧香焚纸.点燃燃灯(六)雷击(七)违反安全规定引起(八)放火(九)原因不明五.我国古建筑的防火对策(一)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觉性在三个方面认识不足1.对文物和古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2.对保护文物和古建筑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认识不足3.对火灾是文物和古建筑的大敌认识不足(二)贯彻一个方针,遵循一条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从严管理,防患未燃(三)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四)改善防火条件,创造安全环境1.明确用途,搬迁不利于古建筑保护的单位2.禁止堆放可燃.易燃物品3.禁止搭建临时易燃建筑4.拆除周围毗连棚屋,保持消防通道畅通5.开设防火线:30-50m宽6.增加木构件的耐火性能7.各种天然.纤维饰物须进行防火处理8.适当进行防火分隔9.用非燃烧材料作贮存展览文物的箱柜(五)严格火源管理,消除起火因素1.严格管理生活用火2.严格电源管理3.严格香火管理4.认真落实防雷措施(六)建立消防组织,普及消防教育义务消防队要求掌握:1.国家颁布的保护文物古建筑和有关的消防法规2.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价值和自己应尽的责任3.古建筑的火灾危险牲和发生火灾的原因及预防火灾的方法4.扑灭火灾的方法和消防器材的保养.使用知识5.发生火灾时的灭火作战方案和每个队员的职责(七)完善消防设施,做到有备无患1.改善消防水源(1)在城市的古建筑,利用市政供水管网(2)在郊野.山区的古建筑,应建立消防水池,贮水量应考虑扑灭一次火灾延续3小时的用水量。(3)在消防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应设固定的或移动的消防泵取水。(4)缺少消防器材的地方,就准备水缸.水桶2.配置常规的灭火器3.开辟消防车通道四项原则:1.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防火保护分等,按其等级,采取不同的消防设施。2.消防设施的配制,以自救为主,以灭初起火为主,以水消防为主。3.消防设施的选用,立足于国内,适当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尽量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安全可靠。4.在尽量保持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改造不利条件,提高古建筑的防火素质。消防报警系统:感温感烟探测器6112个,监视器174台,消防广播,消防电话,中文图形彩屏组成。高压供水管网:6台75KW电机,162m3消防泵组,2个375m3消防水池,91个高压消火栓,6KM长地下供水管网,73个市政低压消火栓。鼓楼:内部:安装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离子感烟探头,预作用系统。外部:在每层外檐斗栱下边,安装雨淋式水幕装置。六.古建筑火灾的扑救(一)充分准备,周密计划1.在消防设施.装备方面进行准备装备器材:登高器材,灭火器材;照明器材;破拆器材;隔热服.空气呼吸器。2.思想.心理方面的准备3.组织指挥和战术措施方面的准备(二)灭火作战计划:1.古建筑的概况(1)建筑的名称,用途,单位防火责任人及地址.电话(2)建筑的年代及文物价值(3)建筑的方位.布局用平面图标明(4)建筑的面积.高度和结构情况(5)建筑周围的建筑物情况,用平面图标明2.古建筑内的塑像.壁画和其他文物分布.陈列情况,用平面图标明。3.消防设施的情况(1)内外消火栓的位置.距离.管径(2)内外消防水池和其他天然水源的位置.距离和贮水量(3)自动灭火装置和消防车.泵的情况4.灭火作战的大体设想(1)各号消防车使用何处水源,经过哪条路线,水带辅设的路线。(2)火灾可能发生的部位及蔓延方向.途径的估计,部署力量实施控制的设想,登高出水位置和必须破拆部位的选择。(3)疏散人员和抢救珍贵文件的道路.太平门应用平面图标明。(4)可用来通风排烟的门窗孔洞,应用平面图标明,如何实施排烟,在什么情况下破拆何处天花板或屋顶。(5)对文物疏散力量的组织应有所安排,可考虑分段包干。(三)古建筑火灾的火情侦察1.起火的部位,楼阁塔等多层建筑要查明起火的楼层2.燃烧的器物.构件和范围3.有无被困人员和受到威胁的珍贵文物,能否使用水流灭水。4.火灾蔓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对上下和周围建筑的影响,以及严重后果。5.屋顶和承重构件的烧坏程度,有无倒塌的危险,以及消防人员撤退的路线。(四)扑救古建筑火灾的措施1.在室内发展蔓延时,应以内攻为主,同时在外围布置一定的阻击力量,准备堵截可能向外蔓延的火势。2.火焰窜到屋外,形成立体燃烧时,主要消防力量布置在外围,以围攻堵截为主,用强大的火流阻止火势向周围毗邻的建筑蔓延,重点控制易扩大延烧范围的下风方向。3.廊房.配殿发生火灾时,重点布置力量,保护大殿.厅堂等主体建筑。4.在山区的古建筑发生火灾,如果危及森林的安全,应在主要蔓延方向,对紧靠古建筑树木的树冠上射火保护,必要时开出防火隔离带。5.为了控制火势,必要时采取破拆措施。6.扑救古建筑火灾时,一定要充分估计风力和风向可能对火势蔓延的影响。7.古建筑火灾扑灭后,要留下一定力量,监视余烬,防止复燃。8.扑灭局部火灾后,应及时清理火场的燃烧物。(五)闷顶和塔楼火灾的扑救1.首先进行火场侦察,查明起火的部位.燃烧的面积.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闷顶的起火部位2.选择起火部位的外沿,人建筑的支柱或梁架旁揭开,进行破拆,进入闷顶。3.起火点燃烧范围不大,用随身携带的喷雾水枪灭火起火在建筑中间,应从两面向中心夹攻。起火部位在建筑物的一端,应把力量集中在着火部位正面,发起进攻。情况紧急时,可采用大口径水枪冲开天花板,往里射水。4.在闷顶扑救时,在天花板下面的殿堂内,就布置力量,阻止火势向下蔓延,人员要适当分荏,以靠近墙壁为好,并选择好准备撤退的门道。5.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对屋顶进行破拆闷顶烟雾过大,温度过高,没有办法找到起火部位,可在屋面上开天窗,开天窗时应有水枪保护,以防冲出的火势和高温。6.扑救二层以上的楼阁火灾,先确认起火的楼层,在内攻力量的组织上,采用分层做战的方式。7.扑救有楼层的古建筑火灾,注意布置一定的水枪保护楼梯。保护文物与消防供水1.对即将受到火灾危胁的文物,争取时间进行疏散,及早脱离险境。2.对起火部位的文物,或存放文物的地方的通道已被火封堵,消防人员应佩带防护用具,在水枪的掩护下,强行攻入,抢救文物。3.一些怕水文物较集中的地方起火,尽可能采用干粉及气体灭火剂。4.对一些不能疏散,又必须用水进行施救地方的重要文物,应有用石棉毯或经过防火处理的篷布严密遮盖。5.对古遗址.古幕葬地面保护性建筑起火,宜用喷雾水枪施救。6.疏散出来的文物,必须放置安全地点,派专人严加看管,防止丢失。故宫初起火灾扑救应急方案一.组织机构二.报警程序三.职责分工四.区域划分及扑救路线1.主要建筑2.行车路线3.人员行走路线五.联系电话故宫行车路线图故宫防火分区图故宫高压管网消火栓及灭火器布图故宫市政管网消火栓及灭火器分布图
本文标题:中国古建筑与消防-PowerPoint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