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党政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应考必备复习资料
党政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应考必备复习资料一、以《纲》为纲、备考笔试与面试。2009年中组部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考试大纲》是公选考试的基本依据,它“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并且规定了基本的考试内容,给广大考生提供了备考依据。因此,广大考生一定要以“考纲”为纲,领会“考纲”精神,按照考纲梳理出基本的复习脉络,把握复习重点。二、以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为基础,备考笔试与面试。对选调公务员的考查通常体现在基本素质、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广大考生一定要以此为基础。这三个测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政治素质2、权力观、名利观、利益观、政策观基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本道德素质2、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素文化素质——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1、坚定的信念适应能力质2、顽强的意志耐受力心理素质3、理性的态度控制力4、豁达的心胸意识水平5、平民的心态社会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综公共危机理论运用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合领导科学领导决策总揽全局的能力领导用人能领导授权领导沟通领导应变;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力力依法行政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岗位功能专业拟任职务的职责素养所任岗位应具有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所任职务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管理技能三、考试复习资料(案例分析)【材料1】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我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有800万军队,有美式先进装备,但由于丧失人心,结果败在小米加步枪的l20万人民解放军手下。抗战时期,美国作家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住窑洞,周恩来睡土炕等小事,洞察出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力量,并动情地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爱国华侨陈嘉庚抗战时在重庆,蒋介石用800元大洋请他吃山珍海味;而到了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菜和房东送的一只鸡招待陈嘉庚。强烈的对比后,陈含着眼泪说:共产党一定能胜利。这些有识之士正是透过党的作风,看到了共产党的崇高精神和巨大力量。【材料2】在决定政权存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发展成为执政党的根本成功之处,就是取得了亿万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赢得了人心。人民通过大量活脱脱的事实了解并认识了共产党,概括起来讲,在以下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赢得了民心:共产党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赢得了民心,1921年到l937年,牺牲和失踪的共产党员有40万左右,解放前夕,仅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达370万人;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模范中75%是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中85%是共产党员。建国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凡是一切权力机构名称前都要冠以“人民”两字。这样,除人民共和国外,还有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军队、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警察及人民银行、人民保险等,我们党把人民的意志、人民的利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纠正自身的失误和错误赢得了民心,面对失误和错误,党历来是实事求是,有错必改、有错必纠。纠正“文革”的错误,就焕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为人民谋利赢得了民心,人民从党领导的事业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材料3】当前,我党在作风建设中也确实出现了许多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例如,在思想作风上,有的僵化保守,唯书唯上,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是当口号喊,并不在行动上真正落实;在学风上,有的只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词句,不在掌握革命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甚至对科学理论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寻章摘句,为我所用,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在工作作风上,有的惯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面上“政绩显赫”,实际上劳民伤财,群众怨声载道;在领导作风上,有的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家长制”、“一言堂”,或者奉行好人主义、自由主义;在干部生活作风上,有的把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丢到脑后,贪图安逸、追求享受,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这些不良作风给党抹了黑,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背道而驰,实际上把党推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材料4】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认真总结加强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抓住当前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以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真正取信于民。问题:(1)党的作风建设包括哪些方面?(2)改进领导作风,需要严格控制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党的作风建设包括以下方面: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党的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方法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工作作风是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形成的行为特点。党的工作作风主要包括:办事认真,一丝不苟;讲究效率,雷厉风行;谦虚谨慎,忠于职守;勤奋好学,精通业务;遵守纪律,严守机密;尊重领导,团结群众;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勇于开拓,顾全大局。党的领导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所形成的作风。领导作风与领导者本人的政治思想品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工作生活阅历、文化专业知识以及个人气质等因素都有联系,是领导者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党的领导作风主要包括:立场坚定,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勤奋好学,思想敏锐;多谋善断,顾全大局;不尚空谈,联系群众;计划周密,讲究效率;任人唯贤,爱惜人才;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发扬民主,团结同志。生活作风是党员的思想品质、道德观点、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受世界观和人生观支配。党的生活作风主要包括:大公无私、公道正派、勤俭节约、朴素大方、遵纪守法、讲究公德、先人后己、以诚相待等。(2)要严格控制如下三个方面:首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章,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要增强党性观念,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其次,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部门议事和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不允许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违背集体决定,独断专行,自行其事,同时,坚决反对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软弱涣散现象。再次,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决定。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决定,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做到勤政、廉洁、为民、务实。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已,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分管的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正建设。【材料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已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材料2】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l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l992年6月3日至l4日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官方对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高峰。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纪议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强烈和深刻了。【材料3】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问题: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说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在哪些领域推进。【参考答案】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本文标题:党政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应考必备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20806 .html